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66718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31 13:39
一种经落水路径将原水容器内的饮用水朝临时箱进行重力送水的饮水机,防止原水容器内的负压与落水压力的相互平衡。将扎透原水容器(10)的栓部(14)的扎入棒(21)的内部分为与原水容器(10)内连通的通水路(22)与通气路(23),使通气路通过不是通水路的其他系统从比通水路(22)的始端口(24)小的始端口(25)到达临时箱(30)内,通过浮子阀(40)对通气路进行开闭。将浮子阀的阀体(44)与在临时箱(30)的水面漂浮的浮子(43)连结。通过超调在原水容器(10)内产生负压,阀体在阀壳管部(42)内通过空气而欲上升时,通过浮子(43)的重量使阀体与临时箱内的水位变动强制地连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从填充了矿泉水等饮用水的更换式的原水容器供给饮用水的饮水机
技术介绍
以往,主要在办公室、医院等使用饮水机,但近年来,因为对水的安全、健康的关注的提高,所以饮水机在一般家庭也正在普及。一般,饮水机将原水容器内的饮用水朝临时箱供给,能够对临时箱内饮用水的温度进行调节。在临时箱连接有向外部注出的饮用水注出路,通过用户的手柄操作、龙头操作将成为临时箱与饮用水注出路的边界的阀打开,从而能够将进行了温度调节的饮用水向杯子等注入。其中,对于将原水容器载置于比临时箱高的高处的方式的饮水机而言,原水容器内的饮用水通过落水路径进行重力送水。落水路径具有扎入棒。扎入棒扎透使容器口向下的原水容器的栓部。从落水路径出来的饮用水向临时箱内落下。设置有用于临时箱内的水位控制的、使来自落水路径的供水自动地停止的浮子阀。该浮子阀的阀体与浮子相互的大小非常不同,所追求的尺寸精度也有较大不同,因此作为分开独立部件来制造。阀体作为与浮子非连结,且能够在落水路径的阀壳管部内的阀座与浮子之间自由地移动的浮动阀体而构成。作为浮子阀的材料,采用对人体的无害性、耐腐蚀性等优越的合成树脂、硅树脂、橡胶等。近年来,采用在容量可变容器体的内部装入饮用水的原水容器。该容量可变容器体伴随着残水量的减少而被大气压按压,自然地收缩。即使原水容器容量可变,但其自然收缩存在极限。由于达到极限也欲使饮用水在落水路径流下的压力(落水压力)而产生超调,因此原水容器暂时超过自然收缩的极限而收缩。其后,通过原水容器的自己恢复力容积稍微恢复,因此原水容器内相对于大气压成为负压。成为负压的原水容器欲将经由落水路径而连通的临时箱内的空气吸入。在落水压力与负压相互平衡的情况下,为了不从落水路径落水,原水容器不吸入空气,没有将负压消除,因此导致重力送水停止。本申请申请人对在原水容器内的负压与落水压力相互平衡而落水停止时,易于从分割了落水路径的通气路吸入临时箱内的空气的技术进行了研究(下述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28807号公报然而,在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饮水机中,偶尔产生在原水容器内残留有饮用水而落水停止的现象。即,存在由于长期一点一点地落水那样的饮用水的使用状况、原水容器的收缩状态的个体差、外部空气温的变化,从而由超调引起的负压以比假定的小的方式产生,成为原水容器与落水压力相互平衡状态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使用者用手从原水容器的上方按压而施加压力,人为地使容器进一步收缩,其后,需要通过使原水容器内产生足够的负压而促使空气的吸入。为了防止上述的收缩状态的个体差,也存在对原水容器的侧壁部赋予波纹状、斜线状的折痕,设置随着折痕的规则的收缩,由此得到稳定的负压的技术。但是,即使赋予折痕,由于因载置原水容器的作业者的抬起方式不良而使折痕变形,原水容器倾斜载置等,所以存在不会发生如设计那样的收缩变形的情况,从而无法全面地消除产生的负压的差别。因此,本专利技术欲解决的课题在于,在原水容器内的饮用水通过落水路径而朝临时箱进行重力送水的饮水机中,防止原水容器内的负压与落水压力的相互平衡。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申请专利技术者研究过增大落水路径的通水量,由此,使原水容器达到收缩极限时的超调变大,从而无论上述的个体差等怎样,均可靠地产生比落水压力大的负压的情况。但是,发现在负压过大的情况下,发生饮用水不会从落水路径落下的现象。分析得知,成为该现象的过程与负压过小导致与落水压力相互平衡的以往例子的情况不同。即,浮动阀体移动的阀壳管部的内径一般在7mm以下。