【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养殖脊椎动物的
,具体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巴山土猪以青峪猪为主,是四川通江本地猪种,因原产于通江县青峪乡等地而得名,具有雪花肉多、肉味香浓、口感细腻、肥而不腻、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并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锌、砸等微量元素,是无公害、天然有机食品,纯种的巴山土猪几乎绝种,现在在重庆巫溪、四川周边地区大多数都是杂交的巴山土猪,杂交土猪虽然肉质好,但是生长周期长,生长速度缓慢,饲养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该的仔猪品质高,瘦肉率高达67 %、具有肉质好,生长速度较快的优点。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其步骤在于:I)采用巴山土杂母猪作为母本,用纯正野猪作为父本,杂交出杂二代土猪,杂二代土猪从幼崽长到成品猪的成长周期为8?9个月;2)采用巴山杂二代土杂母猪为母本,用长白猪作为父本,杂交出杂三代土猪,杂三代土猪从幼崽长到成品猪的成长周期为6?7个月;3)采用巴山杂二代土杂母猪为母本,用杜洛克公猪进行交配产出的瘦肉型巴山土猪,瘦肉型巴山土猪从幼崽长到成品猪的成长周期为4?5个月。进一步,在步 ...
【技术保护点】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瘦肉型巴山土猪的杂交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在于:1)采用巴山土杂母猪作为母本,用纯正野猪作为父本,杂交出杂二代土猪,杂二代土猪从幼崽长到成品猪的成长周期为8~9个月;2)采用巴山杂二代土杂母猪为母本,用长白猪作为父本,杂交出杂三代土猪,杂三代土猪从幼崽长到成品猪的成长周期为6~7个月;3)采用巴山杂二代土杂母猪为母本,用杜洛克公猪进行交配产出的瘦肉型巴山土猪,瘦肉型巴山土猪从幼崽长到成品猪的成长周期为4~5个月。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