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高效的PCB板传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22106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2 1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高效的PCB板传送机构,包括底座、第一传送单元、第二传送单元、第一贴片单元、第二贴片单元;第一贴片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侧面上设置有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一夹紧装置,第一支撑板下方设置有升降装置。其通过设置第一贴片单元和第二贴片单元,每个贴片单元设置两个传送带,每个贴片单元下方设置有升降装置,使得PCB板到达第一贴片单元或第二贴片单元后在竖直方向上自由调整,贴片头贴装完第一贴片单元上的PCB板后直接贴装第二贴片单元上的PCB板,使得贴片头能够连续贴装,节省了贴片时间,提高了贴片效率,节省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表面贴装
,具体是涉及一种快速高效的PCB板传送机构
技术介绍
:表面贴装技术(英文全称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简称SMT)是目前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它是一种将无引脚或短引线表面组装元器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英文全称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的表面或其他基板的表面上,再通过回流焊或浸焊等方法加以焊接组装的电路装连技术。贴片机是用来实现高速、高精度地贴放元器件的设备,贴片机通过移动贴片头把表面贴装元器件精确地放置在PCB板上,贴片机性能的好坏、速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整个SMT生产线的生产效率、生产能力和产品性能。PCB板传送机构将PCB板送入贴片机,并将PCB板定位在贴片机的下方,以便贴片头对PCB板进行贴片,三段式PCB板传送机构是当前生产线上应用最广泛的。现有的三段式PCB板传送机构主要有单轨道传送机构或者双轨道传送机构。单轨道传送机构工作模式简单、传送平稳,通过调节轨道的宽度可以贴装大小不同的PCB板,适用范围比较广,但是贴片机在每贴装完成一块PCB板之后,贴片头都要等到下一块PCB板进到贴片区并固定好之后才开始贴片,这一段的时间让贴片头产生了停歇,制约了贴片机的效率,而且随着批量的增大,贴片头的等待时间累积增加,影响整条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双轨道传送机构采用两个独立的轨道实现贴片头连续不断的贴装,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贴片机的贴装速度,但是采用双轨道,贴片机的底座需要做的很大,而且得增加贴片机底座两端的送板装置和接板装置,增加了贴片机的成本,轨道宽度有局限性,只能加工小尺寸的PCB板,限制了贴片机的加工能力及贴片机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用于贴片机的PCB板传送机构采用单轨道传送机构贴片等待时间长,生产效率低,采用双轨道传送机构加工范围小,生产成本高,从而提出一种快速高效的PCB板传送机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快速高效的PCB板传送机构,包括:底座、第一传送单元、第二传送单元、第一贴片单元、第二贴片单元。所述第一传送单元、所述第一贴片单元、所述第二贴片单元、所述第二传送单元依次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第一贴片单元和所述第二贴片单元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贴片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侧面上设置有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一夹紧装置,所述第一传送带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上方,所述第一夹紧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上,所述第一支撑板下端设置有升降装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一气缸固定装置,所述第一气缸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端,所述第一气缸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装置,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传送单元和所述第二传送单元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传送单元包括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和所述第四支撑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三支撑板和所述第四支撑板结构相同,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三传送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三传送带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传送带包括皮带、皮带轮、同步电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和所述第二夹紧装置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皮带下方的第一夹板、设置在所述皮带上方的第二夹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夹板为固定板,所述第二夹板为活动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二夹板的上端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通过第二气缸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通过设置第一贴片单元和第二贴片单元,每个贴片单元设置两个传送带,所述贴片单元下方设置有升降装置,使得PCB板到达第一贴片单元或第二贴片单元后在竖直方向上自由调整,贴片头贴装完第一贴片单元上的PCB板后直接贴装第二贴片单元上的PCB板,使得贴片头能够连续贴装,节省了贴片时间,提高了贴片效率,且不需要增加底座两端的送板装置和接板装置,节省了成本。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加工范围广、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快速高效的PCB板传送机构结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板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第一传送带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夹紧装置结构侧视图。图中符号说明:1-底座,2-第一传送单元,3-第二传送单元,4-第一贴片单元,5-第二贴片单元,21-第三支撑板,22-第四支撑板,41-第一支撑板,42-第二支撑板,211-第三传送带,411-第一传送带,412-第二传送带,413-第一夹紧装置,414-升降装置,4111-皮带,4112-皮带轮,4113-同步电机,4131-第一夹板,4132-第二夹板,4133-第二气缸,4134-第二气缸固定装置,4141-第一气缸,4142-第一气缸固定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快速高效的PCB板传送机构结构示意图,包括:底座1、第一传送单元2、第二传送单元3、第一贴片单元4、第二贴片单元5。所述第一传送单元2、所述第一贴片单元4、所述第二贴片单元5、所述第二传送单元3依次设置在所述底座I的上方。即所述第一传送单元2设置在所述底座I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传送单元3设置在所述底座I的第二端。所述第一贴片单元4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单元2的一侧,所述第一贴片单元4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贴片单元5的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贴片单元5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单元3的一侧。所述第一传送单元2和所述第二传送单元3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传送单元2用于将PCB板传送到贴片区域,所述第二传送单元3用于将所述PCB板从所述贴片区域传送出去。所述第一传送单元2包括第三支撑板21和第四支撑板22,所述第三支撑板21和所述第四支撑板22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I上。所述第三支撑板21和所述第四支撑板22结构相同,所述第三支撑板21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三传送带211。所述第三支撑板21上的传送带和所述第四支撑板22上的传送带用于传送PCB板,所述第三支撑板21与所述第四支撑板22之间的距离由所述PCB板的尺寸决定。所述第一贴片单元4和所述第二贴片单元5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贴片单元4包括第一支撑板41、第二支撑板42,本实施例中给出所述第一支撑板41的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板4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42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41侧面上设置有第一传送带411、第二传送带412、第一夹紧装置413、所述第一传送带411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带412的上方,所述第一传送带411和所述第二传送带并列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成本41的侧面上,所述第一夹紧装置413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411上,所述第一支撑板41下端设置有升降装置414。所述第一传送带411、所述第二传送带412、所述第三传送带211结构相同,本实施例中给出所述第一传送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高效的PCB板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第一传送单元(2)、第二传送单元(3)、第一贴片单元(4)、第二贴片单元(5);所述第一传送单元(2)、所述第一贴片单元(4)、所述第二贴片单元(5)、所述第二传送单元(3)依次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上方;所述第一贴片单元(4)和所述第二贴片单元(5)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贴片单元(4)包括第一支撑板(41)、第二支撑板(42),所述第一支撑板(4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42)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41)侧面上设置有第一传送带(411)、第二传送带(412)、第一夹紧装置(413),所述第一传送带(411)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带(412)的上方,所述第一夹紧装置(413)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411)上,所述第一支撑板(41)下端设置有升降装置(4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维平沈鹏董航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斯卡柏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