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静专利>正文

一次性使用自毁隐性防伪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6290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次性使用自毁隐性防伪瓶盖,外盖下端与脱落环连接,其特征在于外盖内侧设置内套,内套外侧上写有密码。(*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伪产品,特别涉及一种密码隐性、使用后自毁的防伪瓶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设计一种信息化的隐性密码,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能见到,且最后被破坏的不可回收的防伪瓶盖。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外盖下端与脱落环连接,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外盖内设置有内套,内套外侧上设置密码。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外盖上至少一处是透明的,与内套外侧上写有密码处相差一定的角度。本技术的优点和效果在于采用了信息化防伪技术,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只有购买产品后打开外盖,在旋转打开过程中,首先是脱落环与外盖脱落,然后才是外盖上的透明处与内套上写有密码处重合,购买者可以见到密码,即信息码,产品的唯一身份,可以打电话核对(一般情况下,顾客很少打电话核对),继续旋转外盖,外盖内侧上的刀口将内套外侧上的密码刮去,直至无法看清。解决了过去只解决一个方面,而不能全面解决一次性使用、密码平时见不着、彻底打开后密码毁坏,使造假者无法回收、仿制。而且,本技术结构、原理简单,使用简单、方便,无须具备专门知识,效果全面,制造成本低,易于大工业化生产。图2-附图说明图1的A-A图。图3-本技术打开前外观图。图4-本技术打开过程中密码显示图。图5-本技术完全打开后密码毁坏图。如图1、图2所示,中间是瓶体,在瓶体的上部瓶咀1外部,顶上是内盖2,两侧是内套3,最外一层是外盖4,外盖4下部与脱落环5连接,脱落环5与瓶咀1下部连接;内套3内侧上设置有定位钩6,定位钩6与瓶咀1的瓶颈凸台7对应,正好卡住瓶颈凸台7,使内套3与瓶咀1紧紧连接,不移动、不滑动,内套3内侧是圆形,但至少有一处的外侧加厚,向外突出,是一平滑的弧线,本例中设置两处,正对面,形成一定的椭圆形,内套3外侧上一处写有密码,即信息码,采用刻印或喷涂等均可,印在内套3外侧上,最佳处是密码印在内套3外侧加厚突出部位上;外盖4内侧上设置刀口8,本例中对面设置二个刀口18,正对着内套3的外侧,处在内套3上写有密码处的下方,并错开一定的角度,由于打开外盖4是逆时针旋转并向上,故刀口8应在其顺时针方向的前下方,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正好碰上密码,刀口8实际很小,仅1mm左右,注模过程中与外盖4一同形成;外盖4上至少有一个透明处,本例中设置两个透明处,对面设置,相差180度,与内套3上写有密码处错开一定的角度,而由外盖4上非透明物9遮挡住内套3上写有密码处,这在内套3放置在外盖4内时就确定了。使用时如图1、图2所示,先将内盖2设置在瓶咀1上部,外盖4与内套3紧密配合后整体压入,套在瓶咀1上,此时内盖2与外盖4过盈配合,紧密连接在一起,内套3通过定位钩6卡住瓶咀1上瓶颈凸台7,故内套3牢牢固定在瓶咀1上;顾客购买产品后,在未打开瓶盖之前,如图3所示,外盖4上非透明物9正好挡住内套3上的密码,而外盖4上的透明处与此相差一定的角度,呈90度左右比较好;当顾客开始打开瓶盖,即逆时针旋转外盖4,首先是外盖4向上,与脱落环5断开、分离,当外盖4旋转到90度左右后,外盖4上的透明处正好对着内套3上写有密码处,顾客就可以见到密码,如图4所示,顾客可以根据该密码打电话或上网核对该密码,以确定该产品是否是真的,但此时瓶盖已经被破坏;继续旋转外盖4,由于内套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再加上其上有两处厚度加厚且向外突出,具有很强的向外弹性,而密码通常就印在此处,外盖4内侧上的刀口8随着旋转,开始对内套3外侧上的密码进行刮划,将密码刮掉或刮糊,直到人们看不见或看不清为止,如图5所示。此时,防伪瓶盖上信息密码完全被破坏,不可回收或重复使用。本技术的防伪技术还可以用于需要防伪的产品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使用自毁隐性防伪瓶盖,外盖下端与脱落环连接,其特征在于外盖内侧设置内套,内套外侧上写有密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自毁隐性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内套采用的是有弹性的材料制成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自毁隐性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内套外侧厚度至少一处向外突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自毁隐性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静
申请(专利权)人:黄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