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友亮专利>正文

浮力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56214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漂浮穿戴技术的领域,提供浮力衣,包括用于覆盖人体上身正面的前幅、与前幅连接且相背对设置于人体上身后背的后幅以及用于将前幅和后幅系紧于人体上的系紧带,其特征在于,前幅中设有用于覆盖人体上身正面腹部以上到肩之间部位的前浮体,后幅中设有与前浮体相背对设置且用于覆盖人体上身后背腰部以上到肩之间部位的后浮体,前浮体和后浮体于同一高度上对应区域的材料体积比值为1.2~1.7,上述浮力衣通过合理设置前浮体和后浮体,使其对人体的浮力作用点位于人体的重心之上,并结合对前浮体和后浮体的体积合理分配,使得人体穿上所述浮力衣后,在水中不易倾斜,保持稳定,有利于人体于水中做各种姿势、动作,灵活、自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漂浮穿戴技术的领域,尤其涉及浮力衣
技术介绍
目前,浮力衣广泛应用于海、河、湖中钓鱼和乘坐游艇等娱乐,或者,应用于海洋工程作业和发生水难的情境中。如图5所示,现有的浮力衣20中,其包括前幅21和后幅22,其前幅21和后幅22的浮力材料分配不恰当,且浮力衣20的下半部中设置的浮力材料要比上半部多,一般来说,前幅21和后幅22下半部中的浮力材料要占其全部浮力材料五分之三,而上半部中的浮力材料只占五分之二,当穿于人体身上时,其浮力材料主要分布在腹部上,浮力材料所支撑的位置在人体的重心之下,即浮力作用点1位于重心2之下,而且,浮力作用点1与重心2之间的距离过近。因此,其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前后幅的浮力材料分配不恰当,且浮力材料过低的支撑位置,使得人体穿上现有浮力衣20后,在水中容易受到外力影响而倾斜、不稳定,而这种倾斜不是主观意愿,它会左右人体在水中的姿势,使人容易呛水,且干扰人体在水中的运动,下沉回水等变得比较费力,使得人体于水中的动作不易被控制,不灵活,不自主,而对那些不会游泳的人来说,又是非常不安全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浮力衣,旨在解决现有浮力衣由于前后幅浮力材料分配不恰当和过低支撑位置所导致的人体穿戴后于水中动作姿势不易被控制、易倾斜以及不稳定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浮力衣,包括用于覆盖人体上身正面的前幅、与所述前幅连接且相背对设置于人体上身后背的后幅以及用于将所述前幅和所述后幅系紧于人体上的系紧带,所述前幅中设有用于覆盖人体上身正面腹部以上到肩之间部位的前浮体,所述后幅中设有与所述前浮体相背对设置且用于覆盖人体上身后背腰部以上到肩之间部位的后浮体,所述前浮体和所述后浮体于同一高度上对应区域的材料体积比值为1.2 ?1.7o进一步地,所述前浮体和所述后浮体的厚度由中间往左右两侧逐渐变薄。进一步地,所述前浮体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前基体,所述后浮体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后基体,所述前浮体和所述后浮体的外侧面为上倾面,所述前基体和所述后基体的外侧面为下倾面。进一步地,所述前浮体和所述前基体的内侧形成与人体相贴的前曲面,所述后浮体和所述后基体的内侧形成与人体相贴的后曲面。进一步地,所述前浮体、所述后浮体、所述前基体和所述后基体均分别由多个单元体分别沿上下、左右、前后方向可拆卸串连而成。进一步地,所述前基体的所述下倾面的下侧连接有用于覆盖人体腹部的前下摆,所述后基体的所述下倾面的下侧连接有与所述前下摆相背对设置的后下摆。进一步地,所述前下摆和所述后下摆中设有软夹层。进一步地,所述前浮体和所述后浮体的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有浮力包。进一步地,所述系紧带包括上系带和下系带,所述上系带成对设置且一端分别与所述后幅的左侧和右侧连接,另一端设有上系紧扣,两所述上系带由后往前绕于所述前浮体外通过所述上系紧扣连接,所述下系带成对设置且一端分别与所述后下摆的左侧和右侧连接,另一端设有下系紧扣,两所述下系带由后往前绕于所述前下摆外通过所述下系紧扣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系带于人体腋下的位置上套设有缓冲套。