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7598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5 0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冰箱。该冰箱具备:沿前后方向移动来开闭储藏室的开口的储藏室门;与储藏室门一起移动的下层容纳容器;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设于下层容纳容器且将下层容纳容器分隔为前部区域和后部区域的分隔件;位于下层容纳容器的上部并与下层容纳容器独立地前后移动的上层容纳容器;上层容纳容器的朝向下方设置的第一卡合机构;分隔件的朝向上方设置的第二卡合机构;第一卡合机构上越向下方越靠近后方的倾斜面;以及第二卡合机构上越向前方越向上方突出的倾斜面,在上层容纳容器的第一卡合机构与分隔件的第二卡合机构未卡合的状态下,若将储藏室门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移动,则第一卡合机构的倾斜面越过第二卡合机构的倾斜面的上端而嵌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冰箱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能够抑制容纳盒内的储藏物的干燥的冰箱(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I的权利要求1中公开了:“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设有:储藏室,其在前面具有开口部;容纳盒,其容纳储藏物并且被支撑为能够沿前后自由滑动;小物盒,其沿前后滑动而开闭上述容纳盒的上面,并且在关闭时在前后的至少一个端部对与上述容纳盒之间进行封闭;调整口,其在上述容纳盒的另一个端部开口 ;以及分隔板,其配置于上述容纳盒,并且以与上述调整口设置规定的间隔的方式覆盖上述调整口的正面”。另外,专利文献2的权利要求1中公开了:“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具备:储藏室,其在前面具有开口部;容纳盒,其容纳储藏物并且被支撑为能够沿前后自由滑动;小物盒,其沿前后滑动而开闭上述容纳盒的上面;固定部,其具有设于上述容纳盒的第一卡合部和设于上述小物盒的第二卡合部,在由上述小物盒关闭了上述容纳盒的上面的状态下,利用第一、第二卡合部的卡合来固定上述小物盒的位置;以及操作杆,其解除上述固定部的卡入”口 ο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03666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05029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专利文献I的装置中,未记载对容纳盒内进行区分的装卸式分隔件,并且也未记载对小物盒与分隔件之间进行卡合的结构。专利文献2的装置中,虽记载了对小物盒与容纳盒之间进行卡合、并操作操作杆而解除卡合的结构,但未记载分隔容纳盒的分隔件。另外,由于在关闭小物盒时必须操作操作杆来进行卡合,所以在使用者忘记操作操作杆的情况下,有容纳盒和小物盒保持不封闭而无法维持容纳物的鲜度的课题。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适合于鲜度维持并且提高了使用便利性的冰箱。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冰箱具备:前面开口的储藏室;沿前后方向移动来开闭上述开口的储藏室门;与上述储藏室门一起移动的下层容纳容器;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设于上述下层容纳容器且将上述下层容纳容器分隔为前部区域和后部区域的分隔件;位于上述下层容纳容器的上部并与上述下层容纳容器独立地前后移动的上层容纳容器;上述上层容纳容器的朝向下方设置的第一卡合机构;上述分隔件的朝向上方设置的第二卡合机构;在上述第一^^合机构上越向下方越向后方靠近的倾斜面;以及在上述第二卡合机构上越向前方越向上方突出的倾斜面,在上述上层容纳容器的上述第一卡合机构与上述分隔件的上述第二卡合机构未卡合的状态下,若将上述储藏室门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移动,则上述第一^^合机构的上述倾斜面越过上述第二卡合机构的上述倾斜面的上端而嵌合。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提供适于鲜度维持并且提高了使用便利性的冰箱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主视图。图2是示意地表示图1的A-A剖面的侧剖视图。图3是表示冰箱的箱内的结构的主视图。图4是图2的主要部分放大说明图。图5是从图1的B方向观察的冰箱的俯视图。图6是图1的A-A剖视图中的蔬菜室附近的放大说明图。图7是图1的C-C剖视图中的蔬菜室附近的放大说明图。图8是图7的D-D剖视图。图9是图7的E-E剖视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下层容纳容器和上层容纳容器的俯视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分隔件和分隔导向件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2是图11的F-F剖视图。