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佑廉专利>正文

储油罐的装配式外浮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1024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储油罐装配式外浮顶。由顶盖、浮顶、支架固定连接组成。顶盖包括衍架梁及上下盖板,顶盖平面有排水槽,槽中部集水池内有紧急排水阀,池底接排水装置,浮体包括网格形骨架梁和悬挂的浮仓。底部是由圈梁、T形支腿和浮子构成的支架。与整体式外浮顶罐比可缩短施工时间三分之二以上。节省2/3原材料,降低1/3成本及沉卡事故率。提高了储油容量和外浮顶飘浮的可靠性,排水装置灵活、可靠。长年使用,不会产生老化、堵塞现象。(*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储油罐外浮顶,具体涉及储油罐装配式外浮顶。现有储油罐的外浮顶是钢质整体式结构,它是由钢板组焊成比油罐内径略小的圆钢盘,盘内焊有支撑梁和筋,周边焊上围圈,盘下有支腿。这种结构是在现场先加工浮顶后制作罐体,因此施工周期较长。浮顶下部的排水装置由金属折叠构件和橡胶软管组成,金属折叠构件易磨损,橡胶软管易老化堵塞,造成维修工作量大,费用高,浮顶沉卡事故多。随着石油工业的迅猛发展,大型、巨型非固定顶的油罐迅速增加,目前的整体式外浮顶结构已不能满足要求。因此,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外浮顶势在必行。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工期短、成本低、运行安全可靠的储油罐的装配式外浮顶。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设计一种储油罐的装配式外浮顶,与罐体间装有密封装置,直径小于油罐内径的装配式外浮顶,主要由顶盖1、浮顶2、支架3固定连接组成。顶盖是由桁架杆件组合成桁架梁101,其上、下端面固定有由板材组装而成的盖板102、103,在顶盖平面轴线位置设有排水槽104。排水槽底坡向槽中部的集水池105,池内装有紧急排水阀106,池底接有排水装置107,顶盖的上盖板102有一定坡度,坡向排水槽;与顶盖下方连接的浮体2是由杆件构成的网格形骨架梁21和在网格内悬挂的呈中空的浮仓22组成。浮体的底部是由圈梁31、T形支腿32和呈中空的浮子33构成的支架3,从外浮顶的边缘处开始向圆心方向每隔相同距离设置一道圈梁31,每道圈梁上,间隔相同的位置装有T形支腿32,在两个支腿间均布有悬挂的浮子33。排水装置107由金属软管1071与轻质金属管1072组成,其上口与集水池105的排水口连接,其下口接至油罐体4上的排水口,金属管的末端装有固定在罐体4上的导向装置1073。本技术除具有一般油罐外浮顶能减少油品蒸发损失,减少油品对环境污染的功能外,还具有以下优点1.装配式外浮顶的各部件可在工厂加工成型后运到现场组装。该过程可与组装罐体同时进行。因此,与钢质整体式外浮顶罐相比可缩短施工时间达三分之二以上。如5000m3的油罐只需5-10天就可组装完成。2.装配式外浮顶采用新型装配式结构,及用高强度轻金属制作,降低了浮顶重量。与相同体积的钢质整体式外浮顶相比,可节省2/3的原材料,降低1/3的成本。而且浮顶浸入液面深度减少100mm以上,增加了储油容量。3.浮顶采用行架和网架结合的结构,强度高、刚度大。采用冲压或双面焊成型的小型化且数量多的浮仓、浮子,抗漏性高,便于维修管理。即使有个别浮仓、浮子损坏,也不至影响整体浮顶的工作。所以提高了外浮顶飘浮的可靠性,降低了沉卡事故率。4.浮顶结构承载雪、风、水荷载的能力是根据有关规范、规定的雪、风、水荷载数据设计的。因此可确保装配式外浮顶能承受自然界不利条件的干扰,可安全运行。5.用金属软管及金属管和导向装置组成的排水装置灵活、可靠。长年使用,不会产生老化、堵塞现象。紧急排水阀的安装,可迅速排除积水,以确保浮顶安全可靠运行。附图说明图1是储油罐的装配式外浮顶结构正视图;图2是储油罐的装配式外浮顶结构平面图;图3是储油罐的装配式外浮顶结构剖视图。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介绍图1、2、3示出在工厂预先制作的装配式外浮顶的主要部件顶盖1、浮体2、支架3运到储油罐现场后,由入孔送入罐内,全部铆接组装成直径略小于储油罐内径的外浮顶。储油罐的装配式外浮顶,主要由顶盖1、浮顶2、支架3固定连接组成,顶盖是由铝合金桁架杆件组合成桁架梁101,其上、下端面铆固有由铝合金板材组装而成的盖板102、103,在顶盖平面轴线位置设有排水槽104。排水槽底坡向槽中部的集水池105,正常情况下,水通过池底的排水装置107排出罐外。