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数据库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7628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0 12:13
数据库系统包括第一数据库(10),其包括数据库管理器(11)和具有使数据库管理器能够存储并访问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项(14a、14b)的规则集合的模式(12),和存储多个数据项(24a、24b)的第二数据库(20)。模式(12)还包括使数据库管理器(11)能访问第二数据库(20)中的数据项(24a、24b)的至少一个子集的规则(25')。第一数据库还包括从主要项(14a)指向存储在第一数据库(10)中的辅助项(24b)的副本(14b)的第一链接(26),和从副本(14b)指向第二数据库(20)中的辅助项(24a)的第二链接(27)。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可能使用复制以便实现集成,与仅仅为了允许访问或实现减小的访问延迟的目的而进行的常规复制形成对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创建不同数据库之间的链接的方法。一般目的是实现不同数据库之间信息的集成,使得对信息的集中访问可以被提供用于包括在集成框架中的任何类型的数据库。专利技术背景在许多组织中,由个人用户使用的信息被存储在多个数据库中。对此可能有几个原因,而使用许多不同的计算机工具非常经常地导致在不同数据库中的存储。其中特别相关的一个环境是产品或系统开发。目前有许多不同的计算机系统开发工具;每个在具体的开发任务或领域中被专门化。这样的示例是需求管理/工程设计工具、系统架构工具、自动化测试工具、UML工具以仅举几例。为了使开发高效,由工具存储在不同数据库中的信息需要进行管理。这种管理包括寻找在不同工具中的相关的信息、可追溯的任务,生成从不同工具收集信息的报告,从另一个工具获取一个工具中的信息,等等。在历史上,集成开发工具已集中在用于工具之间的信息传送的信息格式,或者用于特定工具的完整集成解决方案。这种方法一直不太成功,主要是因为集成的限制和成本,相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用于信息的普遍交换的标准,其更深入到各种工具中的信息的解释和管理。这种标准的示例包括需求交换格式(RIF)(如参见http://en.wikipedia.0rg/wiki/Requirements Interchange Format)和 XMI (如参见 http: //www.0mq.0rg/spec/XMI/) o这些方法的限制在于它们局限于从一个工具到另一个工具的离散和专门的信息传送。它们没有对信息被存储在不同数据库中的问题提供更系统的解决方案。具有其数据项的标识的任何数据库可以通过对使用该标识的数据项的引用来集成到另一个数据库中,从而形成“链接”。图1示出从第一数据库2中的主要项I至第二数据库4中的辅助项3的链接5。为了使链接有效,还必须有访问使用该标识的辅助项3的方式。这种简单的链接,比如在HTTP中使用的超链接,支持对数据的访问并且支持结构中从一个数据元素到另一个数据元素的可能的导航或浏览。然而,使用这种方法,不可能跟踪反向链接,即在数据库4中检测到实际上有对数据项3的引用。这样的结果是,数据的完整性不能在一个数据库中得到保持;如果项3被删除,链接“被破坏”。此外,不可能对多个数据源中的数据执行集合运算。这样的集合运算的实例是在SQL数据库中可用的“联合”运算。为了克服这些限制,来自一个数据库的数据元素可以代替被复制到另一个数据库中。这示于图2。这里,辅助项的拷贝(副本)6被存储在第一数据库2中。该副本6可以从主数据项I被访问,并使得对数据的访问更快,因为只有一个数据库被涉及,并且还可以使能集合运算。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其他限制。首先,没有系统方式来实现集成(复制),所以其必须从每个数据库到另一个数据库来执行。此外,一旦已进行复制,第一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不能确定该项是副本,更不用说确定原始项被存储在何处。为了处理这样的问题,利用通过复制的集成的常规数据库,需要额外的应用软件来跟踪哪些项实际上是副本,并处理这些副本和原始项之间的关系。具有上述缺点中的至少一些的、用于管理和更新来自不同源的数据的系统的一个示例由W02008151423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克服这个问题以及其他问题,并提供不同数据库之间的链接,其提供对分布在几个数据库中的信息的系统集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这个目的以及其他目的通过包括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的数据库系统来实现,第一数据库包括数据库管理器和具有使数据库管理器能够存储和访问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项的规则集合的模式,第二数据库存储多个数据项,该模式还包括使数据库管理器能够访问第二数据库中的数据项的至少一个子集的规则。