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台西专利>正文

束环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046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束环改进结构,其由具弹性的环带体(3)表面凸设一束紧部(31),环带体(3)束紧部(31)附近设有自由端(30);位于接近该自由端(30)处,朝向束紧部(31)内侧设有至少一个凸出的第二扣件(33);环带体(3)的另一端上设有数个成等距间隔的扣部(34);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束紧部(31)附近朝向自由端(30)处,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二扣件(33)相逆向的第一扣件(32)。(*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束环改进结构
本技术有关一种束环,尤指一种于束环的环状扣定路径,设置两种相异向的扣合结构的束环。
技术介绍
束环的运用领域非常广泛,在一般汽车传动轴或机械用的万向接头外表套设的防尘套上,或是软式管套与硬式管颈间等的接合处,在实际上,通常以人工方式将该束环套紧于上述的防尘套或软式管套上,以防止异物或粉尘等进入该接合处的内部。因此,为使防尘套或管套得以牢固的套束在轴体(管体)上,遂有一种现有的束环结构被提供,例如,台湾专利公告第369106号专利案,是描述一种管件的束环迫紧结构,其包括一束带、盖子以及一夹座,其束带的一端形成通孔,且带面上形成几个卡孔,而盖子与夹座则对应通孔位置设置,其所成之内部中央设有一可旋转调节的迫紧件,当束带的端部插进该盖子内部时,束带上的卡孔,与迫紧件的螺旋体形成螺接,若对迫紧件施予一预定方向的转动,将可使被套设于束带内的套体受到束带的束缚下而迳向内缩,能将套体与轴体(管体)形成束紧固定。惟上述此种现有的束环虽已达到束紧的功用,然而在使用上仍存在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兹将其分析如下:1.使用时,必需借助一特定的工具,通过其能对迫紧件施予卡制,以令其进行  旋紧或放松束带。2.由于整体的构件复杂,且盖子与夹座的外凸,因此相对占去较大空间。3.使用上,若不慎对迫紧件施予过度的力,则将使其内的螺旋体与卡孔间产生  螺接空转,甚至发生脱轨而失去压制能力。-->鉴于上述现有束环的缺点,并在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有人便发展出另一种束环结构,例如,台湾专利公告第307347号专利案,描述一种改进式束环,如图1所示,其由一束带1的一端部上凸设有一夹紧凸缘11,并于夹紧凸缘11至自由端间设有数个朝内同向逆勾突出于束带另端外表面处的卡合片12,且束带1的另一端表面则形成数个等距间隔的卡槽13,由此可将束带1的两端直接围覆在包覆在轴体(管体)21连接处外表的套体2(防尘套、软式管套)外部上,并使具该卡合片12的一端叠覆于具有卡槽13的另一端外侧,并以长柱型工具夹制夹紧凸缘11的两侧,依此过程,使束带1的各卡合片12能轻易的嵌扣于卡槽13中,并相对令束带1围包套体2,达到束紧的作用,即令束环完成对轴(管)件连接部一简易的束紧功能。惟上述改进型式的束环结构虽已能透过简化的构件,即达成简易束紧的功用,但使用上仍存在问题,兹将其分析如下:即在束带1束缚于该等套体2后,由于万向接头在运动时呈不定角度或正、反向的转动,故束带1便会时常承受其不定扭转,极有可能因其环状路径的前、后移推向性,造成其卡合片12受该推力朝卡槽13外脱落,致使束带1的束紧能力丧失,且在夹紧凸缘受外力意外冲击时,也可能令该嵌卡作用丧失,而使束带松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束环改进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嵌卡作用不稳定,束带易松脱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主要是一体形成长条状环带体,并在环带体一端部的预设位置凸设一束紧部,自该束紧部旁侧朝自由端的区段内,设有至少一个呈现朝向该端处斜凸出的第一扣件,并再于该端处对应第一扣件设置至少一个相逆方向且朝内侧凸出的第二扣件,而环带体的另一端部的区段上则设有数个成等距间隔的扣部;当环带体卷曲环套于一轴(管)件外的套体上时,可利用上述诸第二扣件对应叠覆于扣部处,并利用该带体的最终夹束操作而嵌入扣部内定位;而第一扣件的相异向凸出设计,则可在环带体遭受环状路径外力而有所位移时,受推动反向嵌入扣部内,以防止第二扣件因受力位移而松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如下功效:1、一体形成,结构简单;2、嵌卡作用稳定,束带不易松脱。附图说明至于本技术的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则参照下列所作的说明,即可得到较佳的了解:图1为现有束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动作参考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参考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参考图。图式中元件编号与名称对照:1     束带(现有)11    夹紧凸缘12    卡合片13    卡槽2     套体21    管体3     环带体30    自由端31    束紧部32    第一扣件33    第二扣件34    扣部具体实施方式请参图2、图3所示,由图式可看出,本技术束环改进结构,其由一具弹性的金属材质设置形成一环带体3,该环带体3的两端间可依欲圈围的套-->体2(轴或管)的外径圈绕,并使两一内一外相叠覆一区段;其外圈一端的局部,自环带体3表面凸设有一呈桥型的束紧部31,并于束紧部31的附近区段朝向自由端30,及圈绕内侧凸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扣件32。再而,位于接近该自由端30处,朝向束紧部31内侧,对应第一扣件32设置至少一个相逆方向凸出的第二扣件33;环带体3的另一端的局部区段上,则设置形成有数个等距间隔的扣部34。第一扣件32和第二扣件33分别布设于环带体3自由端30末与束紧部31之间或两边。由此,将环带体3的两端以卷曲方式弯折,并圈绕环套于一轴体(或管体)21的套体2上时,可利用该环带体3具有第二扣件33的一端,对应叠覆扣定于环带体3的另一端具有扣部34之上,并以夹制工具(图未示出)夹紧环带体3的束紧部31,调整至环带体3的最终束缚范围,使第二扣件33紧密嵌入扣部34内达到定位,如此,即使得环带体3适切地将套体2束紧于管体21上。请参图5,本技术较特别的,在于第一扣件32的相异向凸出结构,可在环带体3遭受环状路径外力的碰撞或拉扯时,环带体3从有前、后位移动作产生时(即该环状路径有瞬间缩小或放大的变动情形),该第一扣件32的向前凸出型式,即能提供环带体3于前移时,同步移动嵌入相对最小距离的扣部34内,以防止因环状路径的前移效应下产生第二扣件33脱离扣部34的嵌定,致使束环因而松脱的情形。综合以上所述可知,本技术的此种束环的改进结构,确实能达到预期的使用功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束环改进结构,其由具弹性的环带体(3)表面凸设一束紧部(31),环带体(3)束紧部(31)附近设有自由端(30);位于接近该自由端(30)处,朝向束紧部(31)内侧设有至少一个凸出的第二扣件(33);环带体(3)的另一端上设有数个成等距间隔的扣部(34);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束紧部(31)附近朝向自由端(30)处,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二扣件(33)相逆向的第一扣件(3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环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扣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台西
申请(专利权)人:刘台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