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带生态承载力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453301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1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运用生态足迹计算海岸带生态承载力,以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作为海岸带生态环境所处正负向演化状态的判据,以定量分析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可以定量分析海岸带生态承载力,明确海岸带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提出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和空间管制措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理学生态环境
,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生态足迹理论,也称生态占用,最初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William Rees等在1992 年提出,并在1996年由其博士生Wackernagel加以完善,William Rees曾将其形象地比喻 为一只负载着人类与人类所创造的城市工厂的巨脚踏在地球上留下的脚印。所谓生态占 用,是指在现有生活水平下占用的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也 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需要生态系统提供的能力,表现为需求方生态足迹,定量测量了人 类生存所必需的真实生物生产面积,将其同国家或区域范围内所能提供的生物生产面积进 行比较,能为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生产消费活动是否处于当地生态系统承载力范围内提 供定量的依据。 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则在在1921年就被学者Park和Burgess在人类生态学领域中 首次应用,当时的定义为: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 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在中国2010生态足迹报告中,生态承载力被 定义为,测量具有生物生产力的能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的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岸带生态承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生态足迹计算公式为:EF=N·ef=N·∑(ri·ai)式中,EF为总的生态足迹,N为总人口数,ef为人均生态足迹,ri为均衡因子,ai为生产第i种产品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生态承载力计算公式为:EC=N·ec=N·∑(aj·rj·yj)式中,EC为总的生态承载力,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aj为人均拥有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rj为均衡因子,rj与ri相同,yj为产量因子;当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EF-EC>0,生态赤字:当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EF-EC<0,生态盈余;以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作为海岸带生态环境所处正负向演化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培宏吴孟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