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式快速烘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4202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6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感应式快速烘手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中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手放置口和右手放置口,所述左手放置口和右手放置口的中间位置下侧设有红外线传感器,所述左手放置口和右手放置口的上侧依次设有第二隔热网和第二加热管,左手放置口和右手放置口的下侧依次设有第一隔热网和第一加热管,所述机壳的顶部和底部中心位置分别通过固定支架固定有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于机壳的内部均设有扇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易于固定,热量均匀,烘干速度快,安全可靠,且耗能较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气加热领域,具体是一种感应式快速烘手器
技术介绍
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烘手器开始广泛的使用于各种公共场合,甚至进入到家庭中。现有技术的烘手器,多为人手外置式烘手器,热量不均匀,烘手速度慢,且功耗较大,不符合现代流行的节能减排的观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应式快速烘手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感应式快速烘手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中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手放置口和右手放置口,所述左手放置口和右手放置口的中间位置下侧设有红外线传感器,且红外线传感器的数量共有两个,分别指向左手放置口和右手放置口的中心位置,所述左手放置口和右手放置口的上侧依次设有第二隔热网和第二加热管,左手放置口和右手放置口的下侧依次设有第一隔热网和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二隔热网和第一隔热网以机壳的水平中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加热管和第一加热管以机壳的水平中线对称设置,所述机壳的顶部和底部中心位置分别通过固定支架固定有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于机壳的内部均设有扇叶,所述机壳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耳座,所述机壳的顶部右侧设有控制器,所述机壳的背面中间位置设有圆形缺口,圆形缺口上通过螺钉固定有排气罩,所述排气罩上设有若干排气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手放置口和右手放置口均为相同尺寸的椭圆形结构,且左手放置口和右手放置口的内圈上均固定有橡胶圈。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隔热网和第一隔热网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加热管和第一加热管均为S型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人手插入左手放置口和右手放置口后,红外线传感器被触发,由于红外线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可以进行单手感应烘干,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和第二电机运行,通过第二加热管和第一加热管对机壳内部的区域进行加热,并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加速空气流动,使得热气作用于手背和手心上,以快速烘干,通过第一隔热网和第二隔热网既可以避免人手触碰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被烫伤,又可以使得热量分布均匀,提升烘干效果,且降低了功耗,通过左手放置口和右手放置口内圈上的橡胶圈可以对人手进行保护,避免刮伤,通过机壳背面的排气罩可以排出多余的气体,且排气罩可拆卸,易于对机壳内部进行灰尘清理,整个装置易于固定,热量均匀,烘干速度快,安全可靠,且耗能较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加热管和隔热网的分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感应式快速烘手器,包括第一电机1、红外线传感器2、第一加热管3、第一隔热网4、右手放置口 5、第二隔热网6、第二加热管7、控制器8、第二电机9、固定支架10、扇叶11、机壳12、左手放置口 13、耳座14、橡胶圈15、排气罩16、排气孔17和螺钉18,所述机壳12的中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手放置口 13和右手放置口 5,左手放置口 13和右手放置口 5均为相同尺寸的椭圆形结构,且左手放置口 13和右手放置口 5的内圈上均固定有橡胶圈15,通过左手放置口 13和右手放置口 5便于人手通过进行烘干,且通过橡胶圈15对人手进行保护,避免刮伤,所述左手放置口 13和右手放置口 5的中间位置下侧设有红外线传感器2,且红外线传感器2的数量共有两个,分别指向左手放置口 13和右手放置口 5的中心位置,通过红外线传感器2进行红外感应,当人手放置于左手放置口 13和右手放置口 5内时,进行手自动烘干作业,所述左手放置口 13和右手放置口 5的上侧依次设有第二隔热网6和第二加热管7,左手放置口 13和右手放置口 5的下侧依次设有第一隔热网4和第一加热管3,所述第二隔热网6和第一隔热网4以机壳12的水平中线对称设置,第二隔热网6和第一隔热网4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加热管7和第一加热管3以机壳12的水平中线对称设置,第二加热管7和第一加热管3均为S型结构,通过第二加热管7和第一加热管3对空气进行加热,并通过第二隔热网6和第一隔热网4对人手进行保护,避免烫伤,所述机壳12的顶部和底部中心位置分别通过固定支架10固定有第二电机9和第一电机I,所述第二电机9和第一电机I的输出轴上于机壳12的内部均设有扇叶11,通过第二电机9和第一电机I带动扇叶11转动,以加速空气流动,提升烘手的速率。所述机壳1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耳座14,以便于将装置固定于墙壁上,所述机壳12的顶部右侧设有控制器8,控制器8为装置的控制核心,所述机壳12的背面中间位置设有圆形缺口,圆形缺口上通过螺钉18固定有排气罩16,所述排气罩16上设有若干排气孔17,通过排气孔17进行排气,且排气罩16可拆卸,可以定期进行灰尘清理。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螺栓穿过耳座14将装置固定于指定位置,通过预先对控制器8植入工作程序,当人手插入左手放置口 13和右手放置口 5后,红外线传感器2被触发,控制器8控制第一电机1、第一加热管3、第二加热管7和第二电机9运行,通过第二加热管7和第一加热管3对机壳12内部的区域进行加热,并通过第一电机I和第二电机9加速空气流动,使得热气作用于手背和手心上,以快速烘干,通过第一隔热网4和第二隔热网6既可以避免人手触碰第一加热管3和第二加热管7被烫伤,又可以使得热量分布均匀,提升烘干效果,通过机壳12背面的排气罩16可以排出气体,此外,通过左手放置口 13和右手放置口 5内圈上的橡胶圈15可以对人手进行保护,避免刮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主权项】1.一种感应式快速烘手器,包括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中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手放置口和右手放置口,所述左手放置口和右手放置口的中间位置下侧设有红外线传感器,且红外线传感器的数量共有两个,分别指向左手放置口和右手放置口的中心位置,所述左手放置口和右手放置口的上侧依次设有第二隔热网和第二加热管,左手放置口和右手放置口的下侧依次设有第一隔热网和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二隔热网和第一隔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应式快速烘手器,包括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中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手放置口和右手放置口,所述左手放置口和右手放置口的中间位置下侧设有红外线传感器,且红外线传感器的数量共有两个,分别指向左手放置口和右手放置口的中心位置,所述左手放置口和右手放置口的上侧依次设有第二隔热网和第二加热管,左手放置口和右手放置口的下侧依次设有第一隔热网和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二隔热网和第一隔热网以机壳的水平中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加热管和第一加热管以机壳的水平中线对称设置,所述机壳的顶部和底部中心位置分别通过固定支架固定有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于机壳的内部均设有扇叶,所述机壳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耳座,所述机壳的顶部右侧设有控制器,所述机壳的背面中间位置设有圆形缺口,圆形缺口上通过螺钉固定有排气罩,所述排气罩上设有若干排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武勇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鑫彩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