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源热泵冷暖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381613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5 0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污水源热泵冷暖空调系统,包括:污水集中池;换热池,换热池设有换热器、温度检测控制装置和挡板,挡板用于引导污水的行进方向;污水净化池,设于污水集中池与换热池之间,并分别与污水集中池与换热池连通;空调末端装置;热泵主机,设于换热池与空调末端装置之间;换热池的一端通过热泵主机与空调末端装置构成循环回路,换热池的另一端与污水净化池连接;污水源热泵冷暖空调系统还包括地源热泵装置,地源热泵装置与所述污水集中池并联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原有空调的冰水主机上加装热泵控制器,使得原有的单冷主机变为冷暖一体机,还能同时提供生活热水,节约了大量的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源热泵冷暖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酒店、会议中心及办公大楼的空调系统,基本上都是采取夏天由冰水主机供冷,冬天燃油锅炉供暖的方式设计及建造,这种单独的制冷、采暖方式投资成本较高,且冬季采暖用的是燃油锅炉,其燃烧产生的废气会污染环境,采暖效率也较低并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夏季制冷时,废热经由冷却塔排放,除了浪费大量清水外,也造成室外空气暖化,不利于环保。另外,制冷机组和采暖机组只能在单季使用,当一个机组处于工作状态时,另一个机组就处于闲置状态中,闲置的机组由于长时间停滞,容易造成卡死锈蚀的现象,会额外增加维保的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污水源热泵冷暖空调系统。其中,污水源热泵冷暖空调系统,包括:污水集中池,用于集中污水;换热池,用于与污水形成热传递,所述换热池设有换热器、温度检测控制装置和挡板,所述挡板用于引导污水的行进方向;污水净化池,设于所述污水集中池与所述换热池之间,并分别与所述污水集中池与所述换热池连通;空调末端装置;热泵主机,设于所述换热池与所述空调末端装置之间;其中,所述换热池的一端通过所述热泵主机与所述空调末端装置构成循环回路,所述换热池的另一端与污水净化池连接;所述污水源热泵冷暖空调系统还包括地源热泵装置,所述地源热泵装置与所述污水集中池并联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热池内的换热器,冬季采暖时所述换热器为蒸发器,夏季制冷时所述换热器为冷凝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污水源热泵冷暖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所述热泵主机做功,所述空调末端装置散出的热量,经过换热,再通过所述换热器将热量交换给净化后的污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污水源热泵冷暖空调系统在制热模式下,所述热泵主机做功,从污水取得热量,经过换热,送至所述空调末端装置处放热。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污水源热泵冷暖空调系统还可包括冷却塔,所述冷却塔与所述热泵主机连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调末端装置的数量可为多个,多个所述空调末端装置之间为并联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调末端装置为风机盘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原有空调的冰水主机上加装热泵控制器,使得原有的单冷主机变为冷暖一体机,还能同时提供生活热水,节约了大量的能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污水源热泵冷暖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参图1所示,介绍本技术的污水源热泵冷暖空调系统100的一实施方式。该污水源热泵冷暖空调系统包括:热泵主机10,污水集中池20,换热池101,污水净化池201、空调末端装置30及管路系统40。热泵主机10,设于换热池101与空调末端装置30之间,是由原有的空调冰水主机内加装热泵控制器(图未示)构成,使其具有热泵功能,可将低温热源的热能转移到高温热源。在本技术中,低温热源来自于平时生活中大型建筑的污水,虽然是这部分污水是低品位的热能,但总量可观,且源源不断产生,利用这些污水的热量来供应空调系统的动力,可节约大量能源。换热池101,其内设有换热器(图未示),可对污水进行取热。