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清专利>正文

小包装体投掷机的出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8416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小包装体投掷机的出料机构,包括一振动承料盘、一衔接于振动承料盘一侧的出料轨道、位于振动承料盘的出料口的一挡料装置以及一吸料装置,其中,振动承料盘顶部的出料端形成一倾斜的吸料轨道部,所述挡料装置即位于吸料轨道末端,而吸料装置则包括一位于吸料轨道部上方的第一吸盘体、一位于出料轨道上方的第二吸盘体,作业时,通过由振动方式将小包装体(如脱氧剂包)一一地送至吸料轨道部,并且受到挡料装置的挡止,再以吸料装置的第一吸盘体将脱氧剂包吸起,而后以第二吸盘体吸至出料轨道上方,再使脱氧剂包掉落至出料轨道,经由一送料机构投掷到茶叶自动包装机的茶叶包装袋内。(*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属于包装机构,尤指一种可以自动投掷脱氧剂的包装机构。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茶叶的包装速度与保鲜品质,以及延长其保存期限,故有业者开发一种茶叶的自动包装机,其是可以将茶叶自动输入于包装袋内,再将包装袋抽真空、热熔密封。由于茶叶包装袋抽真空是采百分比抽出空气真空包装,故在包装袋内仍有氧气未抽出,因茶叶与氧气长期接触而极易变质,尤其台湾属于海岛型气候,湿度更高,倘若未做如上处理,势必要影响茶叶的风味与品质。于是有些业者在茶叶包装机填入茶叶之后,仍再一一投入脱氧剂,但此种以人工投掷脱氧剂的方式颇不方便,亦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上述缺失,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将脱氧剂等小包装体一一送出的小包装体投掷机的出料机构。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主要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小包装体投掷机的出料机构,包括一振动承料盘,是为一内周壁设有螺旋轨道的振动送料盘体,振动承料盘顶部的出料口是设为一段底部朝向振动承料盘倾斜的吸料轨道部,该吸料轨道部较低该端设有往上弯折的挡料部,振动承料盘周壁贯穿设有一低于挡料部的回料口,挡料部的底缘以一回料板连接至回料口底缘;一挡料装置,包括一位于吸料轨道部自由端的挡板;一出料轨道,是衔接于吸料轨道部异于振动承料盘该侧边上;一吸料装置,是包括一纵向吸料压缸、一横向吸料压缸,该纵向吸料压缸的压缸轴朝下延伸,并且于末端安装一位于吸料轨道部上方,轴向与吸料轨道部的倾斜表面呈垂直的第一吸盘体,而横向吸料压缸的压缸轴是朝向纵向吸料压缸该侧延伸,并且于压缸轴末端安装一第二吸盘体,该第二吸盘体的盘口位置略低于第一吸盘体,第一、第二吸盘体是通过由吸气装置产生吸力。实施上述技术手段以后,本技术可以将例如脱氧剂包等小包装体置于振动承料盘内,通过由振动方式将脱氧剂包一一地送至振动承料盘顶部的吸料轨道部,并且受到挡料装置的挡止,通过由吸料装置的第一吸盘体将脱氧剂包吸起,再以第二吸盘体吸至出料轨道上方,释去第二吸盘体的吸力,使脱氧剂包掉落至出料轨道,再经由一送料机构投掷到茶叶包装机的茶叶包装袋内,而受到挡料装置的挡止作用,当脱氧剂包发生挤料情形,多余的脱氧剂包即经由回料板、回料口进入振动承料盘内。由于本技术可以一一地将脱氧剂包吸起,再经由送料机构投掷到茶叶包装机,故本技术可以节省以人力投掷脱氧剂包的人力成本,并且通过由第一、第二吸盘体的设置,确保第二吸盘体仅吸起一个脱氧剂包,不会有发生一次投掷二包脱氧剂包的情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配置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俯视配置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吸盘体压贴于脱氧剂包的平面动作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吸盘体将脱氧剂包往上吸起的平面动作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二吸盘体推出压贴于脱氧剂包底缘的平面动作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二吸盘体吸住脱氧剂包复位的平面动作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脱氧剂包落至出料轨道的动作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第一吸盘体同时吸起两包脱氧剂包时的动作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将剩余的脱氧剂包收集一起的平面动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陈明,以下说明是举脱氧剂包为例,其它如干燥剂、调味包..