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6725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包装盒,包含一片式底板单元、至少一盒体单元与一盒盖单元。施予立体化的该等盒体单元之间形成一个容室,该等盒体单元包含一卡合孔与一穿置孔,两相对的穿置孔与该容室之间界定出一容置空间,此容置空间供安置一被包装物。该盒盖单元盖合于该容室与该容置空间,该盒盖单元相对于该容置空间处设有一开放切口。通过此开放切口被推挤变形,以供安置高度大于包装盒高度的被包装物。(*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盒,且特别是涉及一种一片式折叠的包装盒。
技术介绍
针对移动电子产品而言,例如笔记型电脑或手机,基于其有许多配件,举如变压器、电源线、鼠标、备用电池等。在运送过程中,为了避免笔记 型电脑与其等配件受到撞击而损毁, 一般均配搭具防护作用的纸材、塑材来 包装,此包装可支撑此包装内容物,以获致防护作用。参照图1与图2, 一种现有的包装盒100,包含一底板单元110、 二盒体 单元120、 130以及二盒盖单元140、 150。该底板单元110包含等长且相互平行的一第一側边111与一第二侧边 112、等长且相互平行的一第三侧边113与一第四倒边114,以及二个邻靠于 该第三、四侧边113、 114的卡孔115。该等盒体单元120、 130包含相互平行的一第一高度部位121、 131、 一 盒体部位122、 132、 一第二高度部位123、 133以及一反折部位124、 134。 该等盒体部位122、 132靠近该等第二高度部位123、 133的侧边设有一长条 状卡孔125、 135。该等盒体部位122、 132各设有一手握孔126、 136。而且 该等第二高度部位123、 133与该等反折部位124、 134的形成有一供卡固于 该卡孔115的卡合部127、 137。而该盒体部位122的反折部位124以该卡孔125为分界再区分有一第一 反折区124,与一第二反折区124"。该第一反折区124,呈内折状态,该第二 反折区124"呈外折状态,两者均抵接于该底板单元110。该盒体单元130的 反折部位134呈内折状态。该盒体单元120的第二高度部位123与该盒体单元130的第二高度部位 133之间界定出一个容置空间160,此容置空间160供安置一被包装物170。在组装状态,上述两盒体单元120、130均呈n型弯折于该底板单元110。该盒盖单元140包含一高度部位141、 一盒盖部位142、 一-^合部位143以及一手握孔144。该盒盖单元140呈n型弯折,以藉该卡合部位143嵌入 于该等盒体单元120的卡孔125、 135,而盖合住该等盒体单元l20、 UO的 一部分。该盒盖单元150包含一高度部位151、 一盒盖部位152、 一卡合部位153 以及多个手握孔154。该盒盖单元150呈n型弯折,用于该卡合部位153嵌 入于该等盒体单元120的卡孔125、 135,而盖合住该等盒体单元120、 130 的另一部分以及该容置空间160,用以包装此被包装物170(例如笔记型电 脑的电池)。现有的包装盒100通过该等盒体单元的第二高度部位123、 133与该盒 盖单元150的盒盖部位152三者之间的容置空间160以安置此被包装物170, 固然可以获得支撑与保护此被包装物170的目的,但是, 一旦被包装物170 的高度大于该等盒体单元120、 130的第二高度部位123、 133的高度时,则 必须增加该些第二高度部位123、 133的高度,进而牵动改变整个包装盒的 尺寸,才可装下更大尺寸的被包装物170,并且方能使该被包装物170获得 支撑保护。因此,此种包装盒100的结构, <又适用单一弄见格的^^皮包装物170。所以, 不同外观^见格的笔记型电脑电池,不能共用,导致制造成本相对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盒,用以解决现有包装盒只能容纳 单规格被包装物的缺点。在不改变整体材积之下,由一可被推挤变形的开放 切口,以包装更大尺寸的被包装物,因而节省材积、增加货拒装载数量、降 低成本。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盒,通过防破切口与该装填被 包装物的穿置孔相连通,具以緩沖减震作用,避免被包装物撞损。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出的一种包装盒,包含一底板单 元、二盒体单元以及一盒盖单元。该底板单元,包含等长且相互平行的的一第一側边与一第二侧边、等长 且相互平行的一第三侧边与一第四侧边以及二个分别邻靠子该第三、四侧边 的卡孔。