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盖上带有燃烧室的罐头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7733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瓶盖上带有燃烧室的罐头瓶,盖上有一个燃烧室(1),在燃烧室的底面上有通气孔(5),侧面有填料孔(6),盖(2)与燃烧室为一体结构。燃烧室为一中空的柱体。使用时,在燃烧室内填入酒精载体,并点燃,然后与密封圈(3)一起将罐头瓶的口封闭,当罐头瓶内的氧气耗尽后,火焰熄灭,剩余的氮气和二氧化碳阻止了细菌的繁殖,达到了保鲜,防腐的目的,主要用于批量不大的油炸食品,风味食品及干鲜果蔬的保鲜罐头包装,代替原有的高温、高压、消毒处理方法。(*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罐头食品包装瓶盖已有技术中对食品的罐头包装,一般采用高温、高压、消毒、压盖密封,这种包装加工方法,对于油炸食品,风味食品以及需要保鲜的食品,极易失去其独特风味。如油炸食品失去其原有的酥脆性,新鲜蔬菜在高温、高压,不变软而不鲜。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瓶盖上带有燃烧室的罐头瓶,用于包装食品,保鲜和保证其独特风味。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在瓶盖上有一个与其联为一体的燃烧室,燃烧室上有通气孔和填料孔。在燃烧室内填入酒精载体,并点燃酒精,将有燃烧室的一侧(即燃烧室)装在罐头瓶内,加压封装,当罐头瓶内的氧气耗尽后,酒精熄灭,这时瓶内只有剩余的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没有氧气,阻止了细菌的繁殖,即达到了防腐保鲜的目的,酒精应采用食用酒精。本技术的优点是,对于一般小批量生产,要求不高的食品,奶油炸罐头食品,干鲜果蔬食品,可以取代高温高压的消毒处理方法。其不足之处是效率较低。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瓶盖封装在瓶口上的示意图。图2是燃料室的结构图。在附图中1、燃烧室2、瓶盖3、密封圈4、罐头瓶5、通气空6、填料孔以下结合附图对具体的实施进行详细描述。如图所示,罐头瓶[4]上封装瓶盖[2],瓶与盖之间有一层密封圈[3],在瓶盖[2]上有一个燃烧室[1]的形状为一侧面带有填料孔[6]底面带有通气孔[5]的中空柱体。燃烧室与瓶盖的联接,可以用点焊或其他热加工方法,一般一个瓶内有一个燃烧室即可,封装时,先将冲制成型的瓶盖上的燃烧室内通过上填料孔[6]填入酒精载体。可以使用90%的食用酒精浸泡的棉线或绒线。在瓶口上放量好密封圈[3],点燃酒精,封装瓶盖。当罐头瓶内的空气中的氧气耗尽后,酒精火熄灭在罐头瓶内只剩下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以及未燃尽的酒精和少量的水。酒精的燃烧方程式为3C2H6O+9O2=6CO2+9H2O,由于普通的罐头瓶内装入食品后剩余的空间很小。以500克标准瓶为例,剩余容积一般只有20-50毫升左右。所以,酒精用量很少,剩余的酒精酒具有杀菌作用,剩余的气体中没有氧气,细菌及微生物不易繁殖,起到了防腐保鲜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由瓶盖和罐头瓶组成的食品包装罐头瓶,其特征是瓶盖上有一个与盖联为一体的燃烧室。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头瓶,其特征是所说的燃烧室[1]为一侧面有填料孔[6]底面有通气孔[5]的中空柱体。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瓶盖上带有燃烧室的罐头瓶,盖上有一个燃烧室(1),在燃烧室的底面上有通气孔(5),侧面有填料孔(6),盖(2)与燃烧室为一体结构。燃烧室为一中空的柱体。使用时,在燃烧室内填入酒精载体,并点燃,然后与密封圈(3)一起将罐头瓶的口封闭,当罐头瓶内的氧气耗尽后,火焰熄灭,剩余的氮气和二氧化碳阻止了细菌的繁殖,达到了保鲜,防腐的目的,主要用于批量不大的油炸食品,风味食品及干鲜果蔬的保鲜罐头包装,代替原有的高温、高压、消毒处理方法。文档编号B65D1/12GK2062710SQ8921632公开日1990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1989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1989年12月7日专利技术者刘元培 申请人:青州市民间工艺开发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瓶盖[2]和罐头瓶[4]组成的食品包装罐头瓶,其特征是瓶盖[2]上有一个与盖联为一体的燃烧室[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元培
申请(专利权)人:青州市民间工艺开发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