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紧带及带夹紧带的包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6861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夹紧带及带夹紧带的包装袋,其可简便且稳定地进行制造,并且,与构成袋主体的基材薄膜的密封剂层(最内层)的种类无关,都能发挥良好的粘接强度,此外,夹紧带制造时的咬合部的赋形性等也良好。因此,是由阳部件(11)及阴部件(12)形成的夹紧带(1)及带该夹紧带的包装袋,构成夹紧带(1)的带状基部(13)包括密封部(14)和基体部(15),构成基体部(15)的树脂比构成密封部(14)的树脂的熔点高,构成密封部(14)的树脂含有50质量%以上的密度为920kg/m↑[3]以下、熔融流动速度为5.0g/10分钟以下的金属茂类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置在袋主体的开口部、可开封和再封的夹紧带及具有该夹紧带的带夹紧带的包装袋。
技术介绍
通常,作为包装食品或医疗品等各种物品的包装件,使用带夹紧带的包装袋,相对于袋的开口部配置有由阳部件及阴部件形成且阴阳咬合的一对带状的夹紧带(咬合部件),该咬合状态设成开闭自如。此外,作为制造能自如地实施这样的开口部的开闭的带夹紧带的包装袋的方法,通常广泛地使用下述方法,即,在预先制造夹紧带后,相对于作为袋主体的构成部件的基材薄膜热密封该夹紧带。构成这样的夹紧带的树脂,为了与基材薄膜简便地进行热密封,而使用与成为基材薄膜的密封剂层的最内层相同的树脂。此外,该基材薄膜的最内层多由低密度聚乙烯(LDPE)或聚丙烯(PP)形成,在该情况下,作为夹紧带的构成材料而采用低密度聚乙烯(LDPE)或聚丙烯(PP),相对于基材薄膜的密封剂层(最内层)热密封夹紧带。另一方面,夹紧带的构成,提供了下述构成,即,构成成为咬合部的阳部件和阴部件的树脂、与袋主体的密封剂层(最内层)进行热熔接的密封部的树脂采用不同的树脂形成(例如,专利文献1)。这样构成的夹紧带中,阳部件和阴部件由比形成密封部的树脂的熔点更高的树脂形成,从而防止了夹紧带相对于袋主体进行热密封时的阳部件和阴部件的变形。专利文献1特开平10-297652号公报(权利要求1,图1,图4)但是,在以往的夹紧带的构成中,如前所述,需要根据成为与夹紧带进行热熔接的层、即构成袋主体的基材薄膜的密封剂层(最内层)的种类而分别使用夹紧带的密封部,例如在夹紧带的密封部为聚乙烯的情况下,若袋主体的密封剂层为聚乙烯类树脂,则能良好地进行热密封,但是在该密封剂层为聚丙烯的情况下,很难进行热密封。此外,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构成咬合部的树脂和密封部的树脂由不同的树脂形成的结构的夹紧带中,也存在其他问题,即,制造时的夹紧带的赋形性乃至成形后的成形稳定性较差,有时产生咬合部的形状的走样。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夹紧带及带夹紧带的包装袋,可简便且稳定地进行制造,并且,与构成袋主体的基材薄膜的密封剂层(最内层)的种类无关,都能发挥良好的粘接强度,此外,夹紧带制造时的咬合部的赋形性等也良好。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夹紧带通过由具有咬合部的带状基部所构成的一对阳部件及阴部件形成,其特征在于,前述带状基部包括密封部、和与前述咬合部连接而一体形成的基体部,构成前述基体部的树脂比构成密封部的树脂的熔点高,构成前述密封部的树脂含有50质量%以上的密度为920kg/m3以下、熔融流动速度(MFR)为5.0g/10分钟以下的金属茂类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本专利技术的夹紧带,由于构成前述密封部的树脂含有50质量%以上的密度为920kg/m3以下、熔融流动速度(MFR)为5g/10分钟以下的金属茂类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所以在与夹紧带进行热密封的袋主体的密封剂层(最内层)为聚乙烯的情况下当然能良好地进行热密封,即使在与夹紧带进行热密封的袋主体的密封剂层(最内层)为聚丙烯的情况下也能良好地进行热密封,从而提供无论袋主体的最内层的种类如何,与袋主体的热密封性均良好的夹紧带。本专利技术的夹紧带优选为,构成前述密封部的树脂含有50~99质量%的密度为920kg/m3以下、熔融流动速度(MFR)为5.0g/10分钟以下的金属茂类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而且含有1~50质量%的密度为920kg/m3以下、熔融流动速度(MFR)超过5.0g/10分钟的金属茂类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和/或丙烯和碳数为4~8的α-烯烃共聚物。