此外,该模式包括多个数据项类型,数据项类型每个包括指示数据项是否是第二数据库中的辅助项的副本的标记字段。第一数据库还包括第一数据库中的主要项和第二数据库中的辅助项之间的链接,该链接包括从主要项指向存储在第一数据库中的辅助项的副本的第一链接,和从副本指向第二数据库中的辅助项的第二链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这个目的以及其他目的通过用于创建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之间的链接的方法来实现,第一数据库包括数据库管理器和包括使数据库管理器能够存储和访问第一数据库中的主数据项的规则集合的模式,且第二数据库存储多个辅助数据项。该方法包括扩展该模式以包括使数据库管理器能够访问在第二数据库中的项的至少一个子集的规则,该模式包括多个数据项类型,数据项类型每个包括指示数据项是否是在第二数据库中的辅助项的副本的标记字段;接收对建立从第一数据库中的主要项到第二数据库中的辅助项的链接的请求;验证该模式包括使数据库管理器能够访问辅助项的访问规贝IJ ;由数据库管理器访问辅助项;以及在第一数据库中存储辅助项的副本,创建从副本到辅助项的链接并且创建从主要项到副本的链接。表述“数据库”这里是用在广义上,表示根据确定的原理提供数据项的存储的任何数据源。这样的数据源的示例是关系型数据库和对象数据库,但也可以是支持包括在文件(像 GUID,UUID,例如参见 http: //en.wikipedia.0rg/wiki/GUID, http: //en.wikipedia.0rR/wiki/UUIP)中的数据项的某种ID的任何计算机文件。数据库模式定义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项,包括数据项的类型,以及不同数据项之间的可能关联。该模式还可以创建允许数据库项的创建的基础数据结构。例如,在关系型数据库中,由关系模式定义的表格结构是存储表中的关系所必需的。在对象数据库中,该模式定义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所有对象类型和对象链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特定数据库(第一数据库)的模式被扩展到不仅覆盖该特定数据库中的数据项,而且还覆盖潜在地存储在其他外部数据库中的数据项。换句话说,一个单一的模式将包括与一个以上的数据库有关的数据项类型、关联、存储结构等的定义。公共模式额外描述信息以增强对与存储在第二数据库中的、未在第一数据库中被表示的数据相关的信息的访问(缩短的延迟时间,提高的可用性)。这通过指示数据项仅存储在第二数据库中的特定类型或者标记来实现。第一数据库将因此仅存储指向该数据项的指针或“句柄(handle)”。扩展模式包括用于数据项的集成和访问所需的所有信息。这样的扩展模式从而使第二数据库中的内容可从第一数据库访问,以允许一种新型的链接。这样的链接将包括两个部分;从主要项指向副本的第一部分,和从副本指向第二数据库中的辅助项本身的第二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有可能使用复制以便实现集成,这与仅仅为了允许访问或实现减小的访问延迟的目的而进行的常规的复制形成对比。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数据库项之间的链接,存储在不同数据库中信息的集成成为可能,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创建第一数据库(10)和第二数据库(20)之间的链接的方法,所述第一数据库(10)包括数据库管理器(11)和模式(12),所述模式(12)包括使所述数据库管理器能够存储并访问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主数据项(14a、14b)的规则集合,所述第二数据库(20)存储多个辅助数据项(24a、24b),所述方法包括:扩展(步骤S1)所述模式(12),以包括使所述数据库管理器能够访问所述第二数据库(20)中的所述项的至少一个子集的规则(25'),其中所述模式包括多个数据项类型,所述数据项类型每个包括指示数据项(14b)是否是所述第二数据库(20)中的辅助项(24a)的副本的标记字段(19),接收(步骤S2)对建立从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主要项(14a)到所述第二数据库中的辅助项(24a)的链接的请求,验证(步骤S3)所述模式(12)包括使所述数据库管理器能够访问所述辅助项的访问规则(25'),由所述数据库管理器(11)访问(步骤S4)所述辅助项(24a)并在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存储所述辅助项的副本(14b),创建(步骤S5)从所述副本(14b)到所述辅助项(24a)的链接(27),以及创建(步骤S6)从所述主要项(14a)到所述副本(14b)的链接(26)。...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索德伯格
申请(专利权)人:西斯特米特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典;SE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