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41863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2 1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麦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良种准备;⑵整地准备;⑶播种;⑷日常管理;⑸收割。本种植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小麦的产量,保证小麦生长各个阶段的营养需求,增加了小麦的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以及抗寒、抗旱能力,而且,减少了对化肥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投入,并且小麦的品质高,从而有效地增加了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生产技术,具体为。
技术介绍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依靠科学 技术大幅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与质量,才能满足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小麦是四大 主要粮油作物之一,它含有丰富的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磷、钙、铁等营养物质,在我 国已有5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我国小麦以冬小麦为主,小麦在我国种植 区域广泛,全国从南到北、从平原到山区,几乎所有农区无不栽培小麦。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优质专用小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优质 小麦种植面积迅速增加,随着加工企业专用粉产品升级和加工工艺不断现代化,现代制粉 行业对大批量商品小麦的品质 及稳定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北方农民为生产出高蛋白质含量的小麦,不合理的 施用化肥,不但导致土壤板结,而且氮素利用率低,氮肥大量流失,环境污染严重,随着广大 农村生产条件的改善,小麦产量水平不断提高,种植密度和生物量的增加则必然会导致冠 层微 生态环境变差,以及受纹枯病、黑胚病等主要病虫害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小麦的高产 和稳产,并降低了小麦加工和营养品质。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 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包括以下步骤: CD良种准备:选用与当地气候、栽培条件相适用,并与生产发展、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品 种,在播种前对所选种子晒制1~3天,然后与适量药剂和营养液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凉 干、备用; 整地准备:对小麦种植地进行深耕,深度在25~30cm,然后施基肥、每亩土地基肥 的量不少于3000kg,然后精细整地,耕平,使土地平整、肥力均匀、松紧适度,总孔隙度为 60^65% ; (幻播种:将_|所准备麦种播于所准备好的土地上,播种期为10月中旬,播种深度为 3~5cm,平均行距为2(T25cm,每亩播种量为5~10kg; (4>日常管理:出苗后,及时查缺补空,移稠补稀,在小麦生长期进行两次追肥,分别为 返青期和孕穗期;在小麦三叶期后拔节期前进行化学除草,气温要求在5°C以上;在小麦返 青期、拔节期和灌浆期均需进行灌水; 收割:播种190~210天后进行收割,收割后进行晒干、入库。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i)中,每100kg麦种包括以下重量的药剂组成:亚硒酸钠 5~8g,25%戊唑醇3~5ml,98%磷酸二氢钾15~30g,复硝酚钠2~4ml,每100kg麦种包括以 下重量的营养液组成:钙粉5~10kg,乳蛋白液:T8kg。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中,所述基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尿素10~15 份,磷酸二铵18~25份,磷酸钾15~20份,硫酸锌1~2份,腐殖土 30~50份,花籽饼15~30份。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还包括在11月末至12月初对小麦进行浇冬水,浇冬水 期间日平均气温在:T5°C之间,冬灌次数为1~2次,每次浇水量为每亩60~80立方。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每亩包括以下原料重量的追肥:尿素l(T30kg,水溶性 钙:T8kg,磷酸氢二钾8~15kg。