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冰雕专用升降式工作台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6264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9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制作冰雕专用升降式工作台架,涉及工作台结构。包括两个后支撑杆、两个前支撑杆等;后支撑杆和前支撑杆顶部对接形成A字形支架,两个A字形支架的上端分别与顶部扶杆两端铰接;每个后支撑杆和前支撑杆内侧分别沿长度方向固定有卡销;支撑横梁下边沿等间隔的开有卡槽,两个支撑横梁分别设置于两个A字形支架的内侧,支撑横梁上的卡槽分别卡于后支撑杆和前支撑杆上同一高度的卡销上;两个支撑横梁之间连接有踏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大型冰雕制作过程中,工作人员一般采用建筑施工用的脚手架做为工作台,工作中存在的以下问题:一、工作台不防滑,存在安全隐患;二、脚手架安装过程费时、费力;三、脚手架体积大,移动安装不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作台结构,具体涉及制作冰雕或雪雕专用的工作台架。
技术介绍
冰灯,是我国北方冬季民间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出现,历史较早,并且与生产和生活的实践活动紧密相关。冰灯的制作过程分为:1、采冰:一般在冬季零下20多度的严寒里,先从松花江选出可塑性强、抗压强度与一般材料相差无几的坚冰。2、施工:将整块冰加工成冰砖,对冰毛坯进行刨光,堆拼成型,并进行放样工作。以水为粘合剂,造出巍蛾的冰建筑和精巧的冰景。3、精雕:集园林、雕塑、绘画等艺术为一体,将已建成的冰景进行细致的修磨。近年来,冰灯展览中大量展出冰雕塑,即冰雕,而且冰雕越来越大型化。冰雕也是造型艺术之一。冰雕塑与其他材质的雕塑一样,讲究工具使用、表面处理、刀痕刻迹。冰雕造型时采用石雕和木雕手法,突出形体基本特征,力求轮廓鲜明,在此基础上,精雕细刻,强调细部,或者实行两面雕刻,使线条互相交叉,雕痕纵横交错,在光线反谢作用下,尤显玲珑剔透,从而取得远观,近视倶佳的艺术效果。大型冰雕制作过程中,施工和精雕工序需要采用工作台进行操作,目前没有专用的冰雕专用工作台,工作人员一般采用建筑施工用的脚手架做为工作台,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螺纹多功能升降脚手架”(专利号:201220372707.1)。但采用现有的脚手架在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一、工作台不防滑,工作时,脚手架一般安装于冰面或雪地上,脚手架下端会支撑不稳,存在安全隐患;二、脚手架安装过程费时、费力,由于冰雕制作过程不同于建筑施工,工作人员雕刻完成一定高度后,需要调节脚手架高度,很不方便;三、在制作冰雕过程中,需要经常移动,现有脚手架体积大,移动安装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制作冰雕专用升降式工作台架,本技术解决了大型冰雕制作过程中,工作人员一般采用建筑施工用的脚手架做为工作台,工作中存在的以下问题:一、工作台不防滑,存在安全隐患;二、脚手架安装过程费时、费力;三、脚手架体积大,移动安装不方便。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制作冰雕专用升降式工作台架,包括两个后支撑杆1、两个前支撑杆7、一个水平设置的顶部扶杆4、两个支撑横梁3、两个斜向支杆6和踏板5 ;—个后支撑杆I和一个前支撑杆7顶部对接形成A字形支架,两个A字形支架的上端分别与顶部扶杆4两端铰接;每个后支撑杆I和前支撑杆7内侧分别沿长度方向固定有卡销2 ;支撑横梁3下边沿等间隔的开有卡槽,两个支撑横梁3分别设置于两个A字形支架的内侧,支撑横梁3上的卡槽分别卡于后支撑杆I和前支撑杆7上同一高度的卡销2上;两个支撑横梁3之间连接有踏板5 ;两个斜向支杆6前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横梁3前部铰接,斜向支杆6下部的卡口卡于前支撑杆7上的卡销2中,且前支撑杆7、后支撑杆I与支撑横梁3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本技术的优点:一、在每个后支撑杆和前支撑杆下端铰接防滑支脚,无论后支撑杆和前支撑杆如何调节,防滑支脚底面始终与地面接触,防滑的凸齿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滑效果,确保存工作台架稳定,工作安全可靠。二、在工作台架左右侧,由后支撑杆、前支撑杆、支撑横梁形成一个三角形稳定支撑结构,由支撑横梁、斜向支杆、前支撑杆形成另外一个三角形稳定支撑结构,且支撑横梁前端可以抵在冰块上面,因此工作台架整体结构比较稳定。三、需要升降时,将一侧的支撑横梁抬起,再与另外高度的卡销配合,然后调节另外一侧的支撑横梁的高度,即可升高或降低工作台,操作方便。四、不使用时,可以将斜向支杆后端和支撑横梁前端向上抬起,与前支撑杆上的卡销分离,并将后支撑杆、前支撑杆、支撑横梁、斜向支杆合拢,即可使工作台架折叠;反之可以将工作台架支撑开。