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渐进式眼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2524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2 02:30
一副渐进式眼镜片(1,2)满足用于改善佩戴者的双眼视力的多个特殊条件,同时避免周边视觉的不适。所述条件中的第一条件是为至少一个镜片的远视觉场和/或近视觉场的鼻半宽度和颞半宽度之间的差设定一个最小值。所述条件中的第二条件是为两个镜片之间的平均屈光力梯度的相对差设定一个最大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副渐进式眼镜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副渐进式眼镜片,并涉及一种用于向佩戴者提供这种镜片对的方法。在本专利技术的上下文中,一副眼镜片是指这样的两个镜片:当两个镜片都被安装到一个眼镜架中时,旨在被提供给同一个佩戴者。因此,这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均专用于根据为佩戴者双眼之一获得的眼科处方来同时矫正这只眼的屈光不正和老花眼。从而,右眼和左眼的视力均同时得到矫正。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通过适当地选择有待配对的渐进式镜片而向佩戴者提供改善的双眼视力。
技术介绍
渐进式眼镜片让患有老花眼的镜片佩戴者能够清晰地看到位于佩戴者前方不同距离处的物体。出于此目的,每个渐进式眼镜片具有沿镜片的子午线变化的平均屈光力。这里,子午线对应于佩戴者在不同距离处观看所使用的主注视方向。可以使用工作视景(ergorama)来限定视距。作为一般规则,视距从远视觉注视方向的2米以上减小至近视觉注视方向的约40厘米,近视觉注视方向定向在远视觉注视方向下方。但是出了子午线,渐进式眼镜片具有不等于子午线上的在同一注视方向降低角的恒定高度处的那些平均屈光力值和结果散光值的平均屈光力值和结果散光值。因此,每个镜片实际产生的光学屈光力在子午线以外和在分别专用于远视觉和近视觉的镜片区以外与处方不完全匹配。多年来,人们一直努力增大远视觉区域和/或近视觉区域,结合减小在这些区域和子午线以外的矫正偏差。但是,这些改进涉及单独优化每个镜片。此外,人们已发现,可以通过适当地选择属于同一副镜片的两个镜片(每个镜片具有不同的镜片设计)来改善佩戴者的双眼视力。例如,文献FR2704327提出将那副镜片中的渐进式眼镜片之一选择为具有大远视觉区,并且将该副镜片中的另一个渐进式眼镜片选择为具有大近视觉区。因此,具有大远视觉区的镜片具有缩小的近视觉区,而具有大近视觉区的镜片具有缩小的远视觉区。但是,双眼视力允许佩戴者选择他的双眼中对于每个双眼注视方向都具有更清晰视力的一只眼睛。因此,两个镜片之间的最大远视觉区和最大近视觉区中的每一个区似乎对提供清晰的双眼视力都实际有效,而最小远视觉区和最小近视觉区对于提供立体视觉感知是有用的。US7,083,277披露了镜片对的另一个示例,其中,两个镜片在远视场宽度和近视场宽度上均不同。然而,当该副镜片中的两个镜片因此被选择为具有不同的设计时,仍有可能出现视觉不适。具体而言,这种不适涉及相对于镜片的子午线的周边注视方向。从这种情况开始,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标在于改善渐进式眼镜片的佩戴者的双眼视力,同时避免周边视觉的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本目标或其他目标,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副渐进式眼镜片,其中,每个镜片均具有该副镜片中的两个镜片一个共同的处方增加ADD、以及在一个佩戴者对该镜片的这样的佩戴条件下的一条子午线、分别在该子午线任一侧上的一个鼻侧和一个颞侧、一个拟合交叉点、一个棱镜参考点、一个近视觉注视方向、一个平均屈光力PPOα,β和针对穿过该镜片并且与关于一个中央眼坐标系的降低角α和方位角β相对应的每一个注视方向的结果散光ASRα,β的模数。