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医用肠鸣音分析、储存、播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415200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30 0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医用肠鸣音分析、储存、播放系统,包括麦克风、控制器、存储器和播放器;麦克风、存储器、播放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麦克风用于将肠鸣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将电信号进行解析处理后转化为声音文件存储在存储器中,播放器用于播放声音文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医用肠鸣音分析、储存、播放系统,方便回收听诊,便于同时采集多个病人的肠鸣信息,将完整的肠鸣信息进行清晰去杂化,让医生可以更好的诊断,不仅诊断效率高,节约了很多时间;而且特别适合于传染病人群的肠鸣监测,不用医生与患者直接接触,减少医护人员被传染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医用肠鸣音分析、储存、播放系统
技术介绍
当下病人到医院就医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听肠鸣以观察病人的肠鸣音色是否正常。现在最普遍的方法是医生借助听诊器,对病人的肠鸣进行估计计数和诊断,听诊器主要由胸件、胶管和耳件组成,胸件将肠鸣声音收集放大通过胶管传递到耳件并由人听到。一般肠鸣音人工诊断有经验的医生需要10-20分钟进行听诊,时间长人容易疲劳,但是实际上医生需要的有效听诊时间2-3分钟就已经基本可以反映症状。传统的听诊方式诊断效率很低,医生需要一个一个的去听,持续时间长,在病人很多的情况下,不仅需大量的医生同时看诊,而且病人会等待很久,不利于病人快速得到治疗;医生必须接触患者,容易造成医患之间的病源传播;医生运用自身经验来估计病人肠鸣音色和频率,难免会因为主观人为因素出现判断失误。还有一种方法是医生借助脉搏传感器,对病人的肠鸣进行估计计数和诊断,但是脉搏传感器只能观测和记录人的肠鸣数,而不能够记录肠鸣的音色,也就是说它只能反应肠鸣速率正常与否,而不能反应病变导致的肠鸣音色的不正常,这样会导致医生对病人的病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医用肠鸣音分析、储存、播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麦克凤、控制器、存储器和播放器;所述麦克凤、所述存储器、所述播放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麦克凤用于将肠鸣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将所述电信号进行解析处理后转化为声音文件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播放器用于播放所述声音文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龙甫吴向阳郝大鹏李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