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莫玉明专利>正文

一种南板蓝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488927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1 0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南板蓝栽培方法,属于中药材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栽培地选择、整地、施底肥、移栽、中耕除草、抗旱淋水、采收、加工和贮藏等步骤,有效解决了开展南板蓝人工栽培存在产量低,品质不佳,有效成分含量少,栽培工序繁杂的缺陷,达到产量提高15%~25%,有效成分提高8%~12%,而且工序简单,易于操作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草药材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南板蓝人工栽培的方法,属于中药材栽培

技术介绍
南板蓝为爵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 ( Nees) Bremek.,又名:大叶冬蓝、青蓝、板蓝、山蓝、蓝靛,主要分布于华南及西南地区,其根及根茎作南板蓝根药用,南板蓝根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内治病毒发斑、风热感冒、流脑、乙脑、流感、肺炎、肝炎、小儿发热惊痢、昏神吐衂、咽肿、火眼、疱疹、急性结膜炎等,外用治丹毒,特别是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风热感冒有独特效果,是我国华南及东南亚地区常用的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抗病毒良药。南板蓝地上茎叶在我国南方地区作南大青叶药用,又可加工制成中药青黛,南板蓝作为抗病毒常用中草药,利用率高,用途广泛,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目前中成药处方中含有南板蓝根的品种药近百个,其中生产复方南板蓝根片就有48个厂家,常用的板蓝根冲剂、复方板蓝根冲剂等生产的厂家更不计其数,可见南板蓝市场需求量极大。近几年由于生态的影响以及人为无序乱采,不注重资源的保护,使得野生的南板蓝濒临灭绝,由于南板蓝野生资源不足,其药材及中成药的生产主要依赖栽培来源,为满足需要,人们不得不发展人工栽培技术,但是现在人们栽培南板蓝普遍存在产量低,品质不佳,有效成分含量少,栽培工序繁杂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南板蓝产量和有效成分的栽培技术方法,满足医药工业原料需求,解决野生南板蓝资源枯竭现状。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米用如下技术方案: 1、栽培地选择:选择郁闭度在40%?70%的野生阔叶林下,山沟边地块。2、整地:选好地块后,在秋季将林下杂草灌木砍除清理干净,然后进行全垦松土,深耕30厘米,碎土耙平,起畦,畦宽I?1.2米,高15~20厘米,四周开排水沟。3、施底肥:施入底肥,每亩施基肥(厩肥、草皮灰、人蓄奠混合)3000 kg?3500 kg,将肥料均匀地撒于畦面上,用锄头翻入土层内。4、移栽:当苗高15cm以上就能移栽,在整好的畦面上按株行距40cm,以“品”字形开穴成两行移栽,覆土。5、中耕除草:南板蓝移栽后I个月内生长比较缓慢,容易生长杂草,用稻草铺在畦面上,起到防止杂草滋生和保墒作用,而且定植后,隔月中耕除草一次,除草时为了避免伤害其根部,一律浅锄或用手拨。6、抗旱淋水:为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植株生长,在遇到天旱时及时淋水,让土壤湿度保持在40%?60%。7、采收、加工和贮藏:南板蓝种植当年采收,次年开始,每年采收两次,第一次在5?6月,第二次在11?12月停止生长之后采收,用镰刀在离地面15?20厘米处将、整株割断,剪取地上部枝叶,3?4年后的冬季连根拔起采收,分开根、根茎和枝叶分别晒干,置干燥、阴凉、通风处贮藏。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本专利技术采用育苗栽培,可大面积发展南板蓝栽培,形成产业化,产量提高15%?25%,有效成分提高8%?12%,能为生产复方南板蓝根片和板蓝根冲剂、复方板蓝根冲剂等的厂家提供原料,解决野生南板蓝资源枯竭现状,而且工序简单,易于操作。【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事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栽培地选择:选择郁闭度在40%?50%的野生阔叶林下,山沟边地块。2、整地:选好地块后,在秋季将林下杂草灌木砍除清理干净,然后进行全垦松土,深耕30厘米,碎土耙平,起畦,畦宽I米,高15厘米,四周开排水沟。3、施底肥:施入底肥,每亩施基肥(厩肥、草皮灰、人蓄粪混合)3000 kg,将肥料均匀地撒于畦面上,用锄头翻入土层内。4、移栽:当苗高15 cm以上就能移栽,在整好的畦面上按株行距40cm,以“品”字形开穴成两行移栽,覆土。