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金属转子流量计中的新型磁转换机构,包括一锥形管、一磁性浮子、一主轴、一角度驱动磁钢、一轴承、一感应芯片磁钢和一指针,所述磁性浮子内置有浮子磁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扎堆捆扎的若干小磁钢条替换一整根布局的浮子磁钢,每个小磁钢条其均匀度对整个磁性浮子径向磁场均匀度影响较小,使得在磁性浮子上升转动时,产生的磁场变化较小,磁转换机构的转动波动也较小,测量稳定得到提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再一改固定角度的角度驱动磁钢设计思路,改为均匀分布的四极性磁钢,从而取消限制了磁性浮子主体的极性,同时避免了重量不均匀的现象产生,为测量稳定性,生产通用性提供了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转子流量计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金属转子流量计中的新型磁转换机构。
技术介绍
金属转子流量计如专利CN 201120463901.6记载,包括从下向上内腔逐渐扩大的锥形管,以及置于锥形管中且可以沿管的中心线上下自由移动的磁性浮子(也称转子)。转子流量计当测量流体的流量时,被测流体从锥形管下端流入,流体的流动冲击着磁性浮子,并对它产生一个作用力(这个力的大小随流量大小而变化),当流量足够大时,所产生的作用力将磁性浮子托起,并使之升高。同时,被测流体流经磁性浮子与锥形管内壁间的环形断面,从上端流出。当被测流体流动时对磁性浮子的作用力,正好等于磁性浮子在流体中的重量时(称为显示重量),磁性浮子受力处于平衡状态而停留在某一高度。应用于金属转子流量计中的磁转换机构包括内置于磁性浮子中内置N-S极浮子磁钢,在锥形管外部设置有被驱动转动的角度驱动磁钢,当磁性浮子随介质上下移动时,磁场随磁性浮子的移动而变化,角度驱动磁钢随之转动,同时带动指针转动,感应磁性磁钢促使磁感应芯片也随之变化,从而显示流量。然而,如上所述常规的磁转换机构存在以下缺陷:(I)浮子内置磁钢根据口径不同,其磁钢大小也不同,磁钢充磁时,径向磁场差异就越大,易导致磁场径向不均匀,浮子转动时,指针波动较大的情况;( 2 )角度驱动磁钢为不对称配重设计,转动不均匀,如出现流体波动,惯性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浮子、角度驱动磁钢、感应芯片磁钢及其安装结构进行优化,从而提供一种提升磁场均匀度,磁转换机构的重量均匀度,最终达到提升测量的稳定性,指针降低抖动效果的应用于金属转子流量计中的新型磁转换机构。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应用于金属转子流量计中的新型磁转换机构,包括从下往上逐渐扩大的锥形管,所述锥形管内沿其中心线上下自由移动布置有磁性浮子,所述锥形管外垂直于其中心线水平自由转动布置有主轴,所述主轴上由临近所述锥形管的近端向远端依次顺序布置有角度驱动磁钢、轴承、感应芯片磁钢和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浮子进一步包括一浮子壳体以及内置于所述浮子壳体中的浮子磁钢,所述浮子磁钢由若干等直径小磁钢条扎堆捆扎所组成,所述角度驱动磁钢由均匀分布的四极性磁钢所组成。本技术通过扎堆捆扎的若干小磁钢条替换一整根布局的浮子磁钢,每个小磁钢条其均匀度对整个磁性浮子径向磁场均匀度影响较小,使得在磁性浮子上升转动时,产生的磁场变化较小,磁转换机构的转动波动也较小,测量稳定得到提高。本技术再一改固定角度的角度驱动磁钢设计思路,改为均匀分布的四极性磁钢,从而取消限制了磁性浮子主体的极性,同时避免了重量不均匀的现象产生,为测量稳定性,生产通用性提供了便利。本技术磁优选细主轴与细轴承的设计思路,降低了被驱动转动的动力需求;从而对磁性浮子内浮子磁钢的磁场强度要求有所降低,整体转动惯性设计下降,显示指针更快稳定。作为优选,所述感应芯片磁钢与角度驱动磁钢安装时,极性呈现90度错位。感应芯片磁钢与角度驱动磁钢安装时,极性呈现90度错位;感应芯片磁钢为角度驱动磁钢被驱动转动时增加了阻尼效应,提高了指针转动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指针其中一端上设置有一配重块。为达到整体磁转换机构的转动平衡,在指针设计思路上,增加了配重块,设计成力矩相等,使得在指针转动时,避免有转动死区的产生。有益效果:(I)本技术通过扎堆捆扎的若干小磁钢条替换一整根布局的浮子磁钢,每个小磁钢条其均匀度对整个磁性浮子径向磁场均匀度影响较小,使得在磁性浮子上升转动时,产生的磁场变化较小,磁转换机构的转动波动也较小,测量稳定得到提高。