池内装有紧急排水阀106。当水量特大,集水池内水位升到一定高度时,水阀在浮力作用下自动打开,通过池底的排水装置107将部分积水排至罐内,以保护浮顶。顶盖的上盖板102有一定坡度,坡向排水槽;与顶盖下方连接的浮体2是由杆件构成的网格形骨架梁21和在网格内悬挂的呈中空的浮仓22组成。浮体的底部是由圈梁31、T形支腿32和呈中空的浮子33构成的支架3,从外浮顶的边缘处开始向圆心方向每隔3m设置一道圈梁31,每道圈梁上,间隔相同的位置装有T形支腿32,在两个支腿间均布有悬挂的浮子33。T形支腿的上部嵌在圈梁内,支腿的下端固定有胶垫。支架与浮体全铆接在一起,随油面的变化而升降,当罐内无油时,支腿支撑在罐内底上。在浮顶的周边与罐壁间还装有两道密封胶带110,以防止油汽蒸发。在密封装置的上方装有挡雨板111。在外浮顶的顶盖上还设有与一般外浮顶相同的附属装置,如量油装置112,带有导轨115的入梯114,通气阀116,防转装置113,导静电装置108,入孔109等。排水装置107由金属软管1071与轻质金属管1072组成,其上口与集水池105的排水口连接,其下口接至油罐体4上的排水口。金属管的末端装有固定在罐体4上的导向装置1073。当浮顶升降时,以保证排水装置的运动轨迹。呈中空的浮仓和浮子,采用铝合金板冲压组焊而成。浮仓的体积是浮子的4倍,它们均可承受0.142MPa内压。上述装配式外浮顶可减少蒸发损失,据有关单位测试,可降耗95%以上。权利要求1.一种储油罐的装配式外浮顶,与罐体间装有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直径小于油罐内径的装配式外浮顶,主要由顶盖1、浮顶2、支架3固定连接组成,顶盖是由行架杆件组合成行架梁101,其上、下端面固定有由板材组装而成的盖板102、103,在顶盖平面轴线位置设有排水槽104,排水槽底坡向槽中部的集水池105,池内装有紧急排水阀106,池底接有排水装置107,顶盖的上盖板102有一定坡度,坡向排水槽;与顶盖下方连接的浮体2是由杆件构成的网格形骨架梁21和在网格内悬挂的呈中空的浮仓22组成,浮体的底部是由圈梁31、T形支腿32和呈中空的浮子33构成的支架3,从外浮顶的边缘处开始向圆心方向每隔相同距离设置一道圈梁31,每道圈梁上,间隔相同的位置装有T形支腿32,在两个支腿间均布有悬挂的浮子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油罐的装配式外浮顶,其特征在于排水装置107由金属软管1071与轻质金属管1072组成,其上口与集水池105的排水口连接,其下口接至油罐体4上的排水口,金属管的末端装有固定在罐体4上的导向装置1073。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储油罐装配式外浮顶。由顶盖、浮顶、支架固定连接组成。顶盖包括衍架梁及上下盖板,顶盖平面有排水槽,槽中部集水池内有紧急排水阀,池底接排水装置,浮体包括网格形骨架梁和悬挂的浮仓。底部是由圈梁、T形支腿和浮子构成的支架。与整体式外浮顶罐比可缩短施工时间三分之二以上。节省2/3原材料,降低1/3成本及沉卡事故率。提高了储油容量和外浮顶飘浮的可靠性,排水装置灵活、可靠。长年使用,不会产生老化、堵塞现象。文档编号B65D88/34GK2262014SQ9621595公开日1997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23日专利技术者李佑廉 申请人:李佑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储油罐的装配式外浮顶,与罐体间装有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直径小于油罐内径的装配式外浮顶,主要由顶盖1、浮顶2、支架3固定连接组成,顶盖是由行架杆件组合成行架梁101,其上、下端面固定有由板材组装而成的盖板102、103,在顶盖平面轴线位置设有排水槽104,排水槽底坡向槽中部的集水池105,池内装有紧急排水阀106,池底接有排水装置107,顶盖的上盖板102有一定坡度,坡向排水槽;与顶盖下方连接的浮体2是由杆件构成的网格形骨架梁21和在网格内悬挂的呈中空的浮仓22组成,浮体的底部是由圈梁31,T形支腿32和呈中空的浮子33构成的支架3,从外浮顶的边缘处开始向圆心方向每隔相同距离设置一道圈梁31,每道圈梁上,间隔相同的位置装有T形支腿32,在两个支腿间均布有悬挂的浮子3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佑廉
申请(专利权)人:李佑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