浮动阀体由合成树脂、硅树脂那样的比重轻的材料形成,其直径一般为5_左右。浮子阀的开阀中,即将到达来自临时箱的空气抽上来前的时期,在阀壳管部内也充满饮用水。该状态下成为负压的原水容器欲与该充满的饮用水共同吸入空气。该空气由于以包围浮动阀体的方式充满的饮用水的表面张力的影响,无法在浮动阀体与阀壳管部的内周壁面之间作为气泡通过。因此,若产生较大的负压,则饮用水包括浮动阀体在空气的作用下会在阀壳管部内向上游侧移动。其结果,浮动阀体从以非连结方式对其进行支承的浮子离开而达到阀座,浮子阀以不正确的闭阀状态锁定,从而导致原水容器无法吸入空气。作为防止该锁定现象的对策,本申请专利技术者首先对使浮动阀体变重进行了研究。gp,在产生较大的负压时,通过浮动阀体的自重克服阀壳管部内的饮用水的表面张力,从而维持浮动阀体不从浮子离开的状态,针对这一情况是否可能进行了研究。具体而言,对通过采用被称为高比重金属的先进材料尝试使浮动阀体变重,但浮动阀体太小,无法得到稳定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饮水机采用如下结构,即、一种饮水机,其具备:将更换式的原水容器内的饮用水经由落水路径进行重力送水的临时箱、和将来自上述落水路径的供水自动地停止的浮子阀,上述浮子阀具有:在上述临时箱的水面漂浮的浮子、和在上述落水路径的阀壳管部内移动的阀体,上述原水容器伴随着残水量的减少自然收缩,通过自己恢复力欲吸入上述临时箱内的空气,上述浮子与上述阀体连结,通过上述浮子的重量使上述阀体与上述临时箱内的水位变动强制地连动。S卩,若将在原水容器内产生的负压设定为比落水压力足够大,则从临时箱内吸入的空气欲使阀体与在阀壳管部内充满的饮用水共同朝上游侧移动。此时,与阀体连结的浮子也欲上升,因此能够利用浮子的重量,将阀体朝下游侧拉动。在临时箱内较大地获得浮子的体积,因此该拉动力能够以克服在阀壳管部内包围阀体的饮用水的表面张力的大小产生。若这样,则通过浮子的重量使阀体与临时箱内的水位变动强制地连动,因此不用担心浮子阀以不正确的闭阀状态锁定。因此,以透过饮用水的使用状况、原水容器的个体差而来使原水容器内产生足够的负压的方式设定,从而能够防止该负压与落水压力的相互平衡。例如,作为上述落水路径,优选采用专利文献I公开的落水路径。S卩,落水路径具有扎透上述原水容器的栓部的扎入棒。将扎入棒的内部分割为与原水容器内连通的通水路与通气路。通气路具有比通水路的始端口小的始端口,并且通过不是通水路的系统从自己的始端口达到临时箱内。在采用该落水路径的情况下,为了控制临时箱内的水位,需要通过阀进行通气路的开闭、通水路的开闭。在开阀状态下负压与落水压力相互平衡时,通气路促进相互平衡的自然消除。这可以认为是由于,在具有比较小的始端口的通气路与原水容器之间容易产生压力变动,由于该压力变动在与负压之间产生很小的压力平衡的崩坏,通气路内的饮用水朝临时箱内落下,临时箱内的空气流入通气路,从通气路的始端口成为气泡而到达原水容器内,从而消除负压。在本专利技术中,引起需要上述的强制连动那样大的负压,因此在负压的产生最初不用担心与落水压力相互平衡,但随着由成为负压的原水容器而引起的空气的吸入逐渐进行负压缓缓变小,该空气的吸入也逐渐稳定。特别是无法完全排除在稳定的负压的消除期间偶尔与落水压力相互平衡的可能性。若本专利技术的浮子阀对通气路进行开闭,则即使在负压消除中途偶尔成为相互平衡状态,也能够期待由通气路与原水容器间的压力平衡的崩坏而引起的自然消除。因此,从负压产生最初至负压消除,能够防止原水容器内的负压与落水压力的相互平衡。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饮水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饮水机,其具备:将更换式的原水容器(10)内的饮用水通过落水路径(20)进行重力送水的临时箱(30)、和将来自所述落水路径(20)的供水自动地停止的浮子阀(40),所述浮子阀(40)具有:在所述临时箱(30)的水面漂浮的浮子(43)、和在所述落水路径(20)的阀壳管部(42)内移动的阀体(44),所述原水容器(10)伴随着残水量的减少而自然地收缩,通过自己恢复力欲吸入所述临时箱(30)内的空气,所述饮水机的特征在于,所述浮子(43)与所述阀体(44)连结,通过所述浮子(43)的重量使所述阀体(44)与所述临时箱(30)内的水位变动强制地连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织田嘉范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宇宙生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