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草石笼生态梯田埂
本专利技术属于于农业工程领域,提供了一种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特别提供了一种植草石笼生态梯田埂的修筑方法。
技术介绍
在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今天,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问题倍受关注。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土保持工程集生态效应、景观效应、经济效应和安全效应于一体已是一个必然趋势。梯田是指在坡地上沿等高线修成阶台式或坡式断面的田地,是山区丘陵区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建设基本农田的有效措施,其蓄水、保土、增产作用效果较为显著。目前,根据建筑田埂材料不同,分为土埂梯田、石埂梯田和植物田埂梯田,尤其是以土埂或石埂梯田较多,这种梯田的田埂存在着如下突出问题:一是土埂和石埂梯田不仅是在修筑过程中容易产生水土流失,而且在暴雨条件下,土埂梯田田埂容易发生冲蚀、出现缺口、穿洞等损坏现象;石埂梯田易发生坍塌、产生次生灾害,影响坡下居民生产生活安全。二是土埂和石埂耐久性和稳定性相对较低,二者需要日后的维护费用较高,导致梯田修筑运行的总体费用增加,部分梯田在运行中因维修不及时而出现新的水土流失,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草石笼生态梯田埂,其特征在于:由石笼网、石料、土料和草本植物组成,在石笼网内部填充石料,石笼网顶部外侧部分覆土后种植适宜的植物,具体材料选取如下:(1)石笼石笼由石笼工程单体组成,所述的石笼工程单体是由石笼网拼接而成;所述石笼网由低碳钢丝或者外层包覆PVC的低碳钢丝使用机械编织而成,所述每个石笼工程单体的形状为直角梯形体,长2.0m,上顶宽0.4m,下底宽0.5m,高1.0m;(2)石料选择质地坚硬、新鲜、完整的块石,块石粒径在80~200mm之间,厚度>200mm且长厚比≤3,石料饱和极限抗压强度>40Mpa,软化系数>0.85;(3)土料土壤选择含沙量少、颗粒细腻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草石笼生态梯田埂,其特征在于:由石笼网、石料、土料和草本植物组成,在石笼网内部填充石料,石笼网顶部外侧部分覆土后种植适宜的植物,具体材料选取如下:(1)石笼石笼由石笼工程单体组成,所述的石笼工程单体是由石笼网拼接而成;所述石笼网由低碳钢丝或者外层包覆PVC的低碳钢丝使用机械编织而成,所述每个石笼工程单体的形状为直角梯形体,长2.0m,上顶宽0.4m,下底宽0.5m,高1.0m;(2)石料选择质地坚硬、新鲜、完整的块石,块石粒径在80~200mm之间,厚度>200mm且长厚比≤3,石料饱和极限抗压强度>40Mpa,软化系数>0.85;(3)土料土壤选择含沙量少、颗粒细腻、渗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的黏质土或壤土,土层厚度为15~25cm;(4)植草植物选自乡土类草本植物;所述植草石笼生态梯田埂的修筑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清基将梯田埂基处的虚土、草皮、树根以及含腐殖质较多的土壤清除,使坚实土层或基岩露出,然后再沿梯田埂轴线挖一结合沟,以便梯田埂与基础紧密结合;(2)浇筑垫层在开挖好结合沟处进行浇筑C30混凝土垫层,厚度为3-5cm,之后进行钢丝石笼的砌筑;(3)石笼网的定位与安装将石笼网片打开调正,用连线连接,每20cm处设一扎点,一次成型,内设八字线进行箱体定型加固,形成石笼工程单体,再将石笼工程单体放到结合沟固定位置,各单体错缝搭接,与相邻单体用扎线连接,形成整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鹏,李肖,刘潘伟,张光灿,苗德志,李艳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