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林甫专利>正文

一种浮钓与底钓于一体的线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4467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05:38
一种浮钓与底钓于一体的线组包括主线、上端调漂部分、中端浮钓部分、下端底钓部分,其中:上端调漂部分、中端浮钓部分、下端底钓部分从上到下依次与主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浮钓与底钓于一体的线组,在浮钓的时候不受水流的影响,能够定点浮钓有效打窝,浮钓的鱼铒不断向底层雾化,同时可以招来底层的鱼,从而更有效地集鱼,可为垂钓爱好者钓到更多的大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垂钓
,尤其涉及了一种浮钓与底钓于一体的线组
技术介绍
浮钓、底钓在我国垂钓爱好者中已被广泛应用。大家都知道鲢鳙鱼习性生活在水的中上层,想要垂钓到实为不宜。现有浮钓鲢鳙的线组,鱼钩一般都连接在主线连接器的底部,垂钓时想要钓水的中上层,整条线组是悬浮于河水中的。这样的缺点是随着河水的流动,线组会被漂离原有的钓点,使得垂钓鲢鳙没有法办定点打窝,而且传统的线组钓浮就不能钓底,大大影响鱼获。因此,这种浮钓大鱼一直是一个难题。现在垂钓中,基本上是钓浮就不能钓底,钓底就不能钓浮,钓浮就不能有效定点打窝。就不能很好很有效的发挥铒料的作用。因而专利技术一种浮钓与底钓于一体的线组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实际问题,特提供了一种浮钓与底钓于一体的线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浮钓与底钓于一体的线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钓与底钓于一体的线组包括主线1、上端调漂部分2、中端浮钓部分3、下端底钓部分4,所述上端调漂部分2、中端浮钓部分3、下端底钓部分4从上到下依次与所述主线I连接,其中:所述上端调漂部分2包括第一太空豆20、第二太空豆21、漂座22、第三太空豆23、第四太空豆24、浮漂25,所述浮漂25与所述漂座22连接;所述中端浮钓部分3包括第五太空豆30、第一连接器31、第六太空豆32、第七太空豆33、第八太空豆34、第二连接器35、第九太空豆36、第十太空豆37、第一普通钩38,锚钩9,所述第一普通钩38通过子线与所述第一连接器31连接,所述锚钩39通过子线与所述第二连接器35连接;所述下端底钓部分4包括第十一太空豆40、铅皮坠41、第十二太空豆42、第三连接器43、第二普通钩44,所述第二普通钩44通过子线与所述第三连接器43连接。【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一种浮钓与底钓于一体的线组主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一种浮钓与底钓于一体的线组包括主线1、上端调漂部分2、中端浮钓部分3、下端底钓部分4,上端调漂部分2、中端浮钓部分3、下端底钓部分4从上到下依次与主线I连接,本实例中选择的主线粗细的范围为(1.0-4.0),可以满足浮钓与底钓于一体的要求。上端调漂部分由四颗太空豆中间夹一颗连接浮漂的漂座组成,上端调漂部分由主线穿连,第一太空豆20、第二太空豆21、漂座22、第三太空豆23、第四太空豆24依次由主线I穿连,浮漂25与漂座22连接,上端调漂部分能根据水深从而科学地进行调漂,具有调节线组快速、准确的特点;中段浮钓部分为两组,每组由三颗太空豆夹一个连接器组成,同样由主线穿连成,连接器外接钓钩可以在主线上调节位置,设置不同水层垂钓,分别接普通钩和锚钩;中端浮钓部分3包括第五太空豆30、第一连接器31、第六太空豆32、第七太空豆33、第八太空豆34、第二连接器35、第九太空豆36、第十太空豆37、第一普通钩38,锚钩9,第一普通钩38通过子线与第一连接器31连接,锚钩39通过子线与第二连接器35连接。连接器下面的两颗太空豆,是为了中到大鱼后能够很好锁住鱼钩的位置,不让其在主线上滑动起到更好的定位作用保护鱼线。中段部分组合成了可以调节鱼钩水层的组件,上钩挂鱼饵不断往下钩雾化,可直接被鱼咬钩,也可为下钩提供雾化层,下钩可挂饵也可不挂饵,可直接被鱼咬钩,有更大的机会是锚到大鱼。