5、中耕除草:南板蓝移栽后I个月内生长比较缓慢,容易生长杂草,用稻草铺在畦面上,起到防止杂草滋生和保墒作用,而且定植后,隔月中耕除草一次,除草时为了避免伤害其根部,一律浅锄或用手拨。6、抗旱淋水:为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植株生长,在遇到天旱时及时淋水,让土壤湿度保持在40%?50%。7、采收、加工和贮藏:南板蓝种植当年采收,次年开始,每年采收两次,第一次在5?6月,第二次在11?12月停止生长之后采收,用镰刀在离地面15厘米处将、整株割断,剪取地上部枝叶,3年后的冬季连根拔起采收,分开根、根茎和枝叶分别晒干,置干燥、阴凉、通风处贮藏。实施例2:—种南板蓝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栽培地选择:选择郁闭度在50%?70%的野生阔叶林下,山沟边地块。2、整地:选好地块后,在秋季将林下杂草灌木砍除清理干净,然后进行全垦松土,深耕30厘米,碎土耙平,起畦,畦宽1.2米,高20厘米,四周开排水沟。3、施底肥:施入底肥,每亩施基肥(厩肥、草皮灰、人蓄粪混合)3500 kg,将肥料均匀地撒于畦面上,用锄头翻入土层内。4、移栽:当苗高15cm以上就能移栽,在整好的畦面上按株行距40cm,以“品”字形开穴成两行移栽,覆土。5、中耕除草:南板蓝移栽后I个月内生长比较缓慢,容易生长杂草,用稻草铺在畦面上,起到防止杂草滋生和保墒作用,而且定植后,隔月中耕除草一次,除草时为了避免伤害其根部,一律浅锄或用手拨。6、抗旱淋水:为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植株生长,在遇到天旱时及时淋水,让土壤湿度保持在50%?60%。7、采收、加工和贮藏:南板蓝种植当年采收,次年开始,每年采收两次,第一次在5?6月,第二次在11?12月停止生长之后采收,用镰刀在离地面20厘米处将、整株割断,剪取地上部枝叶,4年后的冬季连根拔起采收,分开根、根茎和枝叶分别晒干,置干燥、阴凉、通风处贮藏。【主权项】1.一种南板蓝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栽培地选择:选择郁闭度在40%?70%的野生阔叶林下,山沟边地块; (2)整地:选好地块后,在秋季将林下杂草灌木砍除清理干净,然后进行全垦松土,深耕30厘米,碎土耙平,起畦,畦宽I?1.2米,高15~20厘米,四周开排水沟; (3)施底肥:施入底肥,每亩施基肥3000kg?3500 kg,将肥料均匀地撒于畦面上,用働头翻入土层内; (4)移栽:当苗高15cm以上就能移栽,在整好的畦面上按株行距40cm,以“品”字形开穴成两行移栽,覆土; (5)中耕除草:南板蓝移栽后I个月内生长比较缓慢,容易生长杂草,用稻草铺在畦面上,起到防止杂草滋生和保墒作用,而且定植后,隔月中耕除草一次,除草时为了避免伤害其根部,一律浅锄或用手拨; (6)抗旱淋水:为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植株生长,在遇到天旱时及时淋水,让土壤湿度保持在40%?60% ; (7)采收、加工和贮藏:南板蓝种植当年采收,次年开始,每年采收两次,第一次在5?6月,第二次在11?12月停止生长之后采收,用镰刀在离地面15?20厘米处将、整株割断,剪取地上部枝叶,3?4年后的冬季连根拔起采收,分开根、根茎和枝叶分别晒干,置干燥、阴凉、通风处贮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板蓝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基肥是厩肥、草皮灰和人蓄粪混合。【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属于中药材栽培
,具体包括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南板蓝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栽培地选择:选择郁闭度在40%~70%的野生阔叶林下,山沟边地块;(2)整地:选好地块后,在秋季将林下杂草灌木砍除清理干净,然后进行全垦松土,深耕30厘米,碎土耙平,起畦,畦宽1~1.2米,高15~20 厘米,四周开排水沟;(3)施底肥:施入底肥,每亩施基肥3000 kg~3500㎏,将肥料均匀地撒于畦面上,用锄头翻入土层内;(4)移栽:当苗高15cm以上就能移栽,在整好的畦面上按株行距40cm,以“品”字形开穴成两行移栽,覆土;(5)中耕除草:南板蓝移栽后1个月内生长比较缓慢,容易生长杂草,用稻草铺在畦面上,起到防止杂草滋生和保墒作用,而且定植后,隔月中耕除草一次,除草时为了避免伤害其根部,一律浅锄或用手拨;(6)抗旱淋水:为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植株生长,在遇到天旱时及时淋水,让土壤湿度保持在40%~60%;(7)采收、加工和贮藏:南板蓝种植当年采收,次年开始,每年采收两次,第一次在5~6月,第二次在11~12月停止生长之后采收,用镰刀在离地面15~20厘米处将、整株割断,剪取地上部枝叶,3~4年后的冬季连根拔起采收,分开根、根茎和枝叶分别晒干,置干燥、阴凉、通风处贮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玉明
申请(专利权)人:莫玉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