对于该副镜片中的每个渐进式镜片,与该副镜片中的另一个眼镜片分开地,针对穿过此镜片的每个注视方向定义如下定义一个平均屈光力偏差DPPOα,β:DPPOα,β=PPOα,β-PPOα,β子午线,其中,PPOα,β子午线是在该子午线上针对与所考虑的注视方向的降低角度值相同的降低角α值的平均屈光力。子午线ML对应于佩戴者在不同距离处观看所使用的主注视方向。然后并且再次,分别针对每个镜片,针对穿过此镜片的各个注视方向进一步将总偏差Pα,β定义为:Pα,β=m*(DPPOα,β)a+n*(ASRα,β)b,其中,m、n、a和b是参数,从而使得m≥0、n≥0、(m,n)≠(0,0)、0<a≤2且0<b≤2。对于每个镜片,这种总偏差对在给定注视方向上产生的实际光学屈光力与针对同一高度从镜片的子午线中所选择的相应光学屈光力之间的差异进行量化。因此,这些m、n、a和b参数最初被选择用于允许针对每个注视方向计算总偏差Pα,β。为这些m、n、a和b参数选择的这些值对于与所考虑的镜片相关的所有特征而言是恒定的。具体而言,无论针对什么注视方向计算总偏差,它们都是恒定的。还分别针对每个镜片定义第一鼻半宽度和第一颞半宽度作为从穿过该拟合交叉点的一个注视方向至该镜片的该鼻侧上的一个第一注视方向以及该镜片的该颞侧上的一个第二注视方向的角距离,第一注视方向和第二注视方向两者均具有等于穿过该拟合交叉点的该注视方向的降低角的降低角,并且在每个中该总偏差Pα,β均满足:Pα,β=m*(ADD/8)a+n*(ADD/4)b.这种第一鼻半宽度和第一颞半宽度分别对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的远视觉区域在鼻侧和颞侧上的水平延展进行量化。因此,m*(ADD/8)a+n*(ADD/4)b是总偏差Pα,β的参考值,当以如上所示方式使用m、n、a和b参数的选定值来针对任意注视方向计算总偏差Pα,β时,该参考值用于定义第一鼻半宽度和第一颞半宽度。还分别针对每个镜片定义第二鼻半宽度和第二颞半宽度作为从该近视觉注视方向至该镜片的该鼻侧上的一个第三注视方向以及该镜片的该颞侧上的一个第四注视方向的角距离,第三注视方向和第四注视方向两者均具有等于该近视觉注视方向的降低角的降低角,并且在每个中该总偏差Pα,β均满足:Pα,β=m*(ADD/4)a+n*(ADD/2)b.这种第二鼻半宽度和第二颞半宽度类似地分别对该副镜片的每个镜片的近视觉区域在鼻侧和颞侧上的水平延展进行量化。所以,m*(ADD/4)a+n*(ADD/2)b是总偏差Pα,β的参考值,该参考值用于定义第二鼻半宽度和第二颞半宽度。它不同于用于第一鼻半宽度和第一颞半宽度的参考值。进一步针对该副镜片中的每一个镜片分别定义此镜片的第一鼻半宽度和第一颞半宽度之间的相对差和/或此镜片的第二鼻半宽度和第二颞半宽度之间的相对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特征,此相对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0.25。此第一特征为该副镜片中的至少一个镜片的远视觉区或近视觉区的鼻半宽度和颞半宽度之间的差设定一个最小阈值。每个镜片还分别具有针对与中央眼注视方向相对应的注视方向而产生的最大平均屈光力梯度,该中央眼注视方向包括在:*中心在与穿过PRP的注视方向的中央眼注视方向上并且包含遵守以下不等式(|α|2+|β|2)1/2≤40°的所有中央眼注视方向(α,β)的一个区内,以及*一个中央光学区外,该中央光学区包括多个中央眼方向的一个主线(ML_min(αmin,βmin)),针对该主线,对于每个角αmin,该结果散光达到其最小值,该中央光学区由多个中央眼注视方向界定在该主线的任一侧上,这些中央眼注视方向的方位角等于βmin±5°。