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录专利>正文

新型组合瓶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4657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瓶塞,尤其适于烹调用的醋瓶、酱油瓶、料酒瓶及卫生间的洗洁净等使用的瓶塞。它包括瓶塞体、球塞及带环塞,其中瓶塞体的下端中心开设下口,在该下口上端设有向上扩大的内锥面,又瓶塞体的下端中心开设上口,在该上口下端设有向下缩小的圆锥网;球塞活动置于瓶塞体的下口上,带环塞塞置在瓶塞体的上口内。从而,瓶子倒液方便,瓶内液体平时又不会挥发及受污染。(*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瓶塞,尤其适于烹调用的醋瓶、酱油瓶、料酒瓶及卫生间用的洗洁净等使用的瓶塞。目前,常见的醋瓶、酱油瓶及料酒瓶等的瓶口上皆设置弹性塑料瓶塞,取开瓶塞后,倾斜瓶子本身,便可倒出一些液体使用,然后,又把瓶塞塞在瓶口防污染,且把瓶子竖立置放,下一次使用时仍重复上述过程,操作较为麻烦。鉴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组合瓶塞,它是在瓶子竖立置放时,瓶口被盖住,而当瓶子倾斜欲倾倒瓶内液体时,瓶口敞开。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组合瓶塞,它包括瓶塞体、球塞及带环塞,其中瓶塞体的下端中心开设下口,在该下口上端设有向上扩大的内锥面,又瓶塞体的下端中心开设上口,在该上口下端设有向下缩小的圆锥网;球塞活动置于瓶塞体的下口上,带环塞塞置在瓶塞体的上口内。所述球塞直径大于下口直径。由于采用上述方案瓶子倒液方便,瓶内液体平时又不会挥发及受污染。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典型实施例示意图。图中1、瓶塞体11、下口12、内锥面13、上口14、圆锥网 2、球塞 3、带环塞本实施例包括瓶塞体1、球塞2及带环塞3,如图1所示,其中瓶塞体1呈弹性圆柱壳体,以其外缘弹性固塞在瓶子的瓶口内,该瓶塞体1的下端中心开设下口11,在该下口11上端设有向上扩大的内锥面12;又瓶塞体1的上端中开设上口13,在该上口13下端设有向下缩小的圆锥网14。球塞2是弹性球(如橡胶球)活动置于瓶塞体1的下口11上,且该下口11直径小于球塞2直径。带环塞3是外露柱环的弹性塞(如橡胶塞,弹性塑料塞),该带环塞3塞置在瓶塞体1的上口13内,供醋瓶酱油瓶及料酒瓶等未倒出其液体前的密封包装塞子,以保证运输、存放中翻倒时,液体仍不会流出。本实施例的操作及其原理当首次需要倒出瓶内液体时,先拉下带环塞3脱开上口13,于是,倾斜瓶子,球塞2顺着内锥面12离开下口11,且受圆锥网14阻挡,落入圆锥网14外侧,瓶内液体便经下口11、穿过圆锥网14、上口11倒出瓶外,借烹调使用;当烹调倒液完毕后,瓶子回复直立放置,球塞2由于本身重力顺内锥面12落入下口11上,防止瓶内剩余液体的挥发及受污染。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组合瓶塞,其特征是它包括瓶塞体(1)、球塞(2)及带环塞(3),其中瓶塞体(1)的下端中心开设下口(11),在该下口(11)上端设有向上扩大的内锥面(12),又瓶塞体(1)的下端中心开设上口(13),在该上口(13)下端设有向下缩小的圆锥网(14);球塞(2)活动置于瓶塞体(1)的下口(11)上,带环塞(3)塞置在瓶塞体(1)的上口(13)内。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组合瓶塞,其特征是所述球塞(2)直径大于下口(11)直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瓶塞,尤其适于烹调用的醋瓶、酱油瓶、料酒瓶及卫生间的洗洁净等使用的瓶塞。它包括瓶塞体、球塞及带环塞,其中瓶塞体的下端中心开设下口,在该下口上端设有向上扩大的内锥面,又瓶塞体的下端中心开设上口,在该上口下端设有向下缩小的圆锥网;球塞活动置于瓶塞体的下口上,带环塞塞置在瓶塞体的上口内。从而,瓶子倒液方便,瓶内液体平时又不会挥发及受污染。文档编号B65D39/00GK2403710SQ9925817公开日2000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者张录, 鲁桂芬 申请人:张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组合瓶塞,其特征是:它包括瓶塞体(1)、球塞(2)及带环塞(3),其中瓶塞体(1)的下端中心开设下口(11),在该下口(11)上端设有向上扩大的内锥面(12),又瓶塞体(1)的下端中心开设上口(13),在该上口(13)下端设有向下缩小的圆锥网(14);球塞(2)活动置于瓶塞体(1)的下口(11)上,带环塞(3)塞置在瓶塞体(1)的上口(13)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录鲁桂芬
申请(专利权)人:张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