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成鑫专利>正文

多次性使用的粉、粒状散料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7843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多次性使用的粉,粒状散料集装箱,由托盘、立柱、袋体、盖组成。便于叉车、起重机作业,可以堆码两层,防雨,用于棚车或敞车均宜,装料容易,出料方便,进、出料顺畅,特别适合散装水泥的运输储存。可折叠,其用后的回收状态为板形,体积减小到使用时的1/6,有利于集装箱的回收作业。造价低,复用次数多,可降低储运成本。(*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集装箱,特别涉及的是一种多次性使用的粉、粒状散料集装箱。我国现有集装技术基本上是发展集装单元工具,而各种集装单元工具并不适合粉、粒状散料的装载。已有的各种通用和专用集装箱也基本上不是为装运粉、粒状散料设计的,因而不能有效地处理这类散料的进、出料问题。唯一与本技术的对比是名称为“散水泥集装箱”的技术专利(申请号88218922.0),但与之不同的是本技术不为出料而专设联动机构,用后回收时柔性袋体与托盘及盖不必分离就可实现减小体积的折叠。鉴于以上原因,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设计出一种出料和回收作业方便的粉、粒状散料集装箱。本技术是由托盘、立柱、袋体、盖组成。托盘包括盘脚、盘架、底板。盘架包括横中支架。盘脚与盘架固接,底板与盘架用铰链联接。立柱包括柱体、方头、垫、吊环、方头、垫与柱体固接。吊环带有吊环柱,吊环柱穿过垫上的孔以吊环柱脚和环圈限位。袋体包括柔性袋、翼板、进、出料口及其插板。料口与柔性袋胶接,插板插入料口上的槽内。盖包括盖架、定位装置,二者固接。盘脚与立柱的方头均中空,各有一组相对的面开等圆的孔,立柱方头的外缘线段小于盘脚的内缘线段,二者套装,紧固件穿过其上的孔使联接。带料口的袋体以其翼板胶接在盖架上,其出料口镶嵌在托盘的横中支架上,盖的四角有方孔,垫套装在方孔内使立柱与盖联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优点(1)不必设出料联动机构。其储运和出料之间设有过渡状态。(2)其出料系底板翻转托起盛料袋体底部成斜面而出现漏斗,没有专设漏斗耗费空间。(3)用后回收状态为板形,柔性袋与托盘及盖不必分离即可实现减小体积的折叠。储运与回收状态的体积比大。(4)因独特的设计,吊环设于立柱端面并不防碍堆垛时使上下两层立柱处于一轴线上。起吊和码堆重力线均通过立柱轴线。(5)功能、价值比大,按容积计算造价400元/m3,自重65公斤/m3。单个可重复使用500次以上。(6)用其装运粉、粒状散料可节省大量以木材为原料的包装纸。 附图说明图1 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 袋体结构主视图图3 图2中F向视图图4 袋体结构俯视图图5 进料口结构示意图图6 图5中C-C剖视图图7 进料口插板结构示意图图8 出料口结构示意图图9 图8中D-D剖视图图10 出料口插板结构示意图图11 托盘结构主视图图12 托盘结构俯视图图13 图11中D向视图图14 图11中放大B-B剖视图图15 图12中放大A-A剖视图图16 底板结构示意图图17 盖结构主视图图18 盖结构俯视图图19 图17中放大E-E剖视图图20 图17中放大G-G剖视图图21 立柱结构主视图图22 立柱结构左视图图23 托盘、立柱、袋体、盖位置关系主视图图24 托盘、立柱、袋体、盖位置关系左视图图25 本技术进料状态图图26 本技术出料状态图图27 本技术用后回收状态图以上图中各序号的说明1.托盘2.立柱3.袋体4.盖5.柔性袋6.进料口7.出料口8.槽9.翼板10.进料口插板11.出料口插板12.盘脚13.盘架14.底板15.铰链16.横中支架17.盖架18.定位装置19.柱体20.方头21.垫22.吊环23.吊环柱24.吊环柱脚25.环圈26.螺栓27.螺母28.支承物29.方孔下面对照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技术由托盘1、立柱2、袋体3、盖4组成。托盘包括采用50×50/5角钢制成的盘脚12、盘架13,3mm厚钢板制成的底板14。盘脚与盘架焊接,底板与盘架铰接。30×30/3角钢的横中支架16焊在盘架上。立柱包括φ38×3钢管制作的柱体19,用40×40/4角钢制作的方头20,机加工钢件垫21和吊环22。吊环由吊环柱23、环圈25两体构成,吊环柱脚24为一凸台,使吊环柱穿过垫上的孔再与环圈焊接。袋体包括2mm厚高聚物软材料制成的柔性袋5,10mm厚高聚物硬材料制作的翼板9,进料口6,出料口7,进、出料口上有槽8、插板10、11由8mm厚高聚物硬材料制成,分别插入进、出料口的槽内。盖包括40×4扁钢制作的盖架17,机加工钢件定位装置18。盘脚和方头均中空,各有一组相对的面开等圆的孔,方头的外缘线段小于盘脚的内缘线段,二者套装,使紧固件穿过孔联接。以盘脚落地,盘架下缘距地面不小于50mm,以形成叉孔,便于叉车叉入。