根据本专利技术,作为构成密封部的树脂,除了含有50~99质量%的密度为920kg/m3以下、熔融流动速度(MFR)为5.0g/10分钟以下的金属茂类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外,作为构成剩余的1~50质量%的树脂,含有密度为920kg/m3以下、熔融流动速度(MFR)超过5g/10分钟的金属茂类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和/或丙烯和碳数为4~8的α-烯烃共聚物,所以在共挤压制造夹紧带时,可使夹紧带、特别是咬合部的赋形性、成形时的形状稳定性良好,并能良好防止形状走样的产生。在此,在通过共挤压成形而制造夹紧带的情况下,若密封部中只使用熔融流动速度(MFR)为5.0g/10分钟以下的金属茂类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则有时在金属模内基体部的树脂流入阳部件、阴部件中,而产生阴部件的咬合部的前端容易闭合等问题,难以挤压成可再开闭的既定的形状。另一方面,如本专利技术所示,通过在构成密封部的MFR为5g/10分钟以下的金属茂类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中使用流动性高、MFR超过5g/10分钟的金属茂类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或丙烯和碳数为4~8的α-烯烃共聚物,可良好防止该阴部件等的形状走样。此外,作为丙烯和碳数为4~8的α-烯烃共聚物,优选使用丙烯和丁烯-1共聚物,由此,除起到前述效果外,还使密封部和基体部之间的粘接强度变好。本专利技术的夹紧带,构成前述基体部的树脂的熔点优选比构成前述密封部的树脂的熔点高10℃以上,通过这样的构成,可提供下述夹紧带,即,在热密封时也不会引起基体部的形状走样,能良好地相对于袋主体进行热密封。本专利技术的夹紧带,构成前述基体部的树脂优选包含熔融流动速度(MFR)为3~10g/10分钟的无规聚丙烯(RPP)。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作为构成基体部的树脂,包含熔融流动速度(MFR)为3~10g/10分钟的无规聚丙烯(RPP),所以能得到与基体部连续而一体形成的咬合部的再开闭性良好的夹紧带。此外,由于无规聚丙烯(RPP)为比较廉价的树脂,所以通过将其用作基体部的构成材料,可实现制造夹紧带时的成本的削减。本专利技术的带夹紧带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前述夹紧带相对于袋主体熔接(热密封)而成。本专利技术的带夹紧带的包装袋,由于这样前述本专利技术的夹紧带相对于袋主体熔接而形成,所以可良好地享受前述本专利技术的夹紧带起到的效果。即,本专利技术的带夹紧带的包装袋不受袋主体的密封剂层(最内层)的种类左右,例如该最内层为聚乙烯的情况下夹紧带的密封部和该最内层当然能良好地热密封,即使在该最内层为聚丙烯的情况下,夹紧带的密封部和该最内层也能良好地热密封,所以能适当地提供质量良好的带夹紧带的包装袋。这样,本专利技术的带夹紧带的包装袋,即便在袋主体的密封剂层(最内层)由聚丙烯类树脂形成的情况下,在显示良好的热密封性方面也具有较大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带夹紧带的包装袋的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II-II剖视图,是表示阳部件和阴部件咬合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夹紧带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夹紧带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夹紧带10咬合部11阳部件12阴部件13带状基部14密封部15基体部16头部17连结部18第1钩部19第2钩部20袋主体21侧密封部30带夹紧带的包装袋40其他层具体实施方式使用图1及图2,对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方式的夹紧带及带夹紧带的包装袋(以下也简称为“包装袋”)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在袋主体上熔接了本专利技术的夹紧带的带夹紧带的包装袋的主视图。此外,图2是图1的II-II剖视图,是表示在构成包装袋的袋主体上熔接了本专利技术的夹紧带的状态的剖视图(咬合部咬合后的状态)。在此,图1及图2中,1表示夹紧带,10表示咬合部,11表示阳部件,12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紧带,包括由具有咬合部的带状基部所构成的一对阳部件及阴部件,其特征在于,    前述带状基部包括密封部、和与前述咬合部连接而一体形成的基体部,    构成前述基体部的树脂比构成密封部的树脂的熔点高,    构成前述密封部的树脂含有50质量%以上的密度为920kg/m↑[3]以下、熔融流动速度(MFR)为5.0g/10分钟以下的金属茂类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研一片田亮南波芳典
申请(专利权)人:出光统一科技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