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有压隧洞洞内缩径消能结构。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
技术介绍
有压隧洞洞身一般承受中高水头,出口下泄水流是一种高能急流,而下游河道多 为缓流,前者单位重量水体所具有的能量(即比能)比后者大得多,对下游河床有明显的破 坏能力,形成冲刷。为防止刷深河槽,造成下游岸坡的破坏,选择适当的消能措施,以降低有 压隧洞出口的水头和流速,改善水力学条件,从而保证建筑物安全。工程上常采用的消能措 施大致有:底流式、挑流式、面流式,这三种消能方式均考虑有压隧洞的出口消能,而实际工 程应用时还应根据地形地质、水力及使用条件,因地制宜的采取其它合适的工程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 方便、工程投资较低的有压隧洞洞内缩径消能结构,以改善水力学条件,直接降低有压隧洞 的出口水头和流速。 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压隧洞洞内缩径消能结构,该有压隧洞 具有上游侧有压隧洞、下游侧有压隧洞,以及设在下游侧有压隧洞出口处的出口弧门和消 能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侧有压隧洞和下游侧有压隧洞之间依次设有缩径段和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压隧洞洞内缩径消能结构,该有压隧洞具有上游侧有压隧洞(1)、下游侧有压隧洞(4),以及设在下游侧有压隧洞出口处的出口弧门和消能工(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侧有压隧洞(1)和下游侧有压隧洞(4)之间依次设有缩径段(2)和渐扩段(3),所述缩径段(2)由布置在有压隧洞内的内套钢衬(22)和填充在该钢衬与有压隧洞内壁之间的混凝土封堵体(21)构成,所形成的缩径段(2)其上游侧断面突变缩小;所述渐扩段(3)由缩径段(2)的断面渐变为下游侧有压隧洞(4)的断面扩散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敏杰,李高会,高雅芬,朱安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