畚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01662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7 00:07
一种畚箕(10)包括本体(12)、铲子(20)和后支撑件(22)。本体(12)容纳从地面(24)去除的物质。铲子(20)和后支撑件(22)结合到本体(12)。铲子(20)包括第一端部(20F)、相对的第二端部(20S)、第一端部(20F)附近的第一接触点(25A)和第二端部(20S)附近的第二接触点(25B)。后支撑件(22)包括第三接触点(25C)和第四接触点(25D)。当畚箕(10)处于静止位置时,每个接触点(25A)、(25B)、(25C)、(25D)都接触地面(24)。对于畚箕(10)的向下的压力沿着铲子(20)从第一接触点(25A)到第二接触点(25B)的长度,在铲子(20)和地面(24)之间建立稳固并持续的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说明】畚箕相关申请该PCT申请要求2013年I月24日提交的题为“畚箕”的美国专利申请N0.13/749,020的权益,其全部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而结合于此,作为这个申请的说明书的一部分。
技术介绍
使用畚箕从诸如地板的地面拾起、聚集和/或去除物质(例如,灰尘、树叶、粉尘以及各种其他物质)的混合物是众所周知的。这些年来,已经利用了各种设计来制造和使用畚箕。例如,不同的设计可以利用一片或者多片结构,可以采用金属的、塑料的和/或模制的材料,并且可以显示出众多装饰性的变化。畚箕的一个常用设计由浅的畚箕本体以及连接到畚箕本体后方的细长的踏板或者手柄组成,浅的畚箕本体具有位于畚箕本体前方的敞开的边或者“铲子”。当畚箕被放在地面上时,通常踏板在相对于该地面平行或者稍微倾斜的方向上,从畚箕本体的后方向外延伸。因而,在使用期间,踏板提供了便利和方便的手段来操纵畚箕。然而,在将垃圾清扫到畚箕中的同时俯身并借助于踏板拿着畚箕常常是困难的、麻烦的或者不方便的。另外,在使用期间,这种畚箕并不总是有效地使畚箕的前缘或者铲子与地面接触。因此,至少一部分想要被清扫到这种畚箕中的各种物质有可能被清扫在畚箕的下面,而不是清扫到畚箕的本体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可用于从地面去除物质的畚箕。在某个实施例中,畚箕包括本体、铲子和后支撑件。本体容纳从地面去除的物质。铲子和后支撑件结合到本体。铲子包括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铲子的第一端部附近的第一接触点和铲子的第二端部附近的第二接触点。当畚箕处于静止位置时,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接触地面。另外,后支撑件包括第三接触点和第四接触点。当畚箕处于静止位置时,第三接触点和第四接触点接触地面。该畚箕被设计为使得使用者在使用期间能够使畚箕的铲子与地面保持稳固和持续的接触。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后支撑件和铲子之间的畚箕的向下的压力使得畚箕从静止位置移动到压低位置,并且沿着铲子从第一接触点到第二接触点的长度,在铲子和地面之间建立完全的第一接触区域。使用者可以在铲子和后支撑件之间,例如后支撑件附近,施加这个向下的压力,从而使得铲子(第一接触区域)更加稳固地向下压着要打扫的地面。利用这个设计,使用者不必像传统的畚箕常常所需要的那样,俯身并使用他/她的手来使铲子倾斜到地面中。在一些实施例中,铲子基本上被安置在畚箕的前面大部分处或者附近。另外,在一个这种实施例中,后支撑件基本上被安置在畚箕的后面大部分处或者附近。在一个实施例中,畚箕进一步包括踏板,该踏板在后支撑件和本体之间延伸并且结合到后支撑件和本体。在这个实施例中,踏板上的向下的压力使得畚箕从静止位置移动到压低位置,并且沿着铲子从第一接触点到第二接触点的长度,在铲子和地面之间建立完全的第一接触区域。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畚箕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以上的侧向构件,该一个以上的侧向构件在后支撑件和本体之间延伸并且结合到后支撑件和本体。在这个实施例中,对于一个以上的侧向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侧向构件的向下的压力使得畚箕从静止位置移动到压低位置,并且沿着铲子从第一接触点到第二接触点的长度,在铲子和地面之间建立完全的第一接触区域。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畚箕进一步包括合并在本体之内的鬃毛清洁器。鬃毛清洁器可以提供有效并高效的手段,用于去除可能被缠在与畚箕一起使用的毛刷或者扫帚的多条鬓毛之内的任何粉尘和/或垃圾。可以沿着本体的上边缘形成鬃毛清洁器。在一个实施例中,鬃毛清洁器包括多个尖齿,多个尖齿大致延伸了本体的至少三分之一高度。