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世平专利>正文

除胶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60993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6 0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除胶轮,其包括一轮状胶体及一连接杆。该轮状胶体的外周环供搓除一轮圈的一置胎环面的表面的残胶。该连接杆轴向凸设于该轮状胶体的一中心部位,供与一旋转动力装置的一夹头相组接,该连接杆为等多角形杆体,该连接杆任二侧面的交界处形成一弧形倒角,该夹头的各夹件供夹抵该连接杆的一该侧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除胶轮有关,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稳固组接的除胶轮。
技术介绍
—般自行车的管胎轮组相较于开放式轮组具有轻量化的优势,在公路骑乘上的阻力也较小,为许多自行车爱好者所使用,管胎轮圈不像开放式轮圈具有很深的轮沟,只有一个圆弧形的凹槽,管胎用粘胶直接粘在轮圈上,因此拆卸时轮圈上会残留粘胶,已知除胶的方法为使用除胶轮,已知除胶轮具有一轮状胶体及一连接胶体的连接杆,并将连接杆组接于一转动工具的夹头,以持续转动胶体并用胶体摩擦轮圈的凹槽以将残胶搓除,待残胶去除干净后才能再粘上新的管胎,否则会有管胎粘不均匀使管胎寿命降低,对骑乘者也存有危险上的顾虑。然而,此类已知除胶轮的连接杆为一径向剖面为圆形的杆件,连接杆仅靠夹头的复数夹件相互靠近夹抵,因此仅靠摩擦力来夹持连接杆,长期使用下容易造成连接杆与各夹件之间因摩擦而磨损,进而导致夹头无法稳固地夹持住该连接杆,而使夹头与连接杆之间产生相对晃动或相对旋转,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连接杆松脱,进而影响到除胶过程的效率与安全,存在亟待改善的缺弊。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颖且具有进步性的除胶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胶轮,该除胶轮的连接杆为等多角形杆体,可使一旋转动力装置的夹头可较稳固地夹抵该连接杆,以防止该夹头与该连接杆之间产生相对晃动或相对旋转,因此可有效增进除胶过程的效率与安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除胶轮,其包括一轮状胶体及一连接杆。该轮状胶体的外周环供搓除一轮圈的一置胎环面的表面的残胶。该连接杆轴向凸设于该轮状胶体的一中心部位,供与一旋转动力装置的一夹头相组接,该连接杆为等多角形杆体,该连接杆任二侧面的交界处形成一弧形倒角,该夹头的各夹件供夹抵该连接杆的一该侧面。所述各侧面为一平面,以供所述夹头的一该夹件的一平面状夹抵面夹抵。所述的除胶轮另包括一基座,该基座埋设于所述轮状胶体内,所述连接杆为一体连接于该基座的一端面,该基座的径向尺寸大于该连接杆。所述的除胶轮另设有至少一补强部,各该补强部连结于所述各侧面靠近所述轮状胶体的一端与所述基座之间。所述各补强部朝所述基座的方向渐厚地延伸。所述各补强部朝所述基座的方向渐宽并延伸至相邻的二所述弧形倒角。所述补强部与所述弧形倒角交界于所述基座的端面形成为圆形。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轮状胶体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各弧形倒角的交界处分别形成一斜倒角,各该斜倒角与该连接杆的端面角度为45度。所述轮状胶体的外周环设有一弧凸,所述置胎环面的一径向剖面中包括一凹弧,所述弧凸的形状供对应所述凹弧的形状。所述轮状胶体的外周环设有一弧凸,所述置胎环面的一径向剖面中包括一凹弧,所述弧凸的形状供对应所述凹弧的形状,所述各侧面为一平面,以供所述夹头的一所述夹件的一平面状夹抵面夹抵,所述除胶轮另包括一基座,该基座埋设于该轮状胶体内,所述连接杆为一体连接于该基座的一端面,该基座的径向尺寸大于该连接杆,该除胶轮另设有至少一补强部,各该补强部连结于各该侧面靠近该轮状胶体的一端与该基座之间,各该补强部朝该基座的方向渐厚地延伸,各该补强部朝该基座的方向渐宽并延伸至相邻的二所述弧形倒角,该补强部与该弧形倒角交界于该基座的端面形成为圆形,该连接杆远离该轮状胶体的一端的端面与各该弧形倒角的交界处分别形成一斜倒角,各该斜倒角与该连接杆的端面角度为45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除胶轮的连接杆为等多角形杆体,可使该旋转动力装置的夹头可较稳固地夹抵该连接杆,以防止该夹头与该连接杆之间产生相对晃动或相对旋转,因此可有效增进除胶过程的效率与安全。并且,该除胶轮可另设有至少一补强部,各该补强部连结于各该侧面靠近该轮状胶体的一端与该基座之间,以强化该连接杆与该基座之间的结构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附图标号:1:除胶轮;2:轮状胶体;3:连接杆;4:基座;8:旋转动力装置;9:轮圈;21:弧凸;31:侧面;32:弧形倒角;33:补强部;34:斜倒角;81:夹头;811:夹件;812:夹抵面;91:置胎环面;911:凹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通过较佳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预期达成的功效,但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所欲保护的范畴,合先叙明。请参考图1至6,其显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本技术的除胶轮I包括一轮状胶体2及一连接杆3。该轮状胶体2的外周环供搓除一轮圈9的一置胎环面91的表面的残胶。较佳地该轮状胶体2的外周环设有一弧凸21,该置胎环面91的一径向剖面中包括一凹弧911,该弧凸21的形状供对应该凹弧911的形状,如此于除胶过程中即不需一直将该轮状胶体2反复轴向移动即可将该置胎环面91的凹弧911表面的残胶搓除,避免该凹弧911的残胶搓除不完全导致该轮圈9于涂抹新的轮胎粘胶时沾粘不完全。[0028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胶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轮状胶体,该轮状胶体的外周环供搓除一轮圈的一置胎环面的表面的残胶;一连接杆,轴向凸设于该轮状胶体的一中心部位,供与一旋转动力装置的一夹头相组接,该连接杆为等多角形杆体,该连接杆任二侧面的交界处形成一弧形倒角,该夹头的各夹件供夹抵该连接杆的一该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世平
申请(专利权)人:谢世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