该等盒体单元,分别连接于该底板单元的第三、四侧边,该等盒体单元皆包含一卡合孔、 一穿置孔与一直立区,每一个盒体单元皆经弯折而卡固于 该底板单元的卡孔,该些穿置孔设置在该些直立区之中。。该盒盖单元,包含一第一盒盖与一第二盒盖;该第一盒盖连接于该底板 单元的第一侧边,并包含一供嵌入于该盒体单元的该等卡合孔的第一嵌合片,该第一盒盖、该两相对的卡合孔与该等盒体单元定义一容室;该第二盒盖连接于该底板单元的第二側边,并包含一供嵌入于该盒体单元的该等卡合 孔的第二嵌合片以及一形成于中央处的开放切口,该第二盒盖、该两相对的 卡合孔与该容室之间定义一容置空间。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该盒盖单元的开放切口可适度被推挤变 形,以安装更大尺寸的被包装物,并且保有稳固的支撑保护作用。而且,整 体材积无需增加,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被包装物,因此可节省材积、增加货 拒装载数量且降低成本。附图说明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详细说明如下图1为现有包装盒的局部展开立体图; 图2为现有包装盒的组合立体图; 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展开平面图; 图4为该实施例的局部展开立体图 图5为防破切口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6为安装被包装物的组合立体图 图7为该实施例的组合侧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包装盒 111:第一侧边 113:第三側边 115:卡孔 121:第一高度部位 123:第二高度部位 124,第一反折区110:底板单元 112:第二侧边 114:第四侧边 120:盒体单元 122:盒休部位 124:反折部位 124":第二反折区125:卡孔126:手握孔127:卡合部130:盒体单元131:第一高度部位132:盒体部位133:第二高度部位134:反折部位135:卡孔136:手握孔137:卡合部140:141:高度部位142:盒盖部位143:卡合部位144:手握孔150:盒盖单元151:高度部位152:盒盖部位153:卡合部位154:手握孔160:容置空间170:被包装物200:底板单元210:第一侧边220:第二側边230:第三侧边240:第四側边250:卡孔300:盒体单元310:第一高度部位320:盒体部位321:手握孔330:第二高度部位340:反折部位350:直立区360:平卧区370:卡合孔380:穿置孔楊盒体单元410:第一高度部位420:盒体部位421:手握孔430:第二高度部位431:卡止部440:反折部位450:直立区460:平卧区470:卡合孔480:穿置孔490:防破切口500:容室501:容置空间600:被包装物700:"""— 品 j^,710:高度部位720:盒盖部位730:第一嵌合片740:穿孔800:810:高度部位820:盒盖部位830:第二嵌合片 840:手握孔850:开放切口 851:切口部852:分叉部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3与图4,本技术的包装盒的一实施例,包含一底板单元200、 二盒体单元300、 400、 一第一盒盖700与一第二盒盖800。该底板单元200,包含等长且相互平行的一第一側边210与一第二側边 220、等长且相互平行的一第三侧边230与一第四侧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含:底板单元,包含等长且相互平行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等长且相互平行的第三侧边与第四侧边以及二个分别邻靠于该第三、四侧边的卡孔;二盒体单元,分别连接于该底板单元的第三、四侧边,每一个盒体单元皆经弯折而卡固于该底板单元的卡孔;该二盒体单元分别包含卡合孔、穿置孔与直立区,该些穿置孔设置在该些直立区之中;以及盒盖单元,包含第一盒盖与第二盒盖;该第一盒盖连接于该底板单元的第一侧边,并包含一供嵌入于该盒体单元的该各卡合孔的第一嵌合片;该第二盒盖连接于该底板单元的第二侧边,并包含一供嵌入于该盒体单元的该各卡合孔的第二嵌合片以及形成于中央处的开放切口;其中,第一盒盖、该各卡合孔与该各盒体单元之间界定一容室;该容室与该些穿置孔之间界定一容置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予緁
申请(专利权)人: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