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封荣金专利>正文

便携式冲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1946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3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冲牙器,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无线充电的便携式冲牙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机身组件(1)、与所述机身组件(1)顶部连接的喷嘴(2)以及嵌入所述机身组件(1)一侧的水箱(3),所述机身组件(1)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内部的泵组件(12)、马达(13)、充电电池(14)和电路控制面板(15),所述泵组件(12)与所述马达(13)传动配合,所述马达(13)和充电电池(14)均与所述电路控制面板(15)电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冲牙器还包括无线充电底座(4),所述无线充电底座(4)上设有供所述机身组件(1)配合安放的安放槽,所述无线充电底座内设有无线充电发射器(41)和外部电源接线(42),所述机身组件(1)内设有无线充电接收器(1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洁齿、护齿清洁用具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洁齿、护齿清洁用具,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冲牙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普通冲牙器基本上都是内置充电电池,使用前先通过适配器对冲牙器内的电池充电,在使用时拔掉适配器,通过电池对冲牙器供电进行使用。由于用户使用完不一定记得充电,可能在下次使用时电池电量不足,必须再次充电后才能使用,给用户带来不便。同时由于充电插口的存在,使得冲牙器充电时存在漏水导电的隐患。公开号为10304053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冲牙器,这种冲牙器其结构包括喷嘴、机身组件、水壶组件,喷嘴连接机身组件,喷嘴与机身组件连接端为进水端,水壶组件连接在机身组件上,吸水管连接喷嘴,机身组件包括手柄、内件组件,内件组件连接在手柄内。内件组件中具有栗组件,栗组件内具有进水阀片与出水阀片,阀片利用所述栗组件内的活塞与连杆进行开合与关闭从而进行吸水与喷水。所述冲牙器无法进行无线充电,充电时极不方便,且不能有效防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无线充电的便携式冲牙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机身组件、与所述机身组件顶部连接的喷嘴、嵌入所述机身组件一侧的水箱,所述机身组件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内部的栗组件、马达、充电电池和电路控制面板,所述栗组件与所述马达传动配合连接,所述电路控制面板与所述马达和充电电池电路连接。所述冲牙器还包括无线充电底座,所述无线充电底座上设有供所述机身组件配合安放的安放槽,所述无线充电底座内设有无线充电发射器和外部电源接线,所述机身组件内设有无线充电接收器。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包括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连接有符合无线充电联盟QI标准的无线充电发射模块,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块连接所述外部电源接线,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包括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连接有符合无线充电联盟QI标准的无线充电接收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连接所述充电电池。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块内置外部电源连接模组、保护模组和自动充电模组,所述保护模组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电路连接。所述自动充电模组分别与所述保护模组和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电连接,所述自动充电模组通过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反向感应所述充电电池的电压是否达到设定的满值以控制是否开启所述发射器初级线圈,当所述充电电池的电压小于满值时,所述自动充电模组开启使得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产生磁场,对所述充电电池供电;当所述充电电池的电压为满值时,所述自动充电模组断开以关闭所述无线充电底座。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内置电流转换模组,所述电流转换模组分别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和所述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电路控制面板内置变频变压电路,所述变频变压电路与所述马达电连接。所述水箱包括水箱体、位于所述水箱体底部的底盘和位于所述水箱体顶部入水口和水箱盖。所述底盘周围凹槽内嵌入防水密封圈,所述水箱盖与所述水箱体为活动连接,所述水箱体壁面上设置一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紧挨着所述水箱体的壁面上设置有吸水管道结构,所述吸水管道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另一端直通所述水箱底盘凹槽。所述水箱体和所述水箱盖均为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喷嘴连接端与所述栗组件连接处设置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卡扣、锁紧套、弹簧和推钮,所述锁紧卡扣通孔一侧设置卡块,所述锁紧套一侧开有通槽,所述锁紧套置于所述锁紧卡扣通孔中,所述通槽与所述锁紧卡扣相适配,所述弹簧一端连接所述锁紧卡扣通孔另一侧,另一端连接所述锁紧套另一侧,所述锁紧卡扣在连接所述弹簧处外侧设置推钮。