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40648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0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风结构,主要解决出风口尤其是倾斜向上送风的出风口处设置的导风结构暴露在外部,影响外观的美感的问题。包括送风通道,送风通道的端部形成出风口,所述送风通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在出风口的下方位于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设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导风板的上缘的高度不高于所述出风口的下缘的高度。通过将导风板的高度设置低于出风口下缘的高度,使得从外部观察不到导风板,可以在不影响导风功能的情况下提高空气调节设备的美感,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调节设备领域,涉及空调、风扇、空气净化器等用于对室内空气进行调节的电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导风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空气调节设备出风口处通常设有用以对出风风向进行控制的导风板或导风格栅,导风挡板或导风格栅通常设于出风口处并且位置非常醒目,对于空气调节设备的整体美感是不利的。现有技术中缺少能将导风板或导风格栅隐藏在出风口内,使用户从外部不能直接观察到导风板或导风格栅的出风口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将导风板隐藏于出风口的导风结构。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导风结构,包括送风通道,送风通道的端部形成出风口,所述送风通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在出风口的下方位于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设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导风板的上缘的高度不高于所述出风口的下缘的高度。优选的,在前述的导风结构中,所述送风通道向上方和前方倾斜延伸,所述第一壁位于下方,所述第二壁位于上方。优选的,在前述的导风结构中,所述第一壁由整体呈中空的外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的第一喇叭结构形成,所述第二壁由整体呈中空的外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的第二喇叭结构形成,所述第二喇叭结构从下方套设在所述第一喇叭结构的外周,所述第一喇叭结构的上缘和所述第二喇叭结构的上缘分别形成所述出风口的下缘和上缘,所述导风板设置在第一喇叭结构前侧的径向外侧壁和/或第二喇叭结构前侧的径向内侧壁上。优选的,在前述的导风结构中,所述第一喇叭结构的上缘和所述第二喇叭结构的上缘相对于水平方向以相同的方向倾斜设置。优选的,在前述的导风结构中,所述第二喇叭结构具有包括处于前侧且位于最低位置的第一边缘和处于后侧且位于最高位置的第二边缘,所述导风板靠近所述第二喇叭结构的所述第一边缘设置且所述导风板的上缘的高度不高于所述第二喇叭结构的所述第一边缘的高度。优选的,在前述的导风结构中,所述导风板的固定端与第一喇叭结构前侧壁的外侧相连接,所述导风板的自由端朝向位于前方的第二喇叭结构的前侧壁延伸,所述导风板的自由端形状与所述第二喇叭结构的前侧壁的内侧形状相匹配。优选的,在前述的导风结构中,所述导风板的固定端与第二喇叭结构前侧壁的内侧相连接,所述导风板的自由端朝向位于后方的第一喇叭结构的外侧壁延伸,所述导风板的自由端形状与所述第一喇叭结构的外侧壁形状相匹配。优选的,在前述的导风结构中,所述导风板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导风板,所述多个导风板具有不同的长度。优选的,在前述的导风结构中,在所述多个导风板中,位于前方中部的导风板的长度小于位于前方的两旁位置的导风板的长度。优选的,在前述的导风结构中,还包括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喇叭结构在一升起位置和一降下位置之间运动,所述导风板的长度小于在降下位置第一喇叭结构的前侧壁的外壁和第二喇叭结构前侧壁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优选的,在前述的导风结构中,所述第一喇叭结构的上缘和所述第二喇叭结构的上缘形状相匹配,在所述降下位置,所述第一喇叭结构的上缘覆盖所述第二喇叭结构的上缘进而封闭所述送风通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对于向上方和前方倾斜延伸的送风通道,在出风口的下方的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设置导风板,并将导风板的上缘的高度设置成不高于出风口的下缘的高度,这样用户从外部观察只能观察到出风口内的风道不能看到导风板,导风板的存在不会影响整体的美观性。2、对于喇叭形的送风通道,可以将导风板设置在主要的出风方向上,实现对主要出风方向的出风导向,同时可隐藏导风板。3、导风板根据送风通道的不同形状可以设置成具有不同的长度,实现导风板对整个送风通道的出风导向。4、对于可升降的喇叭形送风通道,导风板设置成与降下位置的导风通道的形状相匹配的外形,进而不会对升降动作造成干扰。【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图1a是本专利技术的导风结构的主视图。图1b是本专利技术的导风结构的俯视图。图1C是本专利技术的导风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导风结构安装在顶部开口的立式空气调节设备上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导风口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5、6是本专利技术的两种不同的导风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7a是本专利技术的导风结构在顶盖处于升起位置(导风板不可见)的整体视图。图7b是本专利技术在顶盖处于降下位置时的整体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专利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专利技术。为了避免混淆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在以下的说明中,如图2、3所示,将上下方向定义为:从空气调节设备外壳5的底部向顶盖2延伸的方向为上方,与其相反的方向为下方;并且,空气调节设备轴向方向定义为空气调节设备外壳5的轴线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空气调节设备面对用户的一侧为前侦U,与前侧相反的一侧为后侧;并且,在径向方向上将靠近空气调节设备外壳的轴线的位置定义为径向内侧,将与其相反的远离空气调节设备外壳5的轴线的位置定义为径向外侧;周向方向被定义为围绕空气调节设备的轴线旋转的圆周方向。实施例一涉及一种导风结构,包括送风通道,送风通道的端部形成出风口,所述送风通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在出风口的下方位于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设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导风板的上缘的高度不高于所述出风口的下缘的高度。该送风通道可以是沿上方和前方倾斜延伸的送风通道;还可以是上下延伸的送风通道(图中未示出),出风口位于送风通道的上端并朝前侧送风,第一壁位于前侧,第二壁位于后侧,导风板在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导风板的上缘高度不高于所述出风口的下缘的高度,这样用户在观察出风口时,只能看到出风口,不能看到出风口处的挡风板,挡风板在提供出风导向的功能的同时不会被用户观察到,不会影响空气调节设备整体的观感。优选的其应用在具有倾斜出风口的空气调节设备上,如图1a-1c所示,导风结构包括向上方和前方倾斜延伸的送风通道16,送风通道16的上端形成出风口 15,送风通道15包括位于下方的第一壁17和上方的第二壁122,在出风口 15的下方位于所述第一壁17和第二壁18之间设有导风板18,导风板18竖直的设置并沿前后方向延伸,导风板18的上缘183的高度不高于出风口 15的下缘的高度,优选的,导风板18的上缘183的高度低于出风口 15的下缘的高度,存在一高度差H,如图1a所示。这样用户在观察出风口 15时,如图1c所示,只能看到出风口,不能看到出风口处的挡风板,挡风板在提供出风导向的功能的同时不会被用户观察到,不会影响空气调节设备整体的观感,增加产品的美观性。第一壁17和第二壁122可以是平面或者是曲面,可以平行或者呈一定角度的设置;出风口 15优选的与第一壁17和/或第二壁18垂直的固定,也可以倾斜的设置;导风板18的外形也不限于图1a-1c中的大致三角形的形状,也可采用矩形、其他多边形等任意的形状;导风板18可以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优选为并排排列的方式,并排排列的导风板之间的间距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送风通道,送风通道的端部形成出风口,所述送风通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在出风口的下方位于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设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导风板的上缘的高度不高于所述出风口的下缘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清金海元孟宪运丘晓宏王朝新潘龙腾吴舸姚俊华张永成陈圣文臧允舒林裕亮曾庆和温骊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