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盒传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56096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2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装盒传送机构,属于包装设备领域。该种包装盒传送机构包括支架、放盒机构、移盒机构,放盒机构的上支撑杆、下支撑杆水平设置在支架上,支撑板下端与下支撑杆固定,支撑板上竖直设置有导向槽,移动板可沿支撑板上下滑动,移盒机构的升降气缸竖直设置在支架上,活塞杆由升降气缸驱动,升降支架竖直设置在活塞杆的上端,移盒支架可沿升降支架滑动,水平杆一端与移盒支架连接,水平杆另一端与旋转轴的上端固定,转动机构固定在旋转轴的下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以快速高效的传送包装盒,使包装盒能平稳运送至下一道工序,提高了包装盒传送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满足了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送机构,尤其是一种包装盒传送机构,属于包装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软袋外包装用途很广,由于其包装体积小,包装量大,大量的应用于我们现在的生产生活中,软袋外包装可以用来包装粉料、液体等物质,目前,在包装生产领域,在包装袋装入包装盒后,需要快速高效的将包装盒平稳的传送至下一道包装工序,现有的设备结构复杂,操作麻烦,耗能高,包装袋装入包装盒后,在包装盒传送的时候,会造成包装盒倾斜,使包装盒不能平稳的进入下一道工序,造成下一道工序不能连续进行,并且放盒机构不能根据包装盒的大小进行调整,适用范围窄,现在包装盒在传送的时候需要人工经常性的调整,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大规模的生产,企业经济效益低,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快速高效传送包装盒,使包装盒能平稳运送至下一道工序的包装盒传送机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装盒传送机构,包括支架、放盒机构和移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盒机构水平设置在支架上,移盒机构水平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放盒机构包括上支撑杆、下支撑杆、支撑板、移动板,上支撑杆、下支撑杆均设置有两根,上支撑杆、下支撑杆水平设置在支架上,支撑板下端与下支撑杆固定,支撑板上竖直设置有导向槽,移动板可沿支撑板上下滑动,移动板与支撑板之间用升降螺母固定,移动板上水平设置有导向槽,上支撑杆可沿移动板水平滑动,上支撑杆与移动板之间用平移螺母固定;所述移盒机构包括升降气缸、活塞杆、升降支架、上横杆、下横杆、移盒支架、滑块、水平杆、旋转轴、转动机构,升降气缸竖直设置在支架上,活塞杆由升降气缸驱动,升降支架竖直设置在活塞杆的上端,上横杆、下横杆互相平行且水平设置在升降支架上,移盒支架下端设置有两个导向块,上横杆水平穿过两个导向块,移盒支架可沿上横杆滑动,上横杆、下横杆水平穿过滑块,滑块可沿上横杆、下横杆滑动,移盒支架和滑块之间竖直设置有连接杆,水平杆一端设置有导向槽,连接杆穿过导向槽,旋转轴竖直轴连接在支架上,水平杆另一端与旋转轴的上端固定,转动机构固定在旋转轴的下端。进一步地,所述移盒支架包括移盒杆、挡杆,移盒杆水平设置,挡杆竖直等间距设置在移盒杆上,两根挡杆之间的距离与包装盒的宽度相同。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气缸、往复杆、固定杆,转动气缸水平设置在支架上,转动气缸的尾端与支架铰连接,往复杆由转动气缸驱动,往复杆另一端与固定杆一端铰连接,固定杆另一端与旋转轴下端固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技术机构简单,可以快速高效的将包装盒平稳的传送至下一道工序,通过转动机构驱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带动水平杆,水平杆驱动移盒支架,移盒支架可沿上横杆滑动,升降气缸驱动活塞杆上下动作,活塞杆驱动升降支架,升降支架的升降可以带动移盒支架上下动作,利用上述两个机构的协同作用,使包装盒快速高效的在放盒支架上移动,可以使包装盒平稳的传送至下一道工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满足生产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包装盒传送机构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包装盒传送机构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包装盒传送机构的放盒支架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包装盒传送机构的移盒支架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包装盒传送机构的转动机构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包装盒传送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装盒传送机构包括支架1、放盒机构、移盒机构,放盒机构水平设置在支架I上,移盒机构水平设置在支架I上。