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种植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小麦的产量,保证小麦生长各个 阶段的营养需求,增加了小麦的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以及抗寒、抗旱能力,而且,减少了对 化肥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投入,并且小麦的品质高,从而有效地增加了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包括以下步骤: (i)良种准备:选用与当地气候、栽培条件相适用,并与生产发展、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品 种,在播种前对所选种子晒制1天,然后与适量药剂和营养液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凉干、 备用, 每l〇〇kg麦种包括以下重量的药剂组成:亚硒酸钠5g,25%戊唑醇3ml,98%磷酸二 氢钾15g,复硝酚钠2ml,每100kg麦种包括以下重量的营养液组成:钙粉5kg,乳蛋白液 3kg; 整地准备:对小麦种植地进行深耕,深度在25cm,然后施基肥、每亩土地基肥的量不 少于3000kg,然后精细整地,耕平,使土地平整、肥力均匀、松紧适度,总孔隙度为60%, 基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尿素10份,磷酸二铵18份,磷酸钾15份,硫酸锌 1份,腐殖土 30份,花籽饼15份; (3)播种:将U)所准备麦种播于所准备好的土地上,播种期为10月中旬,播种深度为 3cm,平均行距为20cm,每亩播种量为5kg; (4>日常管理:出苗后,及时查缺补空,移稠补稀,在小麦生长期进行两次追肥,分别为 返青期和孕穗期;在小麦三叶期后拔节期前进行化学除草,气温要求在5°C以上;在小麦返 青期、拔节期和灌浆期均需进行灌水, 每亩包括以下原料重量的追肥:尿素l〇kg,水溶性钙3kg,磷酸氢二钾8kg; 收割:播种190天后进行收割,收割后进行晒干、入库。 实施例2 ,包括以下步骤: (i)良种准备:选用与当地气候、栽培条件相适用,并与生产发展、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品 种,在播种前对所选种子晒制2天,然后与适量药剂和营养液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凉干、 备用, 每l〇〇kg麦种包括以下重量的药剂组成:亚硒酸钠6g,25%戊唑醇4ml,98%磷酸二 氢钾25g,复硝酚钠3ml,每100kg麦种包括以下重量的营养液组成:钙粉8kg,乳蛋白液 5kg; (2) 整地准备:对小麦种植地进行深耕,深度在28cm,然后施基肥、每亩土地基肥的量不 少于3000kg,然后精细整地,耕平,使土地平整、肥力均匀、松紧适度,总孔隙度为62%, 基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尿素12份,磷酸二铵20份,磷酸钾18份,硫酸锌1. 5份,腐殖土40份,花籽饼20份; 播种:将U)所准备麦种播于所准备好的土地上,播种期为10月中旬,播种深度为 4cm,平均行距为22cm,每亩播种量为7kg; 旧常管理:出苗后,及时查缺补空,移稠补稀,在小麦生长期进行两次追肥,分别为 返青期和孕穗期;在小麦三叶期后拔节期前进行化学除草,气温要求在5°C以上;在小麦返 青期、拔节期和灌浆期均需进行灌水, 每亩包括以下原料重量的追肥:尿素20kg,水溶性钙5kg,磷酸氢二钾12kg; 收割:播种200天后进行收割,收割后进行晒干、入库。 实施例3 ,包括以下步骤: 謹議良种准备:选用与当地气候、栽培条件相适用,并与生产发展、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品 种,在播种前对所选种子晒制3天,然后与适量药剂和营养液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凉干、 备用, 每l〇〇kg麦种包括以下重量的药剂组成:亚硒酸钠8g,25%戊唑醇5ml,98%磷酸二 氢钾30g,复硝酚钠4ml,每100kg麦种包括以下重量的营养液组成:妈粉10kg,乳蛋白液 8kg; 整地准备:对小麦种植地进行深耕,深度在30cm,然后施基肥、每亩土地基肥的量不 少于3000kg,然后精细整地,耕平,使土地平整、肥力均匀、松紧适度,总孔隙度为65%, 基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尿素15份,磷酸二铵25份,磷酸钾20份,硫酸锌 2份,腐殖土 50份,花籽饼30份; (3) 播种:将議1所准备麦种播于所准备好的土地上,播种期为10月中旬,播种深度为 5cm,平均行距为25c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麦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良种准备:选用与当地气候、栽培条件相适用,并与生产发展、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品种,在播种前对所选种子晒制1~3天,然后与适量药剂和营养液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凉干、备用;整地准备:对小麦种植地进行深耕,深度在25~30cm,然后施基肥、每亩土地基肥的量不少于3000kg,然后精细整地,耕平,使土地平整、肥力均匀、松紧适度,总孔隙度为60~65%;播种:将所准备麦种播于所准备好的土地上,播种期为10月中旬,播种深度为3~5cm,平均行距为20~25cm,每亩播种量为5~10kg;日常管理:出苗后,及时查缺补空,移稠补稀,在小麦生长期进行两次追肥,分别为返青期和孕穗期;在小麦三叶期后拔节期前进行化学除草,气温要求在5℃以上;在小麦返青期、拔节期和灌浆期均需进行灌水;收割:播种190~210天后进行收割,收割后进行晒干、入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茜茜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市雅丰农场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