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璐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肠胃炎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73630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8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肠胃炎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灯盏细辛10~14份、番石榴叶12~16份、鳢肠8~12份、珍珠伞12~16份、天胡荽6~10份、苦石莲12~16份、鸡娃草8~12份、胡颓子叶14~18份、款冬花8~12份、元宝草根12~16份、翼首草8~12份、丁葵草12~16份、榅桲8~12份、抱树莲12~16份、黑三棱8~12份、茵陈蒿12~16份、地瓜叶8~12份、毛鸡屎藤12~16份、虫莲8~12份、铁棒锤12~16份、藜芦8~12份、谷精草12~16份、余甘子8~12份、翻白草12~16份。本方能清热解毒,消积止痛,活血行气,扶正法邪,诸药配合,对肠胃炎具有较好治疗效果,临床用之每收佳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肠胃炎的中药,属于消化内科中药配方

技术介绍
胃肠炎通常因微生物感染引起,也可因化学毒物或药品导致。典型临床表现为腹 泻、恶心、呕吐及腹痛。对于健康成人,胃肠炎通常只会引起不适感及生活上的不便,并不会 导致严重后果,但是在病重、虚弱、年幼或年老的患者中却可以导致威胁生命的脱水和电解 质紊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肠胃炎的中药,以便更好地针对肠胃炎进行治 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肠胃炎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灯盏细辛10~14份、番石 植叶12~16份、體肠8~12份、珍珠伞12~16份、天胡荽6~10份、苦石莲12~16 份、鸡娃草8~12份、胡颓子叶14~18份、款冬花8~12份、元宝草根12~16份、翼首 草8~12份、丁葵草12~16份、榲梓8~12份、抱树莲12~16份、黑三棱8~12份、茵 陈蒿12~16份、地瓜叶8~12份、毛鸡屎藤12~16份、虫莲8~12份、铁棒锤12~16 份、藜芦8~12份、谷精草12~16份、余甘子8~12份、翻白草12~16份。 进一步地,上述治疗肠胃炎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灯盏细辛10份、 番石榴叶12份、鳢肠8份、珍珠伞12份、天胡荽6份、苦石莲12份、鸡娃草8份、胡颓子叶 14份、款冬花8份、元宝草根12份、翼首草8份、丁葵草12份、榲梓8份、抱树莲12份、黑三 棱8份、茵陈蒿12份、地瓜叶8份、毛鸡屎藤12份、虫莲8份、铁棒锤12份、藜芦8份、谷精 草12份、余甘子8份、翻白草12份。 进一步地,上述治疗肠胃炎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灯盏细辛12份、 番石榴叶14份、鳢肠10份、珍珠伞14份、天胡荽8份、苦石莲14份、鸡娃草10份、胡颓子 叶16份、款冬花10份、元宝草根14份、翼首草10份、丁葵草14份、榲梓10份、抱树莲14 份、黑三棱10份、茵陈蒿14份、地瓜叶10份、毛鸡屎藤14份、虫莲10份、铁棒锤14份、藜 芦10份、谷精草14份、余甘子10份、翻白草14份。 进一步地,上述治疗肠胃炎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灯盏细辛14份、 番石榴叶16份、鳢肠12份、珍珠伞16份、天胡荽10份、苦石莲16份、鸡娃草12份、胡颓子 叶18份、款冬花12份、元宝草根16份、翼首草12份、丁葵草16份、榲梓12份、抱树莲16 份、黑三棱12份、茵陈蒿16份、地瓜叶12份、毛鸡屎藤16份、虫莲12份、铁棒锤16份、藜 芦12份、谷精草16份、余甘子12份、翻白草16份。 上述各组分的中药药理和作用如下: (1)灯盏细辛:味辛、微苦,性温。归胃经、肺经。散寒解表,活血舒筋,止痛,消积。治 感冒头痛鼻塞,风湿痹痛,瘫痪,急性胃炎,小儿疳积,跌打损伤。 (2)番石榴叶:收敛止泻。治泄泻,久痢,湿瘆,创伤出血。 (3)鳢肠:味甘酸,性凉,入肝肾二经,无毒。滋补肝肾、凉血止血,可治各种吐血, 肠出血等症。 (4)珍珠伞:味苦,性温。入肝、肾、肺经。