(2)本技术再一改固定角度的角度驱动磁钢设计思路,改为均匀分布的四极性磁钢,从而取消限制了磁性浮子主体的极性,同时避免了重量不均匀的现象产生,为测量稳定性,生产通用性提供了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浮子磁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锥形管,2-磁性浮子,3-主轴,4-角度驱动磁钢,5-轴承,6-感应芯片磁钢,7-指针,8-角度磁钢安装座,9-感应磁钢安装座,10-指针帽,11-配重块,12-螺栓,13-轴承安装座,14-浮子壳体,15-浮子磁钢,16-小磁钢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与达成目的易于明白理解,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应用于金属转子流量计中的新型磁转换机构,包括从下往上逐渐扩大的锥形管1,锥形管I内沿其中心线上下自由移动布置有磁性浮子2,磁性浮子2进一步包括一浮子壳体14以及内置于浮子壳体14中的浮子磁钢15,浮子磁钢15由七根等直径小磁钢条16扎堆捆扎所组成。锥形管I外垂直于其中心线水平自由转动布置有主轴3,主轴3上由临近锥形管I的近端向远端依次顺序布置有角度驱动磁钢4、轴承安装座13(包括两轴承5)、感应芯片磁钢6和指针7,角度驱动磁钢4由均匀分布的四极性磁钢所组成。角度驱动磁钢4通过环氧树脂胶被固定于角度磁钢安装座8上,角度磁钢安装座8上设置有螺栓孔,中间通孔,螺栓12拧入螺栓孔中同时压紧穿过角度磁钢安装座8的主轴3。轴承安装座13上一左一右安装两个同种规格的轴承5,主轴3同时穿入两轴承5中。感应芯片磁钢6通过环氧树脂胶被固定于感应磁钢安装座9上,感应磁钢安装座9上也设置有螺栓孔,中间通孔,螺栓12拧入螺栓孔中同时压紧穿过感应磁钢安装座9的主轴3。感应芯片磁钢6与角度驱动磁钢4安装时,极性呈现90度错位。指针7安装于指针帽10上,指针帽10通过螺栓12固定于主轴3上,指针7其中一端上设置有一配重块11。实用:本技术通过扎堆捆扎的若干小磁钢条替换一整根布局的浮子磁钢,每个小磁钢条其均匀度对整个磁性浮子径向磁场均匀度影响较小,使得在磁性浮子上升转动时,产生的磁场变化较小,磁转换机构的转动波动也较小,测量稳定得到提高。本技术再一改固定角度的角度驱动磁钢设计思路,改为均匀分布的四极性磁钢,从而取消限制了磁性浮子主体的极性,同时避免了重量不均匀的现象产生,为测量稳定性,生产通用性提供了便利。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主权项】1.一种应用于金属转子流量计中的新型磁转换机构,包括从下往上逐渐扩大的锥形管,所述锥形管内沿其中心线上下自由移动布置有磁性浮子,所述锥形管外垂直于其中心线水平自由转动布置有主轴,所述主轴上由临近所述锥形管的近端向远端依次顺序布置有角度驱动磁钢、轴承、感应芯片磁钢和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浮子进一步包括一浮子壳体以及内置于所述浮子壳体中的浮子磁钢,所述浮子磁钢由若干等直径小磁钢条扎堆捆扎所组成,所述角度驱动磁钢由均匀分布的四极性磁钢所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金属转子流量计中的新型磁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芯片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金属转子流量计中的新型磁转换机构,包括从下往上逐渐扩大的锥形管,所述锥形管内沿其中心线上下自由移动布置有磁性浮子,所述锥形管外垂直于其中心线水平自由转动布置有主轴,所述主轴上由临近所述锥形管的近端向远端依次顺序布置有角度驱动磁钢、轴承、感应芯片磁钢和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浮子进一步包括一浮子壳体以及内置于所述浮子壳体中的浮子磁钢,所述浮子磁钢由若干等直径小磁钢条扎堆捆扎所组成,所述角度驱动磁钢由均匀分布的四极性磁钢所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志刚,李斌,许胜军,刘晨凯,赵景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迪元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