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建民专利>正文

邮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5405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用于邮政目的的邮简封套。其要点是沿邮简封面和封底边缘有双面压痕线,在封面压痕线外有带保护膜的双面喷胶条,封底和内折页面相连形成连体帐单式。这种邮简封装和开启容易,保持了开启后的完整性。(*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邮政目的的封套,尤其是一种由封面、封底组成的邮简
技术介绍
现有邮简生产工艺流程复杂、机械化生产效率低。邮简内页面少,封装时常需要手涂胶水,开启时难以保持完整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邮简封装、开启不便和信息量较少问题,提供一种连体帐单式双面压痕多折邮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由封面、封底组成,其特征是封面和封底的边缘有压痕线,压痕线外侧有粘贴胶条。而且,封面和封底连为一体。而且,封底连有内折页面。而且,内折页面上有1~5道折叠压痕。本邮简封装时只需将内折页面折叠好后用胶条使封面与封底粘合,开启时只需沿压痕线打开,开启后易于保持完整性。由于采用连体帐单多折的设计,充分发挥了邮简中内折页面的作用,节约了纸张,利于环保。可使邮简的印制、封装实现机械化操作,有效解决了原有的帐单式信函在人工封装过程中出现的低效率和资料流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展开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展开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封装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展开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展开后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展开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展开后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展开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展开后视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三、四折叠后的封装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10,本技术包括封面1、封底2,沿封面1和封底2的外侧三边打上压痕线4,在压痕线4的外侧贴上粘贴胶条6.1。而且,封面1和封底2连为一体。实施时可采用整张纸胚一体裁剪后折叠而成。压痕线4可以先将封面1和封底2对折后再打出,最佳方案是打出双面压痕线。粘贴胶条6.1实施时可用适宜喷胶的材料如聚乙烯发泡基材两面喷上丙烯酸酯胶粘剂,一面贴在封面1或封底2背面的边缘,另外一面贴上剥离纸,为了方便粘合应将这种双面喷胶材料贴在封面1上。最佳的方案是在外侧三边均贴,且胶条的外侧边缘与整张纸胚的边缘对齐。更进一步的方案可以是封底2连有内折页面3。封面1、封底2和内折页面3可用整张纸胚裁剪后折成,压痕线4打在封面1、封底2边缘和靠纸胚中央侧,内折页面3向封底2折叠后其边框应落在封底2上的压痕线4边框之内。封面1背面上贴有双面喷胶条6.2。封底2和内折页面3上均可书写。更进一步的方案还可以是内折页面3上有一道折叠压痕5。即内折页面3分成两个折面,对折后两部分能够重合。压痕线4打在封面1、封底2边缘和靠中央侧,封面1背面上贴有双面喷胶条6.3。书写时可写在两个折面和封底2上。更进一步的方案还可以是内折页面3上有两道折叠压痕5。即内折页面3分成三个折面,各折面的大小一致。压痕线4打在封面1、封底2边缘和靠中央侧,封面1背面上贴有双面喷胶条6.4。内容可写在三个折面和封底2上。这样邮简的信息携带量进一步增大,封装牢固、封装后外观整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邮简,由封面、封底组成,其特征是:沿邮简封面和封底的边缘有压痕线,压痕线外侧有粘贴胶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邮简,由封面、封底组成,其特征是沿邮简封面和封底的边缘有压痕线,压痕线外侧有粘贴胶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邮简,其特征是封面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建民李庆
申请(专利权)人:彭建民李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