本技术提供的浮力衣的有益效果:由于上述浮力衣中,其将前浮体覆盖于人体腹部以上到肩之间部位,而将后浮体相背对设置于人体上身后背腰部以上到肩之间部位,这样,前浮体和后浮体对人体的浮力作用点将位于人体的重心之上,即浮力对人体的支撑位置不至于过低,且浮力作用点与人体的重心之间的距离也将变大,浮力相对于重心的力矩也将变大,而该力矩有利于人体于水中从各种倾斜状态恢复直立状态,并且,由于人体在左右方向上对称,而在前后方向并不对称,其重心稍微靠前,因此,使前浮体和后浮体于同一高度上对应区域的材料体积比值为1.2?1.7,即前浮体对人体作用的浮力保持大于后浮体,这样,通过前浮体和后浮体的前后浮力差,来平衡由于重心靠前所带来的前倾重力分量,有利于人体在水中保持稳定平衡的状态,因此,上述浮力衣通过合理设置前浮体和后浮体,使其对人体的浮力作用点位于人体的重心之上,并结合对前浮体和后浮体的体积合理分配,使得人体穿上所述浮力衣后,在水中不易倾斜,保持稳定,有利于人体于水中做各种姿势、动作,灵活、自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浮力衣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浮力衣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浮力衣的前浮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浮力衣的前浮体和后浮体的侧视图;图5是现有技术提供的浮力衣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浮力衣10,包括用于覆盖人体上身正面的前幅11、与前幅11连接且相背对设置于人体上身后背的后幅12以及用于将前幅11和后幅12系紧于人体上的系紧带13,前幅11中设有用于覆盖人体上身正面腹部以上到肩之间部位的前浮体14,后幅12中设有与前浮体14相背对设置且用于覆盖人体上身后背腰部以上到肩之间部位的后浮体15,前浮体14和后浮体15于同一高度上对应区域的材料体积比值为 1.2 ?1.7。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上述浮力衣10中,其将前浮体14覆盖于人体腹部以上到肩之间部位,而将后浮体15相背对设置于人体上身后背腰部以上到肩之间部位这样,前浮体14和后浮体15对人体的浮力作用点将位于人体的重心之上,即浮力对人体的支撑位置不至于过低,且浮力作用点与人体的重心之间的距离也将变大,浮力相对于重心的力矩也将变大,而该力矩有利于人体于水中从各种倾斜状态恢复直立状态,并且,由于人体在左右方向上对称,而在前后方向并不对称,其重心稍微靠前,因此,使前浮体14和后浮体15于同一高度上对应区域的材料体积比值为1.2?1.7,即前浮体14对人体作用的浮力保持大于后浮体15,这样,通过前浮体和后浮体的前后浮力差,来平衡由于重心靠前所带来的前倾重力分量,有利于人体在水中保持稳定平衡的状态,因此,上述浮力衣10通过合理设置前浮体14和后浮体15,使其对人体的浮力作用点位于人体的重心之上,并结合对前浮体14和后浮体15的体积合理分配,使得人体穿上所述浮力衣10后,在水中不易倾斜,保持稳定,有利于人体于水中做各种姿势、动作,灵活、自主。需要说明的是,前浮体14和后浮体15的材质选用柔软、吸水性小、密度小的材料,优选地,前浮体14和后浮体15的材质选用珍珠棉。关于前浮体14和后浮体15的具体设置方式,还可以是,前幅11和后幅12上对应设有布袋(图中未示),并将前浮体14和后浮体15分别设于布袋中。如图1至图4所示,为了更好地控制前浮体14和后浮体15对人体浮力的合力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浮力衣,包括用于覆盖人体上身正面的前幅、与所述前幅连接且相背对设置于人体上身后背的后幅以及用于将所述前幅和所述后幅系紧于人体上的系紧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幅中设有用于覆盖人体上身正面腹部以上到肩之间部位的前浮体,所述后幅中设有与所述前浮体相背对设置且用于覆盖人体上身后背腰部以上到肩之间部位的后浮体,所述前浮体和所述后浮体于同一高度上对应区域的材料体积比值为1.2~1.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友亮
申请(专利权)人:彭友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