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气采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放气阀。
技术介绍
在稠油生产中,当油井套管气压过大时,使抽油栗工作时易产生气锁,大大降低栗效,直接影响单井产量和单井能耗。这时,就需要人工完成放气作业,工人须值在井口处。但井口处套管闸门控制不好易造成溢油污染井场,排压不持续,栗效反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放气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放气阀对油井进行放气时不容易控制而导致的油液溢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放气阀,包括:壳体;放气通道,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放气通道贯穿壳体;浮动阀通道,与放气通道交叉设置;浮动阀,与浮动阀通道的形状相适应,并可活动地设置在浮动阀通道内,浮动阀包括封堵放气通道的第一状态和避让放气通道的第二状态;油液通道,油液通道的第一端设置在进气口处,油液通道的第二端与浮动阀通道相连通。进一步地,壳体包括:阀体部,浮动阀通道和浮动阀设置在阀体部上;安装部,与阀体部连接,安装部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段;放气通道贯穿阀体部和安装部。进一步地,壳体还包括:旋拧部,旋拧部连接在安装部上远离阀体部的一端,放气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放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放气通道(10),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放气通道(10)贯穿所述壳体;浮动阀通道(20),与所述放气通道(10)交叉设置;浮动阀(30),与所述浮动阀通道(20)的形状相适应,并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浮动阀通道(20)内,所述浮动阀(30)包括封堵所述放气通道(10)的第一状态和避让所述放气通道(10)的第二状态;油液通道(40),所述油液通道(40)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进气口处,所述油液通道(40)的第二端与所述浮动阀通道(20)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华荣,张玉华,魏新春,刘春萍,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