然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特征,该副镜片中的两个镜片之间的最大平均屈光力梯度的相对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0.08。此第二特征设定与平均屈光力梯度相关的阈值条件,以便两个镜片在周边部分不具有彼此差异太大的对应设计,太大的差异会给佩戴者带来不适。具体而言,其避免了为佩戴者的双眼之一分配具有硬设计的镜片同时为佩戴者的另一只眼睛分配具有软设计的另一个镜片。因此,本专利技术在于两个特征的有利组合,通过使用特别选定的渐进式镜片对,这些特征提供改善的双眼视力,同时确保周边视觉的舒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副渐进式眼镜片

【技术保护点】
一副渐进式眼镜片(1,2),其中,每个镜片均具有该副镜片中的两个镜片共同的处方下加光(ADD),以及在一个佩戴者佩戴该镜片的条件下的一条子午线(ML)、分别在该子午线任一侧上的一个鼻侧(N)和一个颞侧(T)、一个拟合交叉点(FC)、一个棱镜参考点(PRP)、一个近视觉注视方向(GVP)、一个平均屈光力PPOα,β和针对穿过该镜片并且与关于一个中央眼坐标系的一个降低角α和一个方位角β相对应的每一个注视方向(G)的结果散光ASRα,β的模数,针对这些镜片的一个佩戴者的两个瞳孔之间等于64mm的分隔距离并且针对位于佩戴者双眼之间的中间位置处的一个中央眼定义所述中央眼坐标系,单独针对每个镜片,针对每个注视方向(G)如下定义一个平均屈光力偏差DPPOα,β:DPPOα,β=PPOα,β‑PPOα,β子午线,其中,PPOα,β子午线是在该子午线(ML)上针对与该注视方向的降低角度值相同的降低角度α的值的平均屈光力,单独针对每个镜片,针对每个注视方向(G)如下进一步定义一个总偏差Pα,β:Pα,β=m*(DPPOα,β)a+n*(ASRα,β)b,其中,m、n、a和b是参数,从而使得m≥0、n≥0、(m,n)≠(0,0)、0<a≤2且0<b≤2,与另一个镜片分开地,每个镜片(1,2)进一步具有:‑第一鼻半宽度(H_OR_VL_N,H_OL_VL_N)和第一颞半宽度(H_OR_VL_T,H_OL_VL_T),这些第一鼻半宽度和第一颞半宽度被定义为从穿过该拟合交叉点的一个注视方向(GFC)分别至该镜片的该鼻侧上的一个第一注视方向(G1)以及该镜片的该颞侧上的一个第二注视方向(G2)的角距离,第一注视方向和第二注视方向两者的降低角(α)均等于穿过该拟合交叉点的该注视方向(GFC)的降低角,并且在每个中该总偏差Pα,β均满足:Pα,β=m*(ADD/8)a+n*(ADD/4)b;以及‑第二鼻半宽度(H_OR_VP_N,H_OL_VP_N)和第二颞半宽度(H_OR_VP_T,H_OL_VP_T),这些第二鼻半宽度和第二颞半宽度被定义为从该近视觉注视方向(GVP)分别至该镜片的该鼻侧上的一个第三注视方向(G3)以及该镜片的该颞侧上的一个第四注视方向(G4)的角距离,第三注视方向和第四注视方向两者的降低角(α)均等于该近视觉注视方向(GVP)的降低角,并且在每个中该总偏差Pα,β均满足:Pα,β=m*(ADD/4)a+n*(ADD/2)b,其中,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1,2)分别具有所述镜片的所述第一鼻半宽度和第一颞半宽度之间的一个相对差(Ratio_H_OR_VL,Ratio_H_OL_VL)和/或所述镜片的所述第二鼻半宽度和第二颞半宽度之间的一个相对差(Ratio_H_OR_VP,Ratio_H_OL_VP),该相对差绝对值大于或等于0.25,两个值之间的该相对差是所述值之间的差与所述值的和的一个比值,并且其中,每个镜片(1,2)分别进一步具有针对与一个中央眼注视方向相对应的一个注视方向(G)的一个最大平均屈光力梯度,该中央眼注视方向被包括在:*中心在与穿过该棱镜参考点(PRP)的注视方向(GPRP