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蝗诱捕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93907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14 02:23
一种蚂蝗诱捕袋包括诱捕袋,所述诱捕袋有网纲绳固定并有钢条支撑圈支撑内部空间一直延伸到扎口绳上面,所述诱捕袋端部设置有进蚂蝗口,所述进蚂蝗口的上下网纲绳上分别设置有浮子与坠子,所述进蚂蝗口两侧面上连接有锁口绳,锁口绳上连接有拉线绳,所述诱捕袋内腔中设置有诱饵袋,诱饵袋有诱饵袋拉绳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诱捕袋,特别是一种蚂蝗诱捕袋,属于捕蚂蝗网具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在稻田、大沟、大河、大湖、水库等水域中捕捉蚂蝗时,一般都是使用芦苇编织与塑料编织制作的捕蚂蝗笼具,使用芦苇编织的笼具与塑料编织的笼具普遍存在着不能折叠、携带不方便、编织工艺复杂、使用期短、破损快、捕获量少、捕蚂蝗效果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方便、便于携带、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不易损坏、捕获量多、捕蚂蝗效果好的一种蚂蝗诱捕袋,克服现有的捕蚂蝗笼具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蚂蝗诱捕袋包括诱捕袋,所述诱捕袋有网纲绳固定并有钢条支撑圈支撑内部空间一直延伸到扎口绳上面,所述诱捕袋端部设置有进蚂蝗口,所述进蚂蝗口的上下网纲绳上分别设置有浮子与坠子,所述进蚂蝗口两侧面上连接有锁口绳,锁口绳上连接有拉线绳,所述诱捕袋内腔中设置有诱饵袋,诱饵袋有诱饵袋拉绳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网纲绳固定诱捕袋,钢条支撑圈支撑内部空间,端部设置大进口与内腔中设置诱饵的结构方式,蚂蝗诱捕袋放入诱饵后即可下水,下水后诱捕袋中的诱饵就会散发出浓厚的香味,并迅速扩散到很远的水体中,蚂蝗闻到香味后,就会从四面八方寻味而来,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诱捕袋抢食诱饵,由于诱捕袋内放置有水草,水草又分多层,蚂蝗进入后即会在诱捕袋内安家落户,不愿离开,达到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具有折叠方便、便于携带、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不易损坏、捕获量多、捕蚂蝗效果好的优点,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捕蚂蝗笼具所存在的不能折叠、携带不便、编织工艺复杂、使用周期短、破损快、捕获量少、捕蚂蝗效果差的缺陷。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蚂蝗诱捕袋包括诱捕袋3,所述诱捕袋3有网纲绳2固定并有钢条支撑圈9支撑内部空间一直延伸到扎口绳10上面,所述诱捕袋3端部设置有进蚂蝗口6,所述进蚂蝗口 6的上下网纲绳2上分别设置有浮子4与坠子5,所述进蚂蝗口 6两侧面上连接有锁口绳1,锁口绳I上连接有拉线绳11,所述诱捕袋3内腔中设置有诱饵袋7,诱饵袋7有诱饵袋拉绳8固定。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蚂蝗诱捕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袋(3)有网纲绳(2)固定并有钢条支撑圈(9)支撑内部空间一直延伸到扎口绳(10)上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蚂蝗诱捕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袋(3)端部设置有进蚂蝗口(6),所述进蚂蝗口(6)的上下网纲绳(2)上分别设置有浮子(4)与坠子(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蚂蝗诱捕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蚂蝗口(6)两侧面上连接有锁口绳(1),锁口绳(I)上连接有拉线绳(11)。【专利摘要】一种蚂蝗诱捕袋包括诱捕袋,所述诱捕袋有网纲绳固定并有钢条支撑圈支撑内部空间一直延伸到扎口绳上面,所述诱捕袋端部设置有进蚂蝗口,所述进蚂蝗口的上下网纲绳上分别设置有浮子与坠子,所述进蚂蝗口两侧面上连接有锁口绳,锁口绳上连接有拉线绳,所述诱捕袋内腔中设置有诱饵袋,诱饵袋有诱饵袋拉绳固定。【IPC分类】A01M1/02【公开号】CN104969995【申请号】CN201410148698【专利技术人】尹克华 【申请人】徐州一统渔具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申请日】2014年4月1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蚂蝗诱捕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袋(3)有网纲绳(2)固定并有钢条支撑圈(9)支撑内部空间一直延伸到扎口绳(10)上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克华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一统渔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