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4560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0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腔底部固定设置有进气口朝上的阀座,所述阀座在其进气口处承接有可在自重作用下向下运动以封闭所述进气口的活动阀芯,位于所述进气口上方的阀体内腔外接至可产生废气的污水管道,所述阀体内腔、污水管道构成用以在废气压作用下将活动阀芯压紧于进气口处的上困气腔室,位于所述进气口下方的阀座内腔外接至大气构成用以在污水管道排水后连通上困气腔室的下进气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活动阀芯在自重作用下可封闭进气口,上困气腔室内废气越多,上困气腔室密封性越好;污水管道排水后气压下降,活动阀芯向上运动,上困气腔室经下进气通道连接至大气,排水的阻力小,排水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阀
技术介绍
由于下水道中容易产生大量的废气,为了避免废气反流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常常在下水道中安装防止废气回流的止回阀或空气阀,现有的空气阀的阀芯一般是利用外力来启闭空气阀,密封性差,且结构复杂,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密封性优良的空气阀。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腔底部固定设置有进气口朝上的阀座,所述阀座在其进气口处承接有可在自重作用下向下运动以封闭所述进气口的活动阀芯,位于所述进气口上方的阀体内腔外接至可产生废气的污水管道,所述阀体内腔、污水管道构成用以在废气压作用下将活动阀芯压紧于进气口处的上困气腔室,位于所述进气口下方的阀座内腔外接至大气构成用以在污水管道排水后连通上困气腔室的下进气通道。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阀芯包含导向阀杆以及设置在导向阀杆顶端的端盖,所述端盖的下端面与所述阀座的进气口上端面相接触。进一步的,所述端盖下端面与所述阀座的进气口上端面为线接触。进一步的,所述端盖上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下端面与所述阀座的进气口上端面为线接触。进一步的,所述阀体、阀座外套设有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的内腔底部设置有用以与导向阀杆滑动配合的导向组件。进一步的,所述阀座内腔设置有用以与导向阀杆滑动配合的导向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适用于下水道或处理废气的管道,活动阀芯在自重作用下可封闭进气口,上困气腔室内废气越多,活动阀芯在阀座的进气口压的越紧,上困气腔室密封性越好;污水管道排水后,污水管道内的气压下降,活动阀芯向上运动,上困气腔室打开经下进气通道连接至大气,大大减少污水管道排水时的阻力,排水顺畅。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一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二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三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图1的局部示意图。图中标记:1-阀体,2-阀座,21-进气口,3-活动阀芯,31-导向阀杆,32-端盖,33-密封圈,4-污水管道,5-上困气腔室,6-下进气通道,7-保护外壳,8-导向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4所示,一种空气阀,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I内腔底部固定设置有进气口21朝上的阀座2,所述阀座2在其进气口 21处承接有可在自重作用下向下运动以封闭所述进气口 21的活动阀芯3,位于所述进气口 21上方的阀体I内腔外接至可产生废气的污水管道4,所述阀体I内腔、污水管道4构成用以在废气压作用下将活动阀芯3压紧于进气口 21处以避免废气泄漏的上困气腔室5,位于所述进气口 21下方的阀座2内腔外接至大气构成用以在污水管道4排水后连通上困气腔室5的下进气通道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活动阀芯3包含导向阀杆31以及设置在导向阀杆31顶端的端盖32,所述端盖32的下端面与所述阀座2的进气口 21上端面相接触。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端盖32下端面与所述阀座2的进气口 21上端面为线接触;或所述端盖32上套设有密封圈33,所述密封圈33下端面与所述阀座2的进气口21上端面为线接触,如图4所示,并不局限于此。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阀体1、阀座2外套设有保护外壳7,所述保护外壳7的内腔底部设置有用以与导向阀杆31滑动配合的导向组件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阀座2内腔设置有用以与导向阀杆31滑动配合的导向组件8,所述导向组件8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为导向槽、导向槽体、导向套,并不局限于此。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自然状态下,活动阀芯3在自重作用下可封闭进气口 21,上困气腔室5内废气越多,活动阀芯3在阀座2的进气口 21压的越紧,上困气腔室5密封性越好;污水管道4排水后,污水管道4内的气压下降,活动阀芯3向上运动,上困气腔室5打开经下进气通道6连接至大气,大大减少污水管道4排水时的阻力小,排水顺畅;污水管道4内排水结束后,活动阀芯3重新在自重作用下封闭进气口 21。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空气阀结构。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主权项】1.一种空气阀,包括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腔底部固定设置有进气口朝上的阀座,所述阀座在其进气口处承接有可在自重作用下向下运动以封闭所述进气口的活动阀芯,位于所述进气口上方的阀体内腔外接至可产生废气的污水管道,所述阀体内腔、污水管道构成用以在废气压作用下将活动阀芯压紧于进气口处的上困气腔室,位于所述进气口下方的阀座内腔外接至大气构成用以在污水管道排水后连通上困气腔室的下进气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阀芯包含导向阀杆以及设置在导向阀杆顶端的端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下端面与所述阀座的进气口上端面为线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下端面与所述阀座的进气口上端面为线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空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阀座外套设有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的内腔底部设置有用以与导向阀杆滑动配合的导向组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内腔设置有用以与导向阀杆滑动配合的导向组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腔底部固定设置有进气口朝上的阀座,所述阀座在其进气口处承接有可在自重作用下向下运动以封闭所述进气口的活动阀芯,位于所述进气口上方的阀体内腔外接至可产生废气的污水管道,所述阀体内腔、污水管道构成用以在废气压作用下将活动阀芯压紧于进气口处的上困气腔室,位于所述进气口下方的阀座内腔外接至大气构成用以在污水管道排水后连通上困气腔室的下进气通道。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活动阀芯在自重作用下可封闭进气口,上困气腔室内废气越多,上困气腔室密封性越好;污水管道排水后气压下降,活动阀芯向上运动,上困气腔室经下进气通道连接至大气,排水的阻力小,排水顺畅。【IPC分类】E03C1/298【公开号】CN204826106【申请号】CN201520474850【专利技术人】赖礼辉, 付义周 【申请人】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申请日】2015年7月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阀,包括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腔底部固定设置有进气口朝上的阀座,所述阀座在其进气口处承接有可在自重作用下向下运动以封闭所述进气口的活动阀芯,位于所述进气口上方的阀体内腔外接至可产生废气的污水管道,所述阀体内腔、污水管道构成用以在废气压作用下将活动阀芯压紧于进气口处的上困气腔室,位于所述进气口下方的阀座内腔外接至大气构成用以在污水管道排水后连通上困气腔室的下进气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礼辉付义周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