替换地,鬃毛清洁器可以包括多个尖齿,多个尖齿大致延伸了本体的至少二分之一高度。在一个实施例中,畚箕的本体包括相配合为限定容器的底部、一对相对的侧部和后部,该容器用于容纳从地面去除的物质。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对于后支撑件和铲子之间的畚箕的向下的压力使得畚箕从静止位置移动到压低位置,并且沿着铲子从第一接触点到第二接触点的长度,在铲子和地面之间建立完全的第一接触区域。另外,当畚箕处于压低位置时,至少一部分底部接触地面。而且,在某个实施例中,当畚箕处于静止位置时,第一接触点、第二接触点、第三接触点和第四接触点仅仅是畚箕和地面之间的接触点。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针对可用于从地面去除物质的畚箕,该畚箕包括限定容器的本体,该容器用于容纳从地面去除的物质,该本体包含上边缘、高度和沿着本体的上边缘形成的鬃毛清洁器,该鬃毛清洁器包含多个尖齿,多个尖齿大致延伸本体的至少三分之一高度。另外,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针对可用于从地面去除物质的畚箕,该畚箕包括(A)本体,该本体包含相配合为限定容器的底部、一对相对的侧部和后部,该容器用于容纳从地面去除的物质;(B)结合到本体的铲子,该铲子包含⑴第一端部,(ii)相对的第二端部,(iii)铲子的第一端部附近的第一接触点,和(iv)铲子的第二端部附近的第二接触点,当畚箕处于静止位置时,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接触地面;以及(C)后支撑件,该后支撑件结合到本体,该后支撑件包含第三接触点和第四接触点,当畚箕处于静止位置时,第三接触点和第四接触点接触地面;其中,对于后支撑件和铲子之间的畚箕的向下的压力使得畚箕从静止位置移动到压低位置,并且沿着铲子从第一接触点到第二接触点的长度,在铲子和地面之间建立完全的第一接触区域,其中,当畚箕处于压低位置时,至少一部分底部接触地面。【附图说明】将从附图连同伴随的描述最佳地理解这个专利技术的新颖的特征以及该专利技术本身,这两者都是关于它的结构及其操作,在附图中,类似的参考符号指的是类似的部分,而且其中:图1是具有本专利技术的特征的畚箕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1图示的畚箕10的俯视图;图3是图1图示的畚箕10的主视图;图4是图1图示的畚箕的后视图;图5是图1图示的畚箕的仰视图;图6是图1图示的春箕的侧视图,显示处于静止位置;图7是在图2中的线7-7处获得的畚箕的截面图,显示处于静止位置;以及图8是图1图示的畚箕的侧视图,显示处于压低位置。【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具有本专利技术的特征的畚箕10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可以改变畚箕10的设计。如图1所示,该畚箕10可以包括本体12、踏板14、一对侧向构件16、一个以上的横向构件18、铲子20以及后支撑件22。替换地,畚箕10可以具有不同的设计。例如,在某个非排他的替换的实施例中,畚箕10可以包括不同数量的侧向构件16,S卩,零个、一个或多于两个的侧向构件16。作为概述,该畚箕10被独特地设计为使得用户能够在使用期间,使畚箕10的铲子20与要打扫的地面24 (图3中图示)保持稳固且持续的接触。更具体地,如这里图示和描述的,该畚箕10包括四个单独的接触点,即,第一接触点25A、第二接触点25B、第三接触点25C和第四接触点25D(图4中图示),这四个单独的接触点分别在铲子20的端部20F、20S或者附近、以及在后支撑件22的端部或者附近,在这四个单独的接触点,始终保持与地面24接触。以另一种方式叙述,在使用畚箕10期间,在畚箕10的两个隔开的区域,S卩,铲子20和后支撑件22,畚箕10总是保持与地面24接触。如这里图示和描述的,铲子20可以构成和/或包括畚箕10的前面大部分。另外,在某个实施例中,后支撑件22可以构成和/或包括畚箕10的后面大部分。此外,使用者可以(例如,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畚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用于从地面去除物质的畚箕,其特征在于,所述畚箕包括:本体,所述本体适合于容纳从所述地面去除的所述物质;铲子,所述铲子结合到所述本体,所述铲子包含(i)第一端部,(ii)相对的第二端部,(iii)所述铲子的所述第一端部附近的第一接触点,以及(iv)所述铲子的所述第二端部附近的第二接触点,当所述畚箕处于静止位置时,所述第一接触点和所述第二接触点接触所述地面;以及后支撑件,所述后支撑件结合到所述本体,所述后支撑件包含第三接触点和第四接触点,当所述畚箕处于所述静止位置时,所述第三接触点和所述第四接触点接触所述地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埃本·W·多布森三世
申请(专利权)人:WISP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