所述喷嘴连接端设置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所述卡块相适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包括机身组件、与所述机身组件顶部连接的喷嘴、嵌入所述机身组件一侧的水箱,所述机身组件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内部的栗组件、马达、充电电池和电路控制面板,所述栗组件与所述马达传动配合连接,所述电路控制面板与所述马达和充电电池电路连接。所述冲牙器还包括无线充电底座,所述无线充电底座上设有供所述机身组件配合安放的安放槽,所述无线充电底座内设有无线充电发射器和外部电源接线,所述机身组件内设有无线充电接收器。所以通过所述无线充电底座的无线充电发射器与所述机身组件的无线充电接收器之间的电磁感应进行能量耦合实现无线充电,充电时直接把所述机身组件放到所述无线充电底座上无需拔插就可以充电,使用更方便。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改进,由于所述电路控制面板内置变频变压电路,所述变频变压电路与所述马达电连接。所以可以调节所述马达的输出功率,实现对所述马达的无级变速,通过调节所述电路控制面板的变频变压电路,可以无级调节控制所述栗组件出水的流速和压力,满足每位使用者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爆炸图;图3是图1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冲牙器包括机身组件1、与所述机身组件I顶部连接的喷嘴2以及嵌入所述机身组件I 一侧的水箱3,所述机身组件I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内部的栗组件12、马达13、充电电池14和电路控制面板15,所述栗组件12与所述马达13传动配合,所述马达13和充电电池14均与所述电路控制面板15电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冲牙器还包括无线充电底座4,所述无线充电底座4上设有供所述机身组件I配合安放的安放槽,所述无线充电底座内设有无线充电发射器41和外部电源接线42,所述机身组件I内设有无线充电接收器16。所以通过所述无线充电底座4的无线充电发射器41与所述机身组件I的无线充电接收器16之间的电磁感应进行能量耦合实现无线充电,充电时直接把所述机身组件I放到所述无线充电底座4上无需拔插就可以充电,使用更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41包括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连接有符合无线充电联盟QI标准的无线充电发射模块,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块连接所述外部电源接线42,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16包括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连接有符合无线充电联盟QI标准的无线充电接收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连接所述充电电池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块内置外部电源连接模组、保护模组和自动充电模组,所述外部电源连接模组、保护模组和自动充电模组均为现有的公知公用的电路技术,所述保护模组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电路连接,通过识别外界靠近的物体的频率是否属于设定的可充电频率范围,以决定是否开启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进行充电。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充电模组分别与所述保护模组和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电连接,所述自动充电模组通过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反向感应所述充电电池14的电压是否达到设定的满值以控制是否开启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当所述充电电池14的电压小于满值时,所述自动充电模组开启使得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产生磁场,对所述充电电池14供电;当所述充电电池14的电压为满值时,所述自动充电模组断开以关闭所述无线充电底座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内置电流转换模组,所述电流转换模组为现有的公知公用的电路技术,所述电流转换模组分别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和所述充电电池14电连接,通过所述电流转换模组将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感应生成的交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冲牙器,包括机身组件(1)、与所述机身组件(1)顶部连接的喷嘴(2)以及嵌入所述机身组件(1)一侧的水箱(3),所述机身组件(1)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内部的泵组件(12)、马达(13)、充电电池(14)和电路控制面板(15),所述泵组件(12)与所述马达(13)传动配合,所述马达(13)和充电电池(14)均与所述电路控制面板(15)电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冲牙器还包括无线充电底座(4),所述无线充电底座(4)上设有供所述机身组件(1)配合安放的安放槽,所述无线充电底座内设有无线充电发射器(41)和外部电源接线(42),所述机身组件(1)内设有无线充电接收器(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封荣金
申请(专利权)人:封荣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