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思田专利>正文

一次性防伪酒包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8444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一次性防伪酒包装,由瓶体、瓶盖和瓶盒构成,其特征是,在瓶盒舌盖的中央,开有与瓶口内径相同直径的液孔,所述瓶盒舌盖覆盖在瓶口上,瓶盖压在其上,并且瓶盒舌盖、瓶体和瓶盖三者紧密粘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旦启封,瓶盖、瓶体和瓶盒均被破坏,成为一次性使用,达到防伪之目的。(*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酒包装。现有技术中,具有防伪功能的酒包装有很多,包括在酒瓶瓶盖、瓶体或瓶盒上标注防伪标记、采用一次性防伪酒瓶。但是,各类防伪措施都是针对酒瓶或酒瓶盒独立设计的,具体使用中,酒瓶防伪不能替代酒瓶盒防伪,反之亦然,因此防不胜防。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集瓶体、瓶盖和瓶盒为一体的一次性防伪酒包装,以杜绝造假者重复利用原生产厂家已出售的酒包装进行造假。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述方案实现。本技术由瓶体、瓶盖和瓶盒构成,其特征是,在瓶盒舌盖的中央,开有与瓶口内径相同直径的液孔,该瓶盒舌盖覆盖在瓶口上,瓶盖压在其上,所述瓶盒舌盖、瓶体和瓶盖三者紧密粘合。一旦启封,瓶盖、瓶体和瓶盒均被破坏,成为一次性使用,达到防伪之目的。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将瓶体、瓶盖和瓶盒的防伪措施集成一体,防伪效果极佳。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瓶盒舌盖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注塑瓶盖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瓶体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图1,在瓶盒舌盖1的中央,开有与瓶口内径相同直径的液孔2。为了便于开盒,在舌盖1上穿有任意形状排列的小孔3,如图所示,可以是沿瓶颈外的一周并向四角辐射。参见图2,瓶盖4为中空的注塑件,其顶部塑封。参见图3,瓶体5的瓶口与瓶盖4形状、尺寸对应。参见图4,灌有酒液的瓶体5置于瓶盒内,将瓶盒的舌盖1覆盖在瓶口上,并且舌盖1上的液孔2与瓶口内壁对齐,在舌盖1之上压上瓶盖4,将瓶盖4、瓶盒舌盖1和瓶体5三者紧密粘合。使用时,首先将舌盖撕开(瓶盒即被破坏),若采用注塑瓶盖,使用时是将瓶盖顶部用筷子通开,同样达到瓶盖和瓶体一次使用之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防伪酒包装,由瓶体(5)、瓶盖(4)和瓶盒构成,其特征是,在瓶盒舌盖(1)的中央,开有与瓶口内径相同直径的液孔(2),该瓶盒舌盖(1)覆盖在瓶口上,瓶盖(4)压在其上,所述瓶盒舌盖(1)、瓶体(5)和瓶盖(4)三者紧密粘合。2.根据权利在求1所述的一次性防伪酒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4)为中空的注塑件。专利摘要一种一次性防伪酒包装,由瓶体、瓶盖和瓶盒构成,其特征是,在瓶盒舌盖的中央,开有与瓶口内径相同直径的液孔,所述瓶盒舌盖覆盖在瓶口上,瓶盖压在其上,并且瓶盒舌盖、瓶体和瓶盖三者紧密粘合。本技术一旦启封,瓶盖、瓶体和瓶盒均被破坏,成为一次性使用,达到防伪之目的。文档编号B65D49/12GK2248688SQ9524097公开日1997年3月5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1日专利技术者朱思田 申请人:朱思田, 晁胜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防伪酒包装,由瓶体(5)、瓶盖(4)和瓶盒构成,其特征是,在瓶盒舌盖(1)的中央,开有与瓶口内径相同直径的液孔(2),该瓶盒舌盖(1)覆盖在瓶口上,瓶盖(4)压在其上,所述瓶盒舌盖(1)、瓶体(5)和瓶盖(4)三者紧密粘合。2、根据权利在求1所述的一次性防伪酒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4)为中空的注塑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思田
申请(专利权)人:朱思田晁胜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