四、整体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移动和运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防滑支脚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I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3的A — A剖视图。图中符号说明:后支撑杆1、卡销2、支撑横梁3、顶部扶杆4、踏板5、斜向支杆6、前支撑杆7、防滑支脚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两个后支撑杆1、两个前支撑杆7、一个顶部扶杆4、两个支撑横梁3和两个斜向支杆6的材料均为钢材或铝合金材料,后支撑杆和前支撑杆的高度为1-2米。A字形支架的上端与扶杆4之间通过螺栓或销钉铰接,扶杆可做为工作人员的扶手。两个支撑横梁3分别设置于两个A字形支架的内侧,支撑横梁3上的卡槽分别卡于后支撑杆I和前支撑杆7上同一高度的卡销2上。两个支撑横梁3之间连接的踏板5为木制、塑料制品或复合材料,踏板为并排设置的长方形板,每块踏板的长度为1-2米,可以容纳1-2个人同时工作。如图2所示,在每个后支撑杆I和前支撑杆7下端铰接有防滑支脚8,防滑支脚8底面上有防滑的凸齿。防滑支脚侧面看是三角形结构,防滑支脚中间位置有凹槽,后支撑杆或前支撑杆下端嵌入于凹槽中,用横穿凹槽侧壁和后支撑杆或前支撑杆的销钉将两者铰接。如图3-4所示,支撑横梁3为角钢,角钢上面钻有孔,踏板5两端通过螺栓与角钢的上面连接。卡槽开在角钢侧面下边沿位置,卡槽上部为圆形。在每个卡销2上有外螺纹,在卡销2上配合有将支撑横梁3或斜向支杆6固定的螺母。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主权项】1.制作冰雕专用升降式工作台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后支撑杆(I)、两个前支撑杆(7)、一个水平设置的顶部扶杆(4)、两个支撑横梁(3)、两个斜向支杆(6)和踏板(5);—个后支撑杆(I)和一个前支撑杆(7 )顶部对接形成A字形支架,两个A字形支架的上端分别与顶部扶杆(4)两端铰接;每个后支撑杆(I)和前支撑杆(7)内侧分别沿长度方向固定有卡销(2);支撑横梁(3)下边沿等间隔的开有卡槽,两个支撑横梁(3)分别设置于两个A字形支架的内侧,支撑横梁(3)上的卡槽分别卡于后支撑杆(I)和前支撑杆(7)上同一高度的卡销(2)上;两个支撑横梁(3)之间连接有踏板(5);两个斜向支杆(6)前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横梁(3)前部铰接,斜向支杆(6)下部的卡口卡于前支撑杆(7)上的卡销(2)中,且前支撑杆(7 )、后支撑杆(I)与支撑横梁(3 )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作冰雕专用升降式工作台架,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后支撑杆(I)和前支撑杆(7)下端铰接有防滑支脚(8),防滑支脚(8)底面上有防滑的凸齿。3.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作冰雕专用升降式工作台架,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卡销(2)上有外螺纹,在卡销(2 )上配合有螺母将支撑横梁(3 )或斜向支杆(6 )固定。4.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作冰雕专用升降式工作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梁(3)为角钢,踏板(5)两端通过螺栓与角钢的上面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制作冰雕专用升降式工作台架,涉及工作台结构。包括两个后支撑杆、两个前支撑杆等;后支撑杆和前支撑杆顶部对接形成A字形支架,两个A字形支架的上端分别与顶部扶杆两端铰接;每个后支撑杆和前支撑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制作冰雕专用升降式工作台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后支撑杆(1)、两个前支撑杆(7)、一个水平设置的顶部扶杆(4)、两个支撑横梁(3)、两个斜向支杆(6)和踏板(5);一个后支撑杆(1)和一个前支撑杆(7)顶部对接形成A字形支架,两个A字形支架的上端分别与顶部扶杆(4)两端铰接;每个后支撑杆(1)和前支撑杆(7)内侧分别沿长度方向固定有卡销(2);支撑横梁(3)下边沿等间隔的开有卡槽,两个支撑横梁(3)分别设置于两个A字形支架的内侧,支撑横梁(3)上的卡槽分别卡于后支撑杆(1)和前支撑杆(7)上同一高度的卡销(2)上;两个支撑横梁(3)之间连接有踏板(5);两个斜向支杆(6)前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横梁(3)前部铰接,斜向支杆(6)下部的卡口卡于前支撑杆(7)上的卡销(2)中,且前支撑杆(7)、后支撑杆(1)与支撑横梁(3)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忠立石海涛王欢孙丽娜王宝丹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潘忠立石海涛王欢孙丽娜王宝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