)相对应的该中央眼注视方向上并且包含遵守以下不等式(|α|2+|β|2)1/2≤40°的所有中央眼注视方向(α,β)的一个区内,以及*一个中央光学区外,该中央光学区包括多个中央眼方向的一条主线(ML_min(αmin,βmin)),针对该主线,对于每个角αmin,该结果散光达到其最小值,该中央光学区由多个中央眼注视方向界定在该主线的任一侧上,这些中央眼注视方向的方位角等于βmin±5°,并且该副眼镜片中的两个镜片(1,2)之间的最大平均屈光力梯度的一个相对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0.08。...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2.20 EP 13305190.41.一副渐进式眼镜片(1,2),其中,每个镜片均具有该副镜片中的两个镜片一个共同的处方增加ADD、以及在一个佩戴者对该镜片的这样的佩戴条件下的一条子午线(ML)、分别在该子午线任一侧上的一个鼻侧(N)和一个颞侧(T)、一个拟合交叉点(FC)、一个棱镜参考点(PRP)、一个近视觉注视方向(GVP)、一个平均屈光力PPOα,β和针对穿过该镜片并且与关于一个中央眼坐标系的一个降低角α和一个方位角β相对应的每一个注视方向(G)的结果散光ASRα,β的模数,针对这些镜片的一个佩戴者的两个瞳孔之间等于64mm的分隔距离并且针对位于佩戴者双眼之间的中间位置处的一个中央眼定义所述中央眼坐标系,单独针对每个镜片,针对每个注视方向(G)如下定义一个平均屈光力偏差DPPOα,β:DPPOα,β=PPOα,β-PPOα,β子午线,其中,PPOα,β子午线是在该子午线(ML)上针对与该注视方向的降低角度值相同的降低角度α的值的平均屈光力,单独针对每个镜片,针对每个注视方向(G)如下进一步定义一个总偏差Pα,β:Pα,β=m*(DPPOα,β)a+n*(ASRα,β)b,其中,m、n、a和b是参数,从而使得m≥0、n≥0、(m,n)≠(0,0)、0<a≤2且0<b≤2,与另一个镜片分开地,每个镜片(1,2)进一步具有:-第一鼻半宽度(H_OR_VL_N,H_OL_VL_N)和第一颞半宽度(H_OR_VL_T,H_OL_VL_T),这些第一鼻半宽度和第一颞半宽度被定义为从穿过该拟合交叉点的一个注视方向(GFC)分别至该镜片的该鼻侧上的一个第一注视方向(G1)以及该镜片的该颞侧上的一个第二注视方向(G2)的角距离,第一注视方向和第二注视方向两者均具有等于穿过该拟合交叉点的该注视方向(GFC)的降低角的降低角(α),并且在每个中该总偏差Pα,β均满足:Pα,β=m*(ADD/8)a+n*(ADD/4)b;以及-第二鼻半宽度(H_OR_VP_N,H_OL_VP_N)和第二颞半宽度(H_OR_VP_T,H_OL_VP_T),这些第二鼻半宽度和第二颞半宽度被定义为从该近视觉注视方向(GVP)分别至该镜片的该鼻侧上的一个第三注视方向(G3)以及该镜片的该颞侧上的一个第四注视方向(G4)的角距离,第三注视方向和第四注视方向两者均具有等于该近视觉注视方向(GVP)的降低角的降低角(α),并且在每个中该总偏差Pα,β均满足:Pα,β=m*(ADD/4)a+n*(ADD/2)b,其中,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1,2)分别具有所述镜片的那些第一鼻半宽度和第一颞半宽度之间的一个相对差(Ratio_H_OR_VL,Ratio_H_OL_VL)和/或所述镜片的那些第二鼻半宽度和第二颞半宽度之间的一个相对差(Ratio_H_OR_VP,Ratio_H_OL_VP),该相对差绝对值大于或等于0.25,两个值之间的相对差是所述值之间的差与所述值的和的一个比值,并且其中,每个镜片(1,2)分别进一步具有针对与一个中央眼注视方向相对应的一个注视方向(G)而产生的一个最大平均屈光力梯度,该中央眼注视方向包括在:*中心在与穿过该棱镜参考点(PRP)的注视方向(GPRP)相对应的该中央眼注视方向上并且包含遵守以下不等式(|α|