放盒机构包括上支撑杆2、下支撑杆3、支撑板4、移动板5,上支撑杆2、下支撑杆3均设置有两根,上支撑杆2、下支撑杆3水平设置在支架I上,支撑板4下端与下支撑杆3固定,支撑板4上竖直设置有导向槽,移动板5可沿支撑板4上下滑动,移动板5与支撑板4之间用升降螺母固定,移动板5上水平设置有导向槽,上支撑杆2可沿移动板5水平滑动,上支撑杆2与移动板5之间用平移螺母固定。移盒机构包括升降气缸6、活塞杆7、升降支架8、上横杆9、下横杆10、移盒支架11、滑块12、水平杆15、旋转轴16、转动机构,升降气缸6竖直设置在支架I上,升降气缸6与外接气源连通,活塞杆7由升降气缸6驱动,升降支架8竖直设置在活塞杆7的上端,上横杆9、下横杆10互相平行且水平设置在升降支架8上,移盒支架11下端设置有两个导向块13,上横杆9水平穿过两个导向块13,移盒支架11可沿上横杆9滑动,上横杆9、下横杆10水平穿过滑块12,滑块12可沿上横杆9、下横杆10滑动,移盒支架11和滑块12之间竖直设置有连接杆14,水平杆15 —端设置有导向槽,连接杆14穿过导向槽,旋转轴16竖直轴连接在支架I上,水平杆15另一端与旋转轴16的上端固定,转动机构固定在旋转轴16的下端,转动机构可以驱动旋转轴16转动,转动机构包括转动气缸19、往复杆18、固定杆17,转动气缸19水平设置在支架I上,转动气缸19的尾端与支架I铰连接,往复杆18由转动气缸19驱动,往复杆18另一端与固定杆17 —端铰连接,固定杆17另一端与旋转轴16下端固定,移盒支架11包括移盒杆、挡杆,移盒杆水平设置,挡杆竖直等间距设置在移盒杆上,两根挡杆之间的距离与包装盒的宽度相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包装盒传送机构在使用的时候,首先,升降气缸6驱动活塞杆7,活塞杆7驱动升降支架8上升,移盒支架11水平设置在升降支架8上,移盒支架11上升,移盒支架11上的挡杆插进每个包装盒之间的间距中,然后,转动气缸19驱动往复杆18,往复杆18 —端与固定杆17 —端铰连接,而固定杆17的一端与旋转轴16下端固定,旋转轴16会随着往复杆18的往复运动来回转动,旋转轴16上端固定有水平杆15,水平杆15会随着旋转轴16的来回转动而动作,移盒支架11下端设置有导向块13,移盒支架11和升降支架8之间设置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穿过水平杆15 —端的导向槽,水平杆15驱动移盒支架11沿升降支架8的上横杆9滑动,可以将移盒支架11内的包装盒进行传送,当传送到位后,升降气缸6驱动使升降支架8往下动作,带动移盒支架11往下动作,使移盒支架11脱离包装盒,转动气缸19驱动使移盒支架11沿升降支架8的上横杆9往回滑动,循环往复的进行上述动作,使放盒支架内的包装盒通过移盒支架11快速高效平稳的传送至下一道工序。通过这样的结构,本技术利用升降气缸6驱动升降支架5的上升下降,利用转动气缸19驱动移盒支架11在升降支架8上横杆9上的滑动,可以快速高效的将放盒支架上的包装盒快速高效平稳的传送至下一道工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满足生产的需要。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包装盒传送机构,包括支架、放盒机构和移盒机构,其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盒传送机构,包括支架、放盒机构和移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盒机构水平设置在支架上,移盒机构水平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放盒机构包括上支撑杆、下支撑杆、支撑板、移动板,上支撑杆、下支撑杆均设置有两根,上支撑杆、下支撑杆水平设置在支架上,支撑板下端与下支撑杆固定,支撑板上竖直设置有导向槽,移动板可沿支撑板上下滑动,移动板与支撑板之间用升降螺母固定,移动板上水平设置有导向槽,上支撑杆可沿移动板水平滑动,上支撑杆与移动板之间用平移螺母固定;所述移盒机构包括升降气缸、活塞杆、升降支架、上横杆、下横杆、移盒支架、滑块、水平杆、旋转轴、转动机构,升降气缸竖直设置在支架上,活塞杆由升降气缸驱动,升降支架竖直设置在活塞杆的上端,上横杆、下横杆互相平行且水平设置在升降支架上,移盒支架下端设置有两个导向块,上横杆水平穿过两个导向块,移盒支架可沿上横杆滑动,上横杆、下横杆水平穿过滑块,滑块可沿上横杆、下横杆滑动,移盒支架和滑块之间竖直设置有连接杆,水平杆一端设置有导向槽,连接杆穿过导向槽,旋转轴竖直轴连接在支架上,水平杆另一端与旋转轴的上端固定,转动机构固定在旋转轴的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啸天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红旗塑料包装袋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