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组件和包括空气净化组件的柜式空调,所述空气净化组件结构简单,且能容易地将过滤单元和把手部组装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气净化组件包括:用于净化空气的过滤单元;与所述过滤单元的边框贴合的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把手部,其中,所述支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过滤单元,且包括:与所述过滤单元的所述边框的一条边贴合设置的支架主体;以及从所述支架主体的两端延伸的固定边,所述固定边利用固定件连接于所述过滤单元的所述边框的与所述一条边成一定角度的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组件和包括空气净化组件的柜式空调。
技术介绍
随着空气环境的日益恶化,空气净化组件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或民用的各种空调、换气设备中。以空调为例,为了保证从空调室内机的进风口吸入、经热交换器换热后从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向室内吹出的空气的洁净度,通常会在空调室内机的进风口处设置面板或格栅,并在面板或格栅内设置空气净化组件。例如,以往有一种采用如图7所示结构的空调,其在面板100X上具有对作为空气净化组件的粗效过滤网IX进行定位的导轨1lX以及对粗效过滤网IX进行固定的压条102X,粗效过滤网IX具有与过滤网主体IlX —体成型的边框12X,且在边框12X上设置有便于取出粗效过滤网IX的把手31aX。在粗效过滤网IX装拆时,用户只需打开面板100X,握住把手3IaX沿导轨1lX的方向(图7中的上下方向)将粗效过滤网IX插入或取出即可。随着各地雾霾频发,简单的粗效过滤网已不能满足用户对空气洁净度的要求,若采用厚度较厚的过滤网(如高效过滤网等)替代现有的粗效过滤网,则可大大改善空气净化效果,但高效过滤网因过滤网主体厚度较厚以及材质的关系而很难将过滤网主体和把手做成一体化结构,另外,在像图7那种结构的现有空调的情况下,通常空调主体与面板之间的空间有限,因此,即便将过滤网主体和把手做成一体化结构,若高效过滤网结构变得复杂,尺寸显著增大,也很难替代现有的粗效过滤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容易地将过滤单元和把手部组装在一起的空气净化组件和包括该空气净化组件的柜式空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空气净化组件,包括:用于净化空气的过滤单元;与所述过滤单元的边框贴合的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把手部,其中,所述支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过滤单元,且包括:与所述过滤单元的所述边框的一条边贴合设置的支架主体;以及从所述支架主体的两端延伸的固定边,所述固定边利用固定件连接于所述过滤单元的所述边框的与所述一条边成一定角度的边。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空气净化组件,空气净化组件包括过滤单元、支架和把手部,设置有把手部的支架通过固定件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于过滤单元,因此,空气净化组件的整体结构简单,且能容易地将过滤单元和把手部组装在一起。另外,能利用固定件与支架连接的过滤单元的厚度可根据安装位置(例如空调面板处的空间)进行设定,不受过滤单元的边框、支架等约束,便于采用厚度较厚的过滤单元,进而提高空气净化效果。本技术第二方面的空气净化组件是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空气净化组件的基础上,所述把手部具有:从所述支架主体延伸出的抽拉板;以及开设在所述抽拉板上的贯通孔。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空气净化组件,能将贯通孔用作供手指插入来推拉抽拉板(空气净化组件)的把手,把手容易形成,有助于降低空气净化组件的制造成本。本技术第三方面的空气净化组件是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空气净化组件的基础上,所述把手部呈弧形、由多条直线依次连接而形成的形状、由多条弧线依次连接而形成的形状以及由直线和弧线依次连接而形成的形状中的任一种,所述把手部与所述支架主体连接。此处,由多条直线依次连接而形成的形状、由多条弧线依次连接而形成的形状以及由直线和弧线依次连接而形成的形状可以是封闭的图形,也可以是非封闭的图形。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的空气净化组件,把手的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有助于降低空气净化组件的制造成本。本技术第四方面的空气净化组件是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空气净化组件的基础上,所述固定件为U形插扣,在所述固定边上设置有固定边侧插孔,在所述过滤单元的所述边框上设置有边框侧插孔,所述U形插扣的两只插脚插入所述固定边侧插孔和所述边框侧插孔而将所述固定边与所述过滤单元固定连接。根据本技术第四方面的空气净化组件,能方便地制造固定件,有助于降低空气净化组件的制造成本。本技术第五方面的空气净化组件是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空气净化组件的基础上,所述固定件为螺钉,在所述固定边上设置有固定边侧螺孔,在所述过滤单元的所述边框上设置有边框侧螺孔,所述螺钉拧入所述固定边侧螺孔和所述边框侧螺孔而将所述固定边与所述过滤单元固定连接。根据本技术第五方面的空气净化组件,能利用常规的零件作为固定件,有助于降低空气净化组件的制造成本。本技术第六方面的空气净化组件是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空气净化组件的基础上,所述支架主体为直线形或开口环形状。此处的“开口环形状”并不局限于弧形以及由多条弧线依次连接而形成的形状,也包括由多条直线依次连接而形成的形状以及由直线和弧线依次连接而形成的形状等。根据本技术第六方面的空气净化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例如过滤单元的边框形状、要安装空气净化组件的部件的空间等)灵活地设置支架主体。本技术第七方面的空气净化组件是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空气净化组件的基础上,所述过滤单元由单块滤网一体成型或由多块滤网拼接而成。本技术第八方面的空气净化组件是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空气净化组件的基础上,所述过滤单元为单层过滤网或多层复合过滤网。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九方面的柜式空调包括本技术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空气净化组件。技术效果根据本技术,空气净化组件包括过滤单元、支架和把手部,设置有把手部的支架通过固定件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于过滤单元,因此,空气净化组件的整体结构简单,且能容易地将过滤单元和把手部组装在一起。另外,能利用固定件与支架连接的过滤单元的厚度可根据安装位置(例如空调面板处的空间)进行设定,不受边框、支架等约束,便于采用厚度较厚的过滤单元,进而提高空气净化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I的空气净化组件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I的空气净化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I的空气净化组件中的固定件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2的空气净化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3的空气净化组件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将本技术实施方式2的空气净化组件组装在柜式空调的面板内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现有的安装有空气净化组件的空调的一部分的图。(符号说明)UlAUB空气净化组件10过滤单元10-1 过滤单元第一部分10-2 过滤单元第二部分10-3 过滤单元第三部分11过滤网12边框12a ?12d 边20支架21支架主体21-1 支架主体第一部分21-2 支架主体第二部分21-3 支架主体第三部分22L、22R 固定边22a、22b固定边侧插孔30把手部31抽拉板31a贯通孔40L、40R 固定件41L、41R 插脚42连接部100面板101导轨102压条IX粗效过滤网IlX过滤网主体12X边框3 IaX把手10X面板1lX导轨102X压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I)实施方式I下面,参照图1至图3对本技术实施方式I的空气净化组件I进行说明,其中,图1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I的空气净化组件I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I的空气净化组件I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I的空气净化组件I中的固定件的立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净化组件,包括:用于净化空气的过滤单元;与所述过滤单元的边框贴合的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把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过滤单元,且包括:与所述过滤单元的所述边框的一条边贴合设置的支架主体;以及从所述支架主体的两端延伸的固定边,所述固定边利用固定件连接于所述过滤单元的所述边框的与所述一条边成一定角度的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君,李小琴,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