2+|β|2)1/2≤40°的所有中央眼注视方向(α,β)的一个区内,以及*一个中央光学区外,该中央光学区包括多个中央眼注视方向的一条主线ML_min(αmin,βmin),针对该主线,对于每个降低角,该结果散光达到其最小值,最小散光方位角βmin对应于使结果散光最小的注视方向的方位角,该中央光学区由多个中央眼注视方向界定在该主线的任一侧上,这些中央眼注视方向的方位角等于最小散光方位角βmin±5°,并且该副眼镜片中的两个镜片(1,2)之间的最大平均屈光力梯度的一个相对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0.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副渐进式眼镜片,其中每个镜片(1,2)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宽度值(H_OR_VL,H_OL_VL),该第一宽度值被定义为所述镜片的这些第一鼻半宽度和第一颞半宽度的和;以及-一个第二宽度值(H_OR_VP,H_OL_VP),该第二宽度值被定义为所述镜片的这些第二鼻半宽度和第二颞半宽度的和,其中,该副镜片(1,2)具有一个总水平宽度比(Ratio_H_VL,Ratio_H_VP),该总水平宽度比被定义为该副镜片中的两个镜片各自的第一宽度值(H_OR_VL,H_OL_VL)之间的和/或该副镜片中的两个镜片各自的第二宽度值(H_OR_VP,H_OL_VP)之间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0.05的一个相对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副渐进式眼镜片,其中,该副镜片中的两个镜片的第一鼻半宽度和第一颞半宽度之间的相对差(Ratio_H_OR_VL,Ratio_H_OL_VL),和/或该副镜片中的两个镜片的第二鼻半宽度和第二颞半宽度之间的相对差(Ratio_H_OR_VP,Ratio_H_OL_VP)具有一个相同符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副渐进式眼镜片,其中,该副镜片中的两个镜片的第一鼻半宽度和第一颞半宽度之间的相对差(Ratio_H_OR_VL,Ratio_H_OL_VL)和/或该副镜片中的两个镜片的第二鼻半宽度和第二颞半宽度之间的相对差(Ratio_H_OR_VP,Ratio_H_OL_VP)在绝对值上彼此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副渐进式眼镜片,其中,对于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1,2)而言,所述镜片的这些第一鼻半宽度和第一颞半宽度之间的相对差(Ratio_H_OR_VL,Ratio_H_OL_VL)和所述镜片的这些第二鼻半宽度和第二颞半宽度之间的相对差(Ratio_H_OR_VP,Ratio_H_OL_VP)具有相反的符号。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副渐进式眼镜片,其中,m=0、n=1和b=1用于确定或者该第一注视方向(G1)和第二注视方向(G2)、或者该第三注视方向(G3)和第四注视方向(G4)、或者所有第一至第四注视方向。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副渐进式眼镜片,其中,m=1、n=0和a=1用于确定或者该第一注视方向(G1)和第二注视方向(G2)、或者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德·孔泰特西里尔·古伊劳克斯法里德·卡里奥蒂
申请(专利权)人:依视路国际集团光学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