下端底钓部分由两颗太空豆夹一个铅皮坠由主线穿连,末尾捆一个连接器,铅皮坠可以调节跟浮漂的比重,连接器可以外接普通钩用于底钓。下端底钓部分4包括第十一太空豆40、铅皮坠41、第十二太空豆42、第三连接器43、第二普通钩44,所述第二普通钩44通过子线与所述第三连接器43连接。这种方式鱼钩可以很容易找底,实现底钓与浮钓相结合,浮约的同时可以底钓,更能提高我们的鱼获。第三连接器43也可以不挂鱼钩直接铅皮坠找底,集中精神浮钓大鲢鳙。有了找底这步在浮钓的过程中线组就不会因为水的流动而被漂移,我们就可以定点打窝,定点抛饵垂钓,不断雾化招引来更多更大的鱼,提高我们的钓鱼水平。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技术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受限于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浮钓与底钓于一体的线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钓与底钓于一体的线组包括主线(1)、上端调漂部分(2)、中端浮钓部分(3)、下端底钓部分(4),所述上端调漂部分(2)、中端浮钓部分(3)、下端底钓部分(4)从上到下依次与所述主线(I)连接,其中:所述上端调漂部分(2)包括第一太空豆(20)、第二太空豆(21)、漂座(22)、第三太空豆(23)、第四太空豆(24)、浮漂(25),所述浮漂(25)与所述漂座(22)连接;所述中端浮钓部分(3)包括第五太空豆(30)、第一连接器(31)、第六太空豆(32)、第七太空豆(33)、第八太空豆(34)、第二连接器(35)、第九太空豆(36)、第十太空豆(37)、第一普通钩(38),锚钩(39),所述第一普通钩(38)通过子线与所述第一连接器(31)连接,所述锚钩(39)通过子线与所述第二连接器(35)连接;所述下端底钓部分(4)包括第十一太空豆(40)、铅皮坠(41)、第十二太空豆(42)、第三连接器(43)、第二普通钩(44),所述第二普通钩(44)通过子线与所述第三连接器(43)连接。【专利摘要】一种浮钓与底钓于一体的线组包括主线、上端调漂部分、中端浮钓部分、下端底钓部分,其中:上端调漂部分、中端浮钓部分、下端底钓部分从上到下依次与主线连接;本技术所述浮钓与底钓于一体的线组,在浮钓的时候不受水流的影响,能够定点浮钓有效打窝,浮钓的鱼铒不断向底层雾化,同时可以招来底层的鱼,从而更有效地集鱼,可为垂钓爱好者钓到更多的大鱼。【IPC分类】A01K91/03, A01K91/04【公开号】CN204811580【申请号】CN201520622709【专利技术人】王林甫 【申请人】王林甫【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申请日】2015年8月1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钓与底钓于一体的线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钓与底钓于一体的线组包括主线(1)、上端调漂部分(2)、中端浮钓部分(3)、下端底钓部分(4),所述上端调漂部分(2)、中端浮钓部分(3)、下端底钓部分(4)从上到下依次与所述主线(1)连接,其中:所述上端调漂部分(2)包括第一太空豆(20)、第二太空豆(21)、漂座(22)、第三太空豆(23)、第四太空豆(24)、浮漂(25),所述浮漂(25)与所述漂座(22)连接;所述中端浮钓部分(3)包括第五太空豆(30)、第一连接器(31)、第六太空豆(32)、第七太空豆(33)、第八太空豆(34)、第二连接器(35)、第九太空豆(36)、第十太空豆(37)、第一普通钩(38),锚钩(39),所述第一普通钩(38)通过子线与所述第一连接器(31)连接,所述锚钩(39)通过子线与所述第二连接器(35)连接;所述下端底钓部分(4)包括第十一太空豆(40)、铅皮坠(41)、第十二太空豆(42)、第三连接器(43)、第二普通钩(44),所述第二普通钩(44)通过子线与所述第三连接器(4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甫
申请(专利权)人:王林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