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雷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骨关节病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92452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8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骨关节病矫正装置,包括缓冲层和壳体层的示例性矫正器。壳体层可构造成在矫正器使用时从至少距骨一舟骨关节纵向延伸到中间楔骨-第一跖骨关节,并且横向位于至少中间楔骨下面。壳体层可构造成接收改变由矫正器提供的足弓支承的大小的可拆卸插入件。可提供一组插入件,使得示例性矫正器根据使用者支承喜好来定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骨关节病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骨关节炎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变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等。它是一种由于关节软骨关节炎骨退行性变引起的关节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包括关节畸形)的中老年常见疾病。我们所说的骨刺、骨质增生、罗圈腿、颈椎病、髌骨软化、腰椎病,比如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所引起的间盘突出都属于骨关节炎的范畴。骨关节炎的主要病理改变为软骨退行性变性和消失,以及关节边缘韧带附着处和软骨下骨质反应性增生形成骨赘,并由此引起关节疼痛、僵直畸形和功能障碍。该病在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类。原发性骨关节炎系指随年龄老化而不和其他疾病相关的关节病变,继发性骨关节炎则由损伤、炎症、遗传及代谢、内分泌等疾病所引起。骨关节炎可从20岁开始发病,但大多数无症状,一般不易发现。骨关节炎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比男性多见。世界卫生组织统计,50岁以上人群中,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为50%,55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为80%。我国骨关节炎的发病情况约占总人口的10%,为I亿人左右。1990年,我国只有4000多万骨关节炎患者,而2000年已达到8000万,患者人数达到了 I亿多人,根据WHO预测,到二〇一五中国骨病患者将达到1.5亿,中国将成为世界骨关节炎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骨关节病矫正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骨关节矫正装置存在工作效率低,操作复杂,智能化程度较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该智能骨关节病矫正装置包括:泡沫缓冲层,构造成在矫正器使用时从使用者的足跟区域延伸到至少使用者的前部跖骨区域;泡沫缓冲层的上层发泡塑料、下层发泡沫塑料是由高密度高压聚乙烯材料经发泡工艺生产制成;中间层网布层是由弹性涤纶布或弹性丙纶布材料制成;涤纶布或丙纶布其表面设有多个凸凹不平的折皱;支承壳体,具有顶表面和底表面,支承壳体比泡沫缓冲层硬,并且定位在泡沫缓冲层下面,支承壳体构造成在矫正器使用时从使用者的至少距骨-舟骨关节纵向延伸到使用者的中间楔骨-第一跖骨关节,并且横向位于使用者的至少中间楔骨下面,支承壳体包括中间侧上的翻转凸缘以及底表面内的构造成接收可拆卸插入件的开口 ;以及可拆卸插入件,构造成可拆卸地接收在开口内,可拆卸插入件比壳体层硬,插入件在接收在开口内时改变矫正器的支承性能,在矫正器使用时插入件在接收在开口内时从使用者的至少距骨-舟骨关节纵向延伸到使用者的中间楔骨-第一跖骨关节;支承壳体的制备方法:将外圈压入到支承壳体的穿孔中,从而使得设置在外圈上的第一边沿以扣握的方式贴靠在支承壳体上,通过卷边来构造在外圈的相反的一侧上扣握支承壳体的第二边沿;使用具有拉延而成的第一边沿的拉延件作为外圈。进一步,该智能骨关节病矫正装置包括:缓冲层;壳体层,布置在缓冲层下面;壳体层构造成在矫正器使用时从使用者的至少距骨-舟骨关节纵向延伸到使用者的中间楔骨-第一跖骨关节,并且横向位于使用者的至少中间楔骨下面;以及壳体层构造成接收改变通过矫正器提供的支承的可拆卸插入件,可拆卸插入件比壳体层硬。进一步,该智能骨关节病矫正装置包括:缓冲层;壳体层,布置在缓冲层下面;壳体层构造成在矫正器使用时从使用者的至少距骨-舟骨关节纵向延伸到使用者的中间楔骨-第一跖骨关节,并且横向位于使用者的至少中间楔骨下面;以及壳体层构造成接收改变通过矫正器提供的支承的可拆卸插入件,可拆卸插入件比壳体层刚性更大。进一步,该智能骨关节病矫正装置包括:包括:缓冲层;壳体层,布置在缓冲层下面;壳体层构造成在矫正器使用时从使用者的至少距骨-舟骨关节纵向延伸到使用者的中间楔骨-第一跖骨关节,并且横向位于使用者的至少中间楔骨下面;以及壳体层构造成接收改变通过矫正器提供的支承的可拆卸插入件,可拆卸插入件包括具有伸出凸肋的大致平的主体;伸出凸肋沿着大致平的主体纵向延伸;伸出凸肋成形为相互离开弯曲。