等小包装体亦可适用于本设备。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小包装体投掷机是包括一出料机构1、以及一送料机构5,其中,该出料机构1是包括一振动承料盘10、一衔接于承载盘10一侧的出料轨道20、位于振动承料盘10的出料口该端上方的一挡料装置30以及一吸料装置40,而送料机构5则是接设于出料轨道20末端。请同时参阅图1、图2所示,所述的振动承料盘10是为一振动盘,将脱氧剂A置于振动承料盘10内,通过由振动,使其沿着振动承料盘10内周壁的螺旋轨道往上移动,由于振动盘为现有,故其振动送料的原理不再述,而于振动承料盘10顶部的出料口是设为一段底部朝向振动承料盘10倾斜的吸料轨道部12,该吸料轨道部12较低该端设有一小段往上弯折的挡料部120,另于振动承料盘10邻近吸料轨道部12该侧周壁上设有一贯穿的回料口13,吸料轨道部12的挡料部120底缘则有一段连接至回料口13底缘的回料板14。所述的挡料装置30是设于吸料轨道部12的出料端上方,其包括一呈纵向延伸的挡料压缸31、一设于挡料压缸31的压缸轴末端的挡板32,挡板32的底缘恰好贴附于吸料轨道部12的倾斜面上,当振动承料盘10将脱氧剂包A以振动方式一一地送至振动承料盘10顶部时,即沿着倾斜吸料轨道部12的挡料部120移动至挡料装置30的挡板32为止,以供吸料装置40将该受阻于挡板32一侧的脱氧剂包A往上吸引其吸料动作容后再述,倘若脱氧剂包A在吸料轨道部12上发生挤料情形时,将会掉落至回料板14,再经由回料口13进入振动承料盘10内,重新输送。所述的出料轨道20断面为ㄩ形,出料轨道20的其中一端位于吸料轨道部12较高该侧,另一端则设为较低,并且往送料机构5该侧延伸。所述的吸料装置40是包括一位于吸料轨道部12上方的纵向吸料压缸41、一位于出料轨道20上方的横向吸料压缸42,纵向吸料压缸41的压缸轴朝下延伸,并且于末端安装一朝向吸料轨道部12表面垂直倾斜的第一吸盘体43,而横向吸料压缸42的压缸轴是朝向纵向吸料压缸41该侧延伸,并且于压缸轴末端安装一第二吸盘体44,该第一、第二吸盘体43、44分别连接至吸气装置图中未示,当启动吸气装置时,第一、第二吸盘体43、44即产生吸力。图3~图7所示,是由与图1的后侧观的的平面动作示意图,以清楚表现吸料装置40的吸料动作,首先由图3所示可知,纵向吸料压缸41的压缸轴往下伸出,以其第一吸盘体43贴附于吸料轨道部12上的脱氧剂包A,而后通过由与第一吸盘体43连接的吸气装置的吸气作用,使第一吸盘体43吸住脱氧剂包A,再如图4所示往上移动复位,而后如图5所示,启动横向吸料压缸42,使第二吸盘体44朝向纵向吸料压缸41该侧延伸而出,并且通过由第二吸盘体44吸住脱氧剂包A的底缘,而后释去第一吸盘体43的吸力,以如图6所示地启动横向吸料压缸42的压缸轴缩入,该第二吸盘体44以及脱氧剂包A即相应位出料轨道20上方,释去第二吸盘体44的吸力,即使得脱氧剂包A如图7所示掉落至出料轨道20,沿着倾斜的出料轨道20落至图1所示的送料机构5,再通过由送料机构5一一地将脱氧剂包A投掷于茶叶包装袋内。由于本技术的重点在于出料机构1,至于配合本技术的送料机构5形式可以有很多种,并不局限于某种型态,故不再述。另如图8所示,本技术通过由第一吸盘体43吸起脱氧剂包A时,有可能因为脱氧剂包A发生挤料情形,而同时吸起两包脱氧剂包A的重迭部分,但是,以第二吸盘体44吸引时,只会吸住位于下方该脱氧剂包A,当第一吸盘体43释去吸力时,未被第二吸盘体44吸住的该脱氧剂包A即会重新掉落图1所示的吸料轨道部12,再进入振动承料盘10内。又,倘若脱氧剂包A的投掷作业已告一段落,而振动承料盘10内尚有剩余的脱氧剂包A时,为了避免脱氧剂包A受潮,此时,可以如图9所示,启动挡料装置30的挡料压缸31,使挡板32往上位移,不再挡止于吸料轨道部12末端,另于吸料轨道部12的出口端下方设一开口朝上的容器B,脱氧剂包A即会沿着吸料轨道部12送出,掉落至容器B内集中收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包装体投掷机的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振动承料盘,是为一内周壁设有螺旋轨道的振动送料盘体,振动承料盘顶部的出料口是设为一段底部朝向振动承料盘倾斜的吸料轨道部,该吸料轨道部较低该端设有往上弯折的挡料部,振动承料盘周壁贯穿设 有一低于挡料部的回料口,挡料部的底缘以一回料板连接至回料口底缘;一挡料装置,包括一位于吸料轨道部自由端的挡板;一出料轨道,是衔接于吸料轨道部异于振动承料盘该侧边上;一吸料装置,是包括一纵向吸料压缸、一横向吸料压缸,该 纵向吸料压缸的压缸轴朝下延伸,并且于末端安装一位于吸料轨道部上方,轴向与吸料轨道部的倾斜表面呈垂直的第一吸盘体,而横向吸料压缸的压缸轴是朝向纵向吸料压缸该侧延伸,并且于压缸轴末端安装一第二吸盘体,该第二吸盘体的盘口位置略低于第一吸盘体,第一、第二吸盘体是通过由吸气装置产生吸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清
申请(专利权)人:刘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