优选地,换热池101内还设有温度检测控制装置(图未示)和挡板(图未示),挡板可用于引导污水的行进方法,提高换热效率,避免引起热短路。污水集中池20,用于集中污水,污水可由管道引到污水集中池20中。污水净化池201,设于污水集中池20与换热池101之间,并分别与污水集中池20与换热池101连通,由于换热器对污水取热时对水质要求较高,故,污水在进入换热池101前需在污水净化池201内进行除/阻垢处理,并可借此将污水处理系统建构更高标准,同时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污水在污水净化池201内沉淀出来的废渣,可经由生物处理成为优质肥料,用于农业有机种植。空调末端装置30,优选地,为风机盘管或其他末端装置,空调末端装置30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布置多个,多个空调末端装置30之间为并联设置,当然,当空调末端装置30为多个风机盘管时,多个风机盘管也为并联设置在污水源热泵冷暖空调系统100中,换热池101的一端通过热泵主机10与空调末端30装置构成循环回路,换热池101的另一端与污水净化池201连接,当然,上述换热池101、热泵主机10、空调末端30、污水净化池201、污水集中池20都是通过管路系统40连通的。特别地,污水源热泵冷暖空调系统100还包括地源热泵装置(图未示),该地源热泵装置与所述污水集中池并联设置。污水源热泵冷暖空调系统100处于制热模式时,若负荷超过污水源所能提供的热量,可部分的使用地缘热泵系统作为辅助,或者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将原有空调系统的燃油锅炉保留,作为备用。污水源热泵冷暖空调系统100在冬季制热模式下,换热器为蒸发器,热泵主机10做功,换热器中的液态制冷剂吸收污水中的热量,经过换热,吸热成45℃热水送至空调末端装置30处放热;污水源热泵冷暖空调系统100在夏季制冷模式下,换热池101的换热器为冷凝器,热泵主机10做功,换热器中的气态制冷剂放出热量到污水中,放热成7℃的冷水进入空调末端装置30,将空调末端装置30的热量置换出来,7℃的冷水经由空调末端装置30吸热成12℃的冷水,再通过换热器(图未示)将热量交换给净化后的污水,换热后的水,流入市政污水管道。优选地,污水源热泵冷暖空调系统100还可包括冷却塔(图未示),冷却塔与热泵主机10直接连通,以防在盛夏时节,气温过高时,空调末端装置30的热量不能都被净化后的污水置换,就可以通过冷却塔将多余的热量排往大气。具体地,空调末端装置30的热量经由温度检测控制装置判断,由所述换热池的水排出,若热量超出设定值,多余的热量可通过所述冷却塔排往大气。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本技术通过在原有单冷空调的冰水主机上增加了换热器和热泵,可以提供生活热水,使得原来单冷机变为一机三用的冷暖设备。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技术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源热泵冷暖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集中池,用于集中污水;换热池,用于与污水形成热传递,所述换热池设有换热器、温度检测控制装置和挡板,所述挡板用于引导污水的行进方向;污水净化池,设于所述污水集中池与所述换热池之间,并分别与所述污水集中池与所述换热池连通;空调末端装置;热泵主机,设于所述换热池与所述空调末端装置之间;其中,所述换热池的一端通过所述热泵主机与所述空调末端装置构成循环回路,所述换热池的另一端与污水净化池连接;所述污水源热泵冷暖空调系统还包括地源热泵装置,所述地源热泵装置与所述污水集中池并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源热泵冷暖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污水集中池,用于集中污水;
换热池,用于与污水形成热传递,所述换热池设有换热器、温度检测控制装置和挡板,所述挡板用于引导污水的行进方向;
污水净化池,设于所述污水集中池与所述换热池之间,并分别与所述污水集中池与所述换热池连通;
空调末端装置;
热泵主机,设于所述换热池与所述空调末端装置之间;
其中,所述换热池的一端通过所述热泵主机与所述空调末端装置构成循环回路,所述换热池的另一端与污水净化池连接;
所述污水源热泵冷暖空调系统还包括地源热泵装置,所述地源热泵装置与所述污水集中池并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源热泵冷暖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池内的换热器,冬季采暖时所述换热器为蒸发器,夏季制冷时所述换热器为冷凝器。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晨东王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心日源建筑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