进一步,该智能骨关节病矫正装置包括:包括:缓冲层;壳体层,布置在缓冲层下面;壳体层构造成在矫正器使用时从使用者的至少距骨-舟骨关节纵向延伸到使用者的中间楔骨-第一跖骨关节,并且横向位于使用者的至少中间楔骨下面;以及壳体层构造成接收改变通过矫正器提供的支承的可拆卸插入件;可拆卸插入件还包括插入突片;壳体层还包括构造成接收插入突片的孔口 ;在插入壳体层内的孔口时,插入突片可拆卸地保持壳体层内的可拆卸插入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骨关节病矫正装置,采用可调节的矫正器通过使用不同的插入件解决了提供定制支承程度的问题,包括构造成接收插入件的矫正器,插入件改变了矫正器的支承性能。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矫正器插入件接收部位(例如构造成接收插入件的开口)的位置可以定位在相对柔软的泡沫层下面的相对牢固的壳体层内。壳体层的插入件接收部位可以是具有接收可拆卸插入件的孔口的指定区域。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插入件接收部位区域可以沿着矫正器的底部中心纵向指向,支承足弓区域,该区域可为中间或横向纵向足弓的任何部分下面的足弓空腔提供支承。作为选择,插入件接收部位区域可以是可调节矫正器的壳体层和泡沫层之间的空间,定位在脚的中间足弓区域一部分的下面。本专利技术可提供多种程度的支承,而不购买新的矫正器。通过更换不同的可拆卸插入件,可调节的矫正器可构造用于不同使用者的喜好或不同活动。可调节矫正器的某些示例性实施例可包括相对柔软的缓冲层,其中相对硬的壳体层布置在第一缓冲层下面,壳体层构造成在矫正器使用时从至少距骨-舟骨关节纵向延伸到中间楔骨-第一跖骨关节并且横向位于至少中间楔骨之下。壳体层可构造成接收可拆卸的插入件,改变通过矫正器提供的支承大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性可调节矫正器的顶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性可调节矫正器的立体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插入件的示例性可调节矫正器的底视图;图3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图3a的可调节矫正器的示例性壳体层的底视图;图3c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性可拆卸插入件的外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图3a的可调节矫正器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壳体层的顶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图3a的示例性可调节矫正器的壳体层的中间侧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图3a的示例性可调节矫正器的壳体层的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按照本专利技术塑料箱实施例的图5的示例性可调节矫正器壳体层的横向(lateral)侧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图5的示例性可调节矫正器的壳体层的中线截面侧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图3a的示例性可调节矫正器的中间侧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示例当前第1页1 2 3 4 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骨关节病矫正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骨关节病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智能骨关节病矫正装置包括:泡沫缓冲层,构造成在矫正器使用时从使用者的足跟区域延伸到至少使用者的前部跖骨区域;泡沫缓冲层的上层发泡塑料、下层发泡沫塑料是由高密度高压聚乙烯材料经发泡工艺生产制成;中间层网布层是由弹性涤纶布或弹性丙纶布材料制成;涤纶布或丙纶布其表面设有多个凸凹不平的折皱;支承壳体,具有顶表面和底表面,支承壳体比泡沫缓冲层硬,并且定位在泡沫缓冲层下面,支承壳体构造成在矫正器使用时从使用者的至少距骨‑舟骨关节纵向延伸到使用者的中间楔骨‑第一跖骨关节,并且横向位于使用者的至少中间楔骨下面,支承壳体包括中间侧上的翻转凸缘以及底表面内的构造成接收可拆卸插入件的开口;以及可拆卸插入件,构造成可拆卸地接收在开口内,可拆卸插入件比壳体层硬,插入件在接收在开口内时改变矫正器的支承性能,在矫正器使用时插入件在接收在开口内时从使用者的至少距骨‑舟骨关节纵向延伸到使用者的中间楔骨‑第一跖骨关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雷王秀美
申请(专利权)人:王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