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灯泡光源板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5259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灯泡光源板连接器,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中设置有导电片,其技术要点在于:所述导电片包括有引脚、接触部,接触部成V型或U型设置,所述接触部与插接孔过盈配合,所述导电片通过所述接触部嵌设在插接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制造成本显著降低,完全实现自动化生产、组装,旨在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久的LED灯泡光源板连接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端子,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LED灯泡光源板连接器
技术介绍
微型插拔式接线端子即是间距3.50/3.81mm的公插头与母插座,由两部分插拔连接而成,一部分将线压紧,然后插到另一部分,这部分在焊接到PCB板上。现有技术中的微型插拔式接线端子是由金属导电片与绝缘壳体一体注塑而成,但是这种结构应用与间距不超过3.81mm的端子中就会出现金属导电片在导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由于其被绝缘塑料包裹而难以散发出去,影响导电性能,甚至与金属导电片直接熔断,其LED灯泡光源板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大大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久的LED灯泡光源板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ED灯泡光源板连接器,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中设置有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包括有引脚、接触部,接触部成V型或U型设置,所述接触部与插接孔过盈配合,所述导电片通过所述接触部嵌设在插接孔中。所述引脚与接触部之间设置有插接部,所述基座上开设有与插接部配合的插接槽。所述基座的侧壁上设置有导磁的金属片。所述接触部设置为V型。所述接触部设置为U型。所述基座上开设有两个插接孔,每个插接孔中对应设置有一个导电片。两个插接孔之间设置有凹槽。 所述金属片朝向引脚的一端设置有焊接部。所述焊接部与引脚平行设置。所述金属片设置在与引脚相对的基座侧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采用基座与导电片通过接触部弹性卡接连接,防止导电片被基座上的塑料密封保温,有效改善了 LED灯泡光源板连接器的散热性能,防止导电片因温度过高而熔断,显著提高了 LED灯泡光源板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并通过导电片上的插接部加强导电片与基座连接的稳定性,防止导电片意外脱落;还在基座上设置导磁金属,利用导磁金属使LED灯泡光源板连接器可用于磁力机械手的自动抓取,解决了以往由于微型端子过小而不能自动化组装的缺陷;通过在基座上相邻插接孔之间的凹槽增加了基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其散热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LED灯泡光源板连接器实施例的正面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LED灯泡光源板连接器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LED灯泡光源板连接器实施例的背面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LED灯泡光源板连接器实施例中导电片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1、基座;2、插接孔;3、导电片;4、引脚;5、接触部;6、插接部;7、插接槽;8、凹槽;9、金属片;10、焊接部。【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对本技术LED灯泡光源板连接器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一种LED灯泡光源板连接器,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I上开设有插接孔2,所述插接孔2中设置有导电片3,其较佳的结构设计是:所述导电片3包括有引脚4、接触部5,接触部5成V型或U型设置,其中引脚4用于与电路板焊接固定并形成点连接,接触部5则用于与其他端子插接形成电连接,从而导通电路。所述接触部5与插接孔2过盈配合,所述导电片3通过所述接触部5嵌设在插接孔2中。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在于:通过采用基座I与导电片3通过接触部5弹性卡接连接,防止导电片3被基座I上的塑料密封保温,有效改善了 LED灯泡光源板连接器的散热性能,防止导电片3因温度过高而熔断,显著提高了 LED灯泡光源板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实施例二:一种LED灯泡光源板连接器,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I上开设有插接孔2,所述插接孔2中设置有导电片3,所述导电片3包括有引脚4、接触部5,接触部5成U型设置,其中引脚4用于与电路板焊接固定并形成点连接,接触部5则用于与其他端子插接形成电连接,从而导通电路。所述接触部5与插接孔2过盈配合,所述导电片3通过所述接触部5嵌设在插接孔2中。所述引脚4与接触部5之间设置有插接部6,所述基座I上开设有与插接部6配合的插接槽7。所述接触部5设置为V型。所述基座I上开设有两个插接孔2,每个插接孔2中对应设置有一个导电片3。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进,本技术通过改良导电片3与基座I的连接方式,从而有效改善其散热性能,并在导电片3上加设的插接部6加强导电片3与基座I连接的稳定性,防止导电片3意外脱落。实施例三:一种LED灯泡光源板连接器,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I上开设有插接孔2,所述插接孔2中设置有导电片3,所述导电片3包括有引脚4、接触部5,接触部5成V型或U型设置,其中引脚4用于与电路板焊接固定并形成点连接,接触部5则用于与其他端子插接形成电连接,从而导通电路。所述接触部5与插接孔2过盈配合,所述导电片3通过所述接触部5嵌设在插接孔2中,所述引脚4与接触部5之间设置有插接部6,所述基座I上开设有与插接部6配合的插接槽7。所述基座I的侧壁上设置有导磁的金属片9。所述接触部5设置为V型。所述基座I上开设有两个插接孔2,每个插接孔2中对应设置有一个导电片3。在基座I上设置导磁的金属片9,利用金属片9使LED灯泡光源板连接器可用于磁力机械手的自动抓取,解决了以往由于微型端子过小而不能自动化组装的缺陷。实施例四:一种LED灯泡光源板连接器,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I上开设有插接孔2,所述插接孔2中设置有导电片3,所述导电片3包括有引脚4、接触部5,接触部5成V型或U型设置,其中引脚4用于与电路板焊接固定并形成点连接,接触部5则用于与其他端子插接形成电连接,从而导通电路。所述接触部5与插接孔2过盈配合,所述导电片3通过所述接触部5嵌设在插接孔2中,所述引脚4与接触部5之间设置有插接部6,所述基座I上开设有与插接部6配合的插接槽7。所述基座I的侧壁上设置有导磁的金属片9。所述接触部5设置为V型。所述基座I上开设有两个插接孔2,每个插接孔2中对应设置有一个导电片3。由于引脚4通常设置在基座I的同一侧,在焊接引脚4时,可能会引起基座固定不平整,没有引脚4的一端翘起导致不能顺利与其他端子插接,所以优选的在所述金属片9朝向引脚4的一端设置有焊接部10。所述焊接部10与引脚4平行设置。所述金属片9设置在与引脚4相对的基座I侧壁上。实施例五:一种LED灯泡光源板连接器,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I上开设有插接孔2,所述插接孔2中设置有导电片3,所述导电片3包括有引脚4、接触部5,接触部5成V型或U型设置,其中引脚4用于与电路板焊接固定并形成点连接,接触部5则用于与其他端子插接形成电连接,从而导通电路。所述接触部5与插接孔2过盈配合,所述导电片3通过所述接触部5嵌设在插接孔2中,所述引脚4与接触部5之间设置有插接部6,所述基座I上开设有与插接部6配合的插接槽7。所述基座I的侧壁上设置有导磁的金属片9。所述接触部5设置为V型。所述基座I上开设有两个插接孔2,每个插接孔2中对应设置有一个导电片3。所述金属片9朝向引脚4的一端设置有焊接部10。所述焊接部10与引脚4平行设置。所述金属片9设置在与引脚4相对的基座I侧壁上。基座I上相邻插接孔2之间的凹槽8增加了基座I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其散热效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灯泡光源板连接器,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中设置有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包括有引脚、接触部,接触部成V型或U型设置,所述接触部与插接孔过盈配合,所述导电片通过所述接触部嵌设在插接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伯存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合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