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旺专利>正文

解剖型胸锁关节钩状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40594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0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是解剖型胸锁关节钩状板,包括支干部以及远端部,所述支干部位于远端部的左侧上方,所述支干部的左端与远端部的右端之间通过一过渡板连接,所述支干部的横截面呈弧形,所述支干部设有数个间隔布置的螺钉孔以及两滑动孔,所述支干部的一侧开有一切口,所述切口的左、右两侧形成两延伸部,所述两滑动孔分别位于对应的延伸部上,所述远端部的宽度由后至前逐渐缩小,该远端部的前端顶面为一斜向下的斜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设计巧妙,其形状为完全解剖型设计,在胸锁关节脱位手术中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大大提高了胸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是指解剖型胸锁关节钩状板
技术介绍
外伤性胸锁关节脱位常由于是较高能量外力引起的,脱位往往造成胸锁韧带和肋锁韧带破裂。目前,治疗外伤性胸锁关节脱位有保守治疗的方式和手术内固定的方式,保守治疗的方式为闭合复位,复位后用8字绷带和前臂吊带外固定6周,不允许肩关节早期活动;手术内固定的方式有: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微型钢板或锁骨钩状板内固定等。上述手术内固定的方式具有固定牢固、操作相对简单等优点,但克氏针或钢丝需经胸锁关节坚强固定,限制了关节的微动,且常发生退针而刺伤胸腔内重要脏器,甚至导致死亡的严重并发症。此外,单纯钢丝在胸锁部强大应力作用下可能发生切割,尤其是易发生于骨质疏松患者,最终导致固定失败。而微型钢板的硬度及韧性有限,易致钢板变形、固定松动及钢板断裂等。锁骨钩状板与人体解剖不服贴,造成手术操作困难、延长手术时间且固定效果不理想,同时需预弯塑形,增加锁骨钩状板疲劳断裂的风险。由上述的描述可知,现有胸锁关节脱位的手术内固定方式的治疗效果均不理想,为了更好地减小创伤、加快恢复速度,本专利技术人经过潜心研究,遂有本案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的是解剖型胸锁关节钩状板,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胸锁关节脱位的手术内固定方式的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解剖型胸锁关节钩状板,包括支干部以及远端部,所述支干部位于远端部的左侧上方,所述支干部的左端与远端部的右端之间通过一过渡板连接,所述支干部的横截面呈弧形,所述支干部设有数个间隔布置的螺钉孔以及两滑动孔,所述支干部的一侧开有一切口,所述切口的左、右两侧形成两延伸部,所述两滑动孔分别位于对应的延伸部上,所述远端部的宽度由后至前逐渐缩小,该远端部的前端顶面为一斜向下的斜面。进一步的,所述支干部的左端、远端部的右端与过渡板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螺钉孔设有三个,所述首尾两螺钉孔与两滑动孔对应地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支干部、远端部以及过渡板均由钛合金材料制成。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结构新颖、设计巧妙,其形状为完全解剖型设计,可减少手术中弯板的需要,节约手术时间,且该形状的设计符合人体解剖结构,贴服度更高,不会对胸腔内的重要器官造成损伤。另外,本技术采用螺钉固定,在螺钉与支干部之间存在成角稳定界面,其操作简便,可简化手术过程。再者,本技术在手术前无需塑形折弯,并在术后允许肩关节早期活动,可避免长时间肩关节固定失败导致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所以,由上述可知,采用本技术在胸锁关节脱位手术中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大大提高了胸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2。解剖型胸锁关节钩状板,包括支干部I以及远端部2,所述支干部I位于远端部2的左侧上方,所述支干部I的左端与远端部2的右端之间通过一过渡板3连接。所述支干部I的横截面呈弧形,该截面形状的设计使得支干部I与骨骼更加贴服。所述支干部I设有三个间隔布置的螺钉孔11以及两滑动孔12,所述首尾两螺钉孔11与两滑动孔12对应地设置。所述支干部I的一侧开有一切口 13,该切口 13的左、右两侧形成两延伸部14,所述两滑动孔12分别位于对应的延伸部14上。所述两延伸部14在手术时可适当调整折弯,以便调整支干部I与骨骼的贴服度。所述远端部2的宽度由后至前逐渐缩小,该远端部2的前端顶面为一斜向下的斜面。参照图1。手术时,将远端部2插入胸骨柄内,支干部I用螺钉与螺钉孔11和滑动孔12配合,并将支干部I固定在锁骨近端。此固定方式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且能对抗锁骨内侧端向上脱位。参照图1。所述支干部I的左端、远端部2的右端与过渡板3 —体成型,其不仅制造工艺简单,且在手术使用时更加牢固。所述支干部1、远端部2以及过渡板3均由钛合金材料制成,钛合金材料具有强度高、韧性好、比重轻等优点。参照图1。本钩状板的形状为完全解剖型设计,可减少手术中弯板的需要,节约手术时间,且该形状的设计符合人体解剖结构,贴服度更高,不会对胸腔内的重要器官造成损伤。另外,本钩状板采用螺钉固定,在螺钉与支干部I之间存在成角稳定界面,其操作简便,可简化手术过程。再者,本钩状板在手术前无需塑形折弯,并在术后允许肩关节早期活动,可避免长时间肩关节固定失败导致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主权项】1.解剖型胸锁关节钩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干部以及远端部,所述支干部位于远端部的左侧上方,所述支干部的左端与远端部的右端之间通过一过渡板连接,所述支干部的横截面呈弧形,所述支干部设有数个间隔布置的螺钉孔以及两滑动孔,所述支干部的一侧开有一切口,所述切口的左、右两侧形成两延伸部,所述两滑动孔分别位于对应的延伸部上,所述远端部的宽度由后至前逐渐缩小,该远端部的前端顶面为一斜向下的斜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剖型胸锁关节钩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干部的左端、远端部的右端与过渡板一体成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剖型胸锁关节钩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孔设有三个,所述首尾两螺钉孔与两滑动孔对应地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剖型胸锁关节钩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干部、远端部以及过渡板均由钛合金材料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的是解剖型胸锁关节钩状板,包括支干部以及远端部,所述支干部位于远端部的左侧上方,所述支干部的左端与远端部的右端之间通过一过渡板连接,所述支干部的横截面呈弧形,所述支干部设有数个间隔布置的螺钉孔以及两滑动孔,所述支干部的一侧开有一切口,所述切口的左、右两侧形成两延伸部,所述两滑动孔分别位于对应的延伸部上,所述远端部的宽度由后至前逐渐缩小,该远端部的前端顶面为一斜向下的斜面。本技术结构新颖、设计巧妙,其形状为完全解剖型设计,在胸锁关节脱位手术中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大大提高了胸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IPC分类】A61B17/80【公开号】CN204814143【申请号】CN201520515237【专利技术人】林旺 【申请人】林旺【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申请日】2015年7月1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解剖型胸锁关节钩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干部以及远端部,所述支干部位于远端部的左侧上方,所述支干部的左端与远端部的右端之间通过一过渡板连接,所述支干部的横截面呈弧形,所述支干部设有数个间隔布置的螺钉孔以及两滑动孔,所述支干部的一侧开有一切口,所述切口的左、右两侧形成两延伸部,所述两滑动孔分别位于对应的延伸部上,所述远端部的宽度由后至前逐渐缩小,该远端部的前端顶面为一斜向下的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旺
申请(专利权)人:林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