图1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分隔件和下层容纳容器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分隔件和下层容纳容器的结构的俯视图。图1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分隔件和下层容纳容器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蔬菜室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闩锁单元的外观的立体图。图18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闩锁单元安装于上层容纳容器的顺序的立体图。图19是图18的G-G剖视图。图2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闩锁单元的构造的立体图。图21 (a)是图20 (a)的H-H剖视图,图21 (b)是图20 (b)的J-J剖视图。图22是表示使上层容纳容器卡合于分隔件时的闩锁单元的动作的说明图,图22(a)是上层容纳容器卡合于分隔件前的剖视图,图22(b)是上层容纳容器卡合于分隔件时的剖视图。图2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闩锁单元的构造的局部透视主视图。图24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上层容纳容器的打开动作的立体图。图25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上层容纳容器的开闭动作的立体图。图2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图2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方式的闩锁单元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方式的闩锁单元的结构的局部透视主视图。图中:I一冰箱主体,2—冷藏室(冷藏温度带室),3—制冰室(冷冻温度带室),4一上层冷冻室(冷冻温度带室),5—下层冷冻室(冷冻温度带室),6—蔬菜室(冷藏温度带室),6a—蔬菜室门,6b—下层容纳容器,6c—上层容纳容器,7—冷却器,8—冷却器容纳室,9 一箱内送风机,10—绝热箱体,11 一绝热分隔壁,12—搁板,13—门搁架,14 一真空绝热材料,15—门衬垫,16—冰箱主体前面,17—门铰链,18—旋转分隔件,19—旋转分隔件支点,20—冷藏温度带室冷气控制机构,21—冷冻温度带室冷气控制机构,22—冷藏室送风通道,23—冷藏室上游通道,24—冷藏室返回通道,25—蔬菜室送风通道,25a—吹出口,25b—返回口,26—制冰室送风通道,27—下层冷冻室送风通道,28—冷冻室返回口,29—冷冻温度带室背面分隔件,30—送风机支撑部,31—送风机罩,32—流槽,33—排水管,34—蒸发皿,35一除霜加热器,36一上部罩,40一控制面板,41一控制基板,42一电源,43a—操作机构,43b—显示机构,44 一冷藏室温度传感器,45—蔬菜室温度传感器,46—冷冻室温度传感器,47一冷却器温度传感器,48一开门开关,49一门传感器,50一机械室,51一压缩机,52一冷凝器,53—箱外送风机,54—减压机构,55—支撑轨道,56—主体辊,57—轨道加强件,58—支撑辊,59—主体导轨,60—台阶,61—容纳凹部,62—水分吸收释放机构,63—高热传导性部件,64—吸水释放部件,65—缝隙,66—凸缘部,67—载置部,68—凸缘部,69—衬垫,70—凹部,71—凸部,72—第一抵接部,73—第二抵接部,74—蔬菜室分隔件(分隔件),74a—玻璃板,74b—分隔框,74c—承接槽,74d—凹部,75—闩锁承接部(第二卡合机构),76—分隔导向件,76b—凸部,77—底面凸部,80—闩锁机构(操作机构),81—闩锁壳体,82—手柄(操作机构),83—闩锁(第一卡合机构),84—安装爪,85—凸台承接槽,86—弹性肋,87—安装肋,88—槽部(后面槽部),89—闩锁机构安装侧面,90—安装凸台,91 一爪承接孔,92—手柄支点,93—钟形曲柄(操作方向变更机构),94一钟形曲柄轴(转动轴),95—钟形曲柄支点,96—第一臂(第一臂部),97—臂按压部,98—第二臂(第二臂部),99一闩锁臂(第三臂部),100—闩锁臂支点,101—压缩弹簧(加力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冰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具备:前面开口的储藏室;沿前后方向移动来开闭上述开口的储藏室门;与上述储藏室门一起移动的下层容纳容器;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设于上述下层容纳容器且将上述下层容纳容器分隔为前部区域和后部区域的分隔件;位于上述下层容纳容器的上部并与上述下层容纳容器独立地前后移动的上层容纳容器;上述上层容纳容器的朝向下方设置的第一卡合机构;上述分隔件的朝向上方设置的第二卡合机构;在上述第一卡合机构上越向下方越向后方靠近的倾斜面;以及在上述第二卡合机构上越向前方越向上方突出的倾斜面,在上述上层容纳容器的上述第一卡合机构与上述分隔件的上述第二卡合机构未卡合的状态下,若将上述储藏室门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移动,则上述第一卡合机构的上述倾斜面越过上述第二卡合机构的上述倾斜面的上端而嵌合。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明姬渡边浩俊山下太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