舒筋活络,强筋壮骨,清咽利喉。 (5)天胡荽:味苦、辛,性寒。清热,利尿,消肿,解毒。治黄疸,赤白痢疾,淋病,小 便不利,目翳,喉肿,痈疽疔疮,跌打瘀肿。 (6)苦石莲:味苦;性凉寒;无毒。归心;脾;肾经。清热化湿,散瘀止痛。主风热 感冒,痢疾淋浊,哕逆,痈肿,疮癣,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7)鸡娃草:味苦,性寒。解毒,杀虫。用于头癣,体癣,手癣,足癣。 (8)胡颓子叶:味酸;性微温。归肺经。止咳平喘;止血;解毒。主肺虚咳嗽;气喘; 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痈疽;痔疮肿痛。 (9)款冬花:味辛、微苦,性温。归肺经。润肺下气,止咳化痰。用于新久咳嗽,喘 咳痰多,劳嗽咳血。 (10)元宝草根:味苦,辛;性寒。归肝;脾经。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活血调经;被 动风通络。主吐血;咯血;衄血;血淋;月经不调;痛经;白带;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腰腿痛; 外用还可治头癣;口疮;目翳。 (11)翼首草:味苦,性寒。有小毒。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止痛。主外感发热;热病 烦躁;泄泻痢疾;负湿热痹。 (12)丁葵草:味甘、性凉。归脾、肝二经。清热解毒,祛瘀消肿,调起利湿。治感冒、 胃肠炎、肝炎、痢疾、小儿惊风、颈淋巴结炎。 (13)榲梓:味甘、酸,性温。祛湿解暑,舒筋活络。用于伤暑,呕吐,腹泻,消化不良, 关节疼痛,腓肠肌痉挛。 (14)抱树莲:味甘,淡;性微凉。归肺经、肝经。清热,利湿,解毒,杀虫。治黄疸, 风湿疼痛,腮腺炎,淋巴结结核,疥癞,跌打损伤。 (15)黑三棱:味辛、苦,性平。归肝、脾经。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症瘕痞块, 痛经,瘀血经闭,胸痹心痛,食积胀痛。 (16)茵陈蒿:味苦、辛,性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用于黄疸,胆囊炎,膀胱湿热, 风痒疮疥。 (17)地瓜叶:提高免疫力、止血、降糖、解毒,防治夜盲症。 (18)毛鸡屎藤:味甘酸;性平。归心;肝;脾;肾经。祛风除湿;消食化积;解毒消 肿;活血止痛。主治风湿痹痛;食积腹胀;小儿疳积;腹泻;痢疾;中暑;黄疸;肝炎;肝脾肿 大;咳嗽;瘰疬;肠痈;无名肿毒;脚湿肿烂;烫火伤;湿瘆;皮炎;跌打损伤;蛇蛟蝎螫。 (19)虫莲:味辛;性温。归肝经。补血调经。主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 (20)铁棒锤:味苦、辛,性温。有大毒。归心、肺、肝经。活血祛瘀,驱风除湿,止痛 消肿。用于跌打损伤,骨折,风湿腰痛,牙痛,食积腹胀,痛经,痈肿,冻疮,瘰疬,痞块。 (21)藜芦:味苦辛,性寒,有毒。归胃经、肺经、肝经。涌叶风痰;杀虫。主中风痰 壅;癫痫;虐疾;疥癣;恶疮。 (22)谷精草:性凉;味辛甘;归肝、胃经。祛风散热,明目退翳。治目翳,雀盲,头 痛,齿痛,喉痹,鼻衄。 (23)余甘子:味酸微涩,清热凉血,消食健脾,生津止渴。主治血热血瘀,消化不良, 腹胀,咳嗽,喉痛,口干及维生素C缺乏症。 (24)翻白草:性平;味甘苦;归肝、胃、大肠经。清热,解毒,止血,消肿。治痢疾,疟 疾,肺痈,咳血,吐血,下血,崩漏,痈肿,疮癣,瘰疬结核。 本方能清热解毒,消积止痛,活血行气,扶正法邪,诸药配合,对肠胃炎具有较好治 疗效果,临床用之每收佳效。四年中,通过对70名患者的使用表明,该药能有效治疗肠胃 炎,有效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肠胃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灯盏细辛10~14份、番石榴叶12~16份、鳢肠8~12份、珍珠伞12~16份、天胡荽6~10份、苦石莲12~16份、鸡娃草8~12份、胡颓子叶14~18份、款冬花8~12份、元宝草根12~16份、翼首草8~12份、丁葵草12~16份、榅桲8~12份、抱树莲12~16份、黑三棱8~12份、茵陈蒿12~16份、地瓜叶8~12份、毛鸡屎藤12~16份、虫莲8~12份、铁棒锤12~16份、藜芦8~12份、谷精草12~16份、余甘子8~12份、翻白草12~16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璐
申请(专利权)人:王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