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1254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30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包装盒,包括底板、连接于底板周缘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及连接于第二侧板远离底板一端的第一延伸板,第一延伸板包括第一支撑板、连接于第一支撑板一端的第一连接板、连接于第一支撑板且与第一连接板相对设置的折叠板及连接于第一支撑板另外两端的两个第一遮挡板,第一连接板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与第二侧板连接,第一支撑板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端支撑于底板上,折叠板贴合于底板上,一第一遮挡板贴合于第三侧板上,另一第一遮挡板贴合于第四侧板上,第一连接板、第一支撑板及两第一遮挡板形成第一内衬结构,通过在侧板上设置延伸板,并通过折叠即可将延伸板制成内衬结构,有效提升了包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装盒
技术介绍
现有的包装盒一般包括盒体和内衬,或在盒体外增加一层外壳衬套;盒体一般使用硬质包装纸,以保护被包装的物品;内衬设于所述盒体内使用软质纸,折叠形成被包装物的形状,以固定被包装物;外壳衬套一般套设于盒体外,一般用于印刷宣传图案,以提高包装盒的美观度。现有的包装盒的盒体与内衬一般是分体制成,再进行组装,在组装过程中需要粘贴固定等制程,导致包装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盒,旨在解决现有的包装盒的包装制程复杂,包装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包装盒,包括底板、连接于所述底板周缘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及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远离所述底板一端的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包括呈矩形设置的第一支撑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一端的第一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对设置的折叠板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另外两端的两个第一遮挡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支撑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折叠板贴合于所述底板上,一所述第一遮挡板贴合于所述第三侧板上,另一所述第一遮挡板贴合于所述第四侧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一支撑板及两第一遮挡板形成第一内衬结构。优选地,所述包装盒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底板一端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优选地,所述盖板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设有插入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与所述插入部相适配的插入口。优选地,所述包装盒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三侧板远离所述底板一端的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二延伸板包括呈矩形设置的第二支撑板、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一端的第二连接板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遮挡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侧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支撑于所述底板上,一所述第二遮挡板贴合于所述第一侧板上,另一所述第二遮挡板贴合于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板、第二支撑板及两第二遮挡板形成第二内衬结构。优选地,一所述第二遮挡板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优选地,所述包装盒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四侧板远离所述底板一端的第三延伸板,所述第三延伸板包括呈矩形设置的第三支撑板、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撑板一端的第三连接板及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撑板上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三遮挡板,所述第三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第四侧板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一端支撑于所述底板上,一所述第三遮挡板贴合于所述第一侧板上,另一所述第三遮挡板贴合于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第三连接板、第三支撑板及两第三遮挡板形成第三内衬结构。 优选地,一所述第三遮挡板远离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一端设有第二开口。优选地,所述第二侧板相邻所述底板的两端还设有两个连接部,一所述连接部贴合于所述第三侧板上,另一所述连接部贴合于所述第四侧板上。本技术的包装盒,通过在侧板上设置延伸板,并通过折叠即可将延伸板制成内衬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有效提升了包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包装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包装盒的打开盖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包装盒的展开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包装盒,参照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包装盒包括底板100、连接于所述底板100周缘的第一侧板200、第二侧板300、第三侧板400、第四侧板500及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300远离所述底板100 —端的第一延伸板600,所述第一延伸板600包括呈矩形设置的第一支撑板620、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620—端的第一连接板610、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620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板610相对设置的折叠板640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620另外两端的两个第一遮挡板630,所述第一连接板610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62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300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620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610的一端支撑于所述底板100上,所述折叠板640贴合于所述底板100上,一所述第一遮挡板630贴合于所述第三侧板400上,另一所述第一遮挡板630贴合于所述第四侧板500上,所述第一连接板610、第一支撑板620及两第一遮挡板630形成第一内衬结构150。组装时,现将所述第一侧板200、第二侧板300、第三侧板400与第四侧板500相对于所述底板100进行折叠,以使得所述底板100、第一侧板200、第二侧板300、第三侧板400与第四侧板500围成一容置槽345,再将所述第一延伸板600朝向所述容置槽345的方向进行折叠,其中,一所述第一遮挡板630贴合于所述第三侧板400上,另一所述第一遮挡板630贴合于所述第四侧板500上,所述第一连接板610平行于所述底板100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620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610的一端支撑于所述底板100上;或现将所述第二侧板300相对于所述底板100进行折叠,再将所述第一延伸板600进行折叠,然后再折叠所述第二侧板300、第三侧板400与第四侧板500均可。本技术的包装盒,通过在第二侧板300上设置第一延伸板600,并通过折叠即可将第一延伸板600制成第一内衬结构150,结构简单,成本低,有效提升了包装效率。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包装盒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200远离所述底板100 —端的盖板700,所述盖板700与所述底板100相对设置。所述盖板700远离所述第一侧板200的一端设有插入部720,所述第一连接板610上设有与所述插入部720相适配的插入口 612。组装时,先按照上述方式进行折叠,再将所述盖板700朝向所述容置槽345的方向进行折叠,以使得所述盖板700盖设于所述容置槽345上(如图1所示),最后再将所述插入部720插入所述插入口 612内即可完成包装,操作简单,包装效率高。[0021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连接于所述底板周缘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及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远离所述底板一端的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包括呈矩形设置的第一支撑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一端的第一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对设置的折叠板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另外两端的两个第一遮挡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支撑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折叠板贴合于所述底板上,一所述第一遮挡板贴合于所述第三侧板上,另一所述第一遮挡板贴合于所述第四侧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一支撑板及两第一遮挡板形成第一内衬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显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一电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一电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