底板可绕铰链15向上翻转,在出料时托起盛料袋体底部使成漏斗斜面状,便于出料。袋体顶部制成漏斗状便于进料(参见图25)。盛料储运时该漏斗折叠平放被进料口压住,进料口两长边镶嵌在翼板的凸台内(参见图1)。出料口横贯盘架并镶嵌在横中支架上,使出料口插板可方便的推进,抽出。垫有开口,起吊时可从开口处牵出吊环,储运时吊环落下,低于垫的端面使不防碍堆码时上下两层立柱的衔接。盖的四角有方孔29便于套入垫或盘脚。定位装置便于码箱时对位。本技术组装时立柱的方头插入盘脚,螺栓26,螺母27联接托盘、立柱。垫套装在盖的方孔中使立柱、盖联接。袋体的翼板与盖架胶接使袋体、盖联为一体。袋体的出料口镶嵌在横中支架上使袋体和托盘联接。本技术出料时先用起重机或叉车将其盘脚对准支承物28平放,出料口悬空,即可出料作业(参见图26)。本技术用后回收时,卸下紧固件,提起盖,取出立柱,再落下盖,使盖的方孔套住盘脚,再用螺栓穿过盘脚的孔挡住盖用螺母紧固,即成板形(参见图27)。权利要求1.一种多次性使用的粉、粒状散料集装箱,其特点在于(1)所述的集装箱由托盘、立柱、袋体、盖组成;(2)托盘包括盘脚、盘架、底板,盘脚与盘架固接,底板与盘架用铰链联接;(3)立柱包括柱体、吊环、垫,垫与柱体固接,吊环带有吊环柱,吊环柱穿过垫上的孔以柱脚和环圈限位;(4)袋体包括柔性袋、翼板、进、出料口及其插板,进、出料口分别与柔性袋胶接,插板各插入进、出料口上的槽内;(5)盖包括盖架,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固接在盖架上;(6)盘脚与立柱的一端均中空,并且各有一组相对的面开等圆的孔,立柱一端的外缘线段小于盘脚的内缘线段,二者互相套装,紧固件穿过其上的孔使联接,带进、出料口的袋体以其翼板胶接在盖架上,袋体的出料口镶嵌在托架的横中支架上,立柱的另一端固接着垫、吊环以其柱穿过垫上的孔套装在垫上,可上下自由运动,并且依靠其脚和圈限位,盖的四角有方孔,垫套装在方孔内使立柱与盖联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次性使用的粉、粒状散料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以铰链为轴心向上翻动,可托住袋体,使袋体底部呈漏斗斜面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次性使用的粉、粒状散料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的一端带有吊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次性使用的粉、粒状散料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的四角固接着定位装置。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多次性使用的粉、粒状散料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环带有吊环柱。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次性使用的粉、粒状散料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环柱穿过垫上的孔以柱脚和环圈限位。7.如权利要求3或5或6所述的多次性使用的粉、粒状散料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环其柱在垫的孔中自由下落,由圈限位后,圈不高于垫的端面。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多次性使用的粉,粒状散料集装箱,由托盘、立柱、袋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次性使用的粉、粒状散料集装箱,其特点在于:(1)所述的集装箱上托盘、立柱、袋体、盖组成;(2)托盘包括盘脚、盘架、底板,盘脚与盘架固接,底板与盘架用铰链联接;(3)立柱包括柱体、吊环、垫,垫与柱体固接,吊环带有吊环柱,吊环 柱穿过垫上的孔以柱脚和环圈限位;(4)袋体包括柔性袋、翼板、进、出料口及其插板,进、出料口分别与柔性袋胶接,插板各插入进、出料口上的槽内;(5)盖包括盖架,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固接在盖架上;(6)盘脚与立柱的一端均中空,并且各有一 组相对的面开等圆的孔,立柱一端的外缘线段小于盘脚的内缘线段,二者互相套装,紧固件穿过其上的孔使联接,带进、出料口的袋体以其翼板胶接在盖架上,袋体的出料口镶嵌在托架的横中支架上,立柱的另一端固接着垫、吊环以其柱穿过垫上的孔套装在垫上,可上下自由运动,并且依靠其脚和圈限位,盖的四角有方孔,垫套装在方孔内使立柱与盖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成鑫
申请(专利权)人:江成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