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广菊专利>正文

防盗防伪酒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6156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盗防伪酒瓶,包括瓶体,该瓶体由瓶颈和主体构成,在所述的瓶体的瓶颈外侧设有环形凹槽,在对应该环形凹槽的瓶颈内塞有塞子。在对应所述的塞子与瓶体相邻的一端附近的瓶颈外侧设有另一环形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必须从邻近瓶口的环形凹槽处折断,取出塞子,或者将塞子捅到瓶内,或者从下方的环形凹槽处折断,才能将瓶内的酒倒出。这样酒瓶就已经报废,不能再使用,彻底杜绝了不法分子利用名酒的瓶子伪造假酒的可能,彻底解决了防伪和防盗的问题。(*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酒瓶,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盗和防伪功能的酒瓶,也可用于其它类似的液体容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大批假酒,造成市场的混乱,对消费者的权益造成严重损害。目前虽有防伪结构的酒瓶,但其结构复杂,成本高,且不能彻底解决防伪和防盗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防盗防伪酒瓶,以解决现有的酒瓶防伪结构复杂,成本高,以及防伪和防盗效果不好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瓶体,该瓶体由瓶颈和主体构成,在所述的瓶体的瓶颈外侧设有环形凹槽,在对应该环形凹槽的瓶颈内塞有塞子。在对应所述的塞子与瓶体相邻的一端附近的瓶颈外侧设有另一环形凹槽。所述塞子为圆台体,可以由软木制成。所述的环形凹槽的截面形状为凹形、V形或半圆形。本技术在使用时必须从邻近瓶口的环形凹槽处折断,取出塞子,或者将塞子捅到瓶内,或者从下方的环形凹槽处折断,才能将瓶内的酒倒出。这样酒瓶就已经报废,不能再使用,彻底杜绝了不法分子利用名酒的瓶子伪造假酒的可能,彻底解决了防伪和防盗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包括由瓶颈1和主体4构成的瓶体,该瓶体一般为玻璃或类似硬质材料制品。在瓶颈1的外侧设有一道或两道环形凹槽2和3,在对应第一道环形凹槽2的瓶颈内塞有塞子5。所述塞子为圆台体,可由软木制成。所述的环形凹槽2和3的截面形状为凹形、V形或半圆形。权利要求1.一种防盗防伪酒瓶,包括瓶体,该瓶体由瓶颈和主体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瓶体的瓶颈外侧设有环形凹槽,在对应该环形凹槽的瓶颈内塞有塞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防伪酒瓶,其特征在于在对应所述的塞子与瓶体相邻的一端附近的瓶颈外侧设有另一环形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防伪酒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子为圆台体。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防盗防伪酒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塞子为软木塞。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防盗防伪酒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凹槽的截面形状为凹形、V形或半圆形。专利摘要一种防盗防伪酒瓶,包括瓶体,该瓶体由瓶颈和主体构成,在所述的瓶体的瓶颈外侧设有环形凹槽,在对应该环形凹槽的瓶颈内塞有塞子。在对应所述的塞子与瓶体相邻的一端附近的瓶颈外侧设有另一环形凹槽。本技术在使用时必须从邻近瓶口的环形凹槽处折断,取出塞子,或者将塞子捅到瓶内,或者从下方的环形凹槽处折断,才能将瓶内的酒倒出。这样酒瓶就已经报废,不能再使用,彻底杜绝了不法分子利用名酒的瓶子伪造假酒的可能,彻底解决了防伪和防盗的问题。文档编号B65D85/72GK2680615SQ20042000330公开日2005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3日专利技术者曹广菊 申请人:曹广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盗防伪酒瓶,包括瓶体,该瓶体由瓶颈和主体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瓶体的瓶颈外侧设有环形凹槽,在对应该环形凹槽的瓶颈内塞有塞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广菊
申请(专利权)人:曹广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