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具以及墨水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07610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1 17:01
笔具(1)具有:笔具主体,在轴筒(2)的前端具有笔尖(3);墨水芯(6),与笔具主体的后端侧连接。墨水芯(6)具有前端开口且后端封闭的有底圆筒状的容器(7)、嵌入容器(7)的开口部(72)的内周面的栓体(8)。笔具主体具有:突起部(53),插入开口部(72)内,向后方按压栓体(8),墨水芯(6)的栓体(8)打开;气密连接部(52),与突起部(53)分体形成,包围突起部(53)。通过气密连接部(52)与开口部(72)嵌合形成气密状态,将开口部(72)划分为多个区域。由此,在突起部(53)的外周形成有多个沿前后方向的流道。多个流道的至少一个成为墨水流道,其他的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成为空气导入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笔具以及在该笔具中使用的墨水芯。详细地,涉及一种使用更换式墨水芯的笔具。
技术介绍
以往,在内置有能够更换的墨水芯的笔具中,广泛使用在一端开口的容器内直接容置墨水并且用球或者圆板形状的栓体封堵开口部的墨水芯。这种墨水芯通过从前端开口部嵌入笔具主体上形成的能够引导墨水的筒状突起部并与该筒状突起部连接,所述栓体被按压打开。当所述栓体被按压打开时,墨水芯内的墨水在筒状突起部的内侧(贯通孔)经过供给至笔尖。此时,通过从笔尖侧向容器内供给空气,保持墨水芯的内压处于均衡状态,稳定地供给墨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4)。在以往的通用结构的筒状突起部中,空气难以进入容器内,墨水供给不稳定。因此,尝试在筒状突起部的内侧形成空气导入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在专利文献1、2中记载了一种在筒状突起部的内周壁面形成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狭缝的笔具。所述狭缝起到空气导入路的作用。所述狭缝状的空气导入路的目的在于使空气容易流入墨水芯内。但是,由于构成所述筒状突起部的壁部的厚度较薄,所以形成于该壁部的内表面的狭缝状的空气导入路很微细。而且,狭缝状的空气导入路与作为墨水流道的所述筒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笔具,具有:笔具主体,在轴筒的前端具有笔尖,墨水芯,与该笔具主体的后端侧连接;其中,所述墨水芯具有:有底圆筒状的容器,前端开口且后端封闭,栓体,嵌入该容器的开口部的内周面;所述笔具主体具有:突起部,插入容器的开口部内,向后方按压栓体,来打开墨水芯的栓体,连接部,与该突起部分体形成,包围该突起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容器的开口部嵌合成气密状态,以使所述笔具主体与所述墨水芯变为连接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星野贵宣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百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