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明专利>正文

洁净瓶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5312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洁净瓶塞。洁液瓶塞的特点是在普通塞子上有一个与液体容器内空间相通的出液嘴和一个储液凹间。从容器倒出液体后,残留在容器口的液体因其重力和附着力的作用顺着出液嘴外周流入储液凹间而不致渗流到容器外周,以保持容器外表容器置入位以及手部的清洁卫生。(*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洁净瓶塞是一种液体容器的塞子。从容器倒出液体后,一般都有少量液体残留在容器口并渗流到容器外周以至容器底部,影响容器及容器置放位的清洁,手持容器时(如酱油瓶)还引起手感不适和影响手部清洁。洁净瓶塞的新结构是在普通塞子上多一个出液嘴和储液凹间。解决问题的方式是这样的倒出液体后残留在容器口的液滴因其本身的重力以及附着力的共同作用而顺着出液嘴外周流入储液凹间,从而达到防止液体流至容器外周的目的。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其结构及工作情况。该洁净瓶塞包括出液嘴(1)储液凹间(2)密封紧固体(3)盖子(4)四大部分。图1为洁净瓶塞,图2为洁净瓶塞的盖子。工作过程如下切掉出液嘴上部虚线表示部分(虚线部分为制造时须制造的部分)将洁净瓶塞塞入容器口。倾斜或倾倒容器,液体即从出液嘴流出。由于出液嘴有效通液道截面积较小(根据液体稠稀不同,截面积在1~16mm2间),少量液体流出后,容器内气压下降,流液自动停止。如需更多的液体可轻轻抖动容器,直到得到所需液量止。提起容器,使出液嘴向上时,出液口残液因其重力和附着力的共同作用而顺着出液嘴外周流下储液凹间而不至流到容器外周。用后旋上盖子即可。使用次数较少时,即储液凹间残液只有1~3滴时,由于储液凹间底部空间很小,容器斜倒位置时,因液体张力和附着力的作用,残液不会自然流出储液凹间。由于出液嘴出液道截面积较小,自然流出的液体较少,所以使用过程都要抖动。又因抖动的原因,储液凹间残液只有1-3滴时就会滴入接液器皿中,同时保证储液凹间不会有容器倾斜位置时能自然流出的液体量。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是注塑成型,洁净瓶塞及盖子材料为塑料。权利要求1.洁净瓶塞是一种液体容器的塞子。洁净瓶塞上有一个与容器内相通的出液嘴(1)和一个储液凹间(2)。其特征是(1)出液嘴的结构形状是上小下大,它可以制成类似图示形状,但其出液通道有效截面积在1~16mm2之间,出液嘴高度在8~25mm之间。(2)储液凹间的作用是储存出液嘴流下的残液,并且在洁净瓶塞斜、倒位置时能产生张力使3滴以内液体不会自然流出。其形状因出液嘴的形状不同而不同。其有效深度在3-16毫米间。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洁净瓶塞。洁净瓶塞的特点是在普通塞子上有一个与液体容器内空间相通的出液嘴和一个储液凹间。从容器倒出液体后,残留在容器口的液体因其重力和附着力的作用顺着出液嘴外周流入储液凹间而不致渗流到容器外周,以保持容器外表容器置放位以及手部的清洁卫生。文档编号B65D47/40GK1062879SQ9011039公开日1992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1990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1990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者陈明 申请人:陈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洁净瓶塞是一种液体容器的塞子,洁净瓶塞上有一个与容器内相通的出液嘴(1)和一个储液凹间(2),其特征是:(1)出液嘴的结构形状是上小下大,它可以制成类似图示形状,但其出液通道有效截面积在1~16mm↑[2]之间,出液嘴高度在8~25mm 之间。(2)储液凹间的作用是储存出液嘴流下的残液,并且在洁净瓶塞斜、倒位置时能产生张力使3滴以内液体不会自然流出,其形状因出液嘴的形状不同而不同,其有效深度在3-16毫米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
申请(专利权)人:陈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