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6726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8 0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瓶机构,包括瓶体输送带和螺杆,所述螺杆设置在瓶体输送带的上方,所述螺杆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主螺杆和辅助螺杆,所述主螺杆和辅助螺杆的螺旋方向相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导瓶机构,采用双螺杆导瓶,主螺杆和辅助螺杆的转动方向相反,将瓶体输送带上的瓶体卡在主螺杆和辅助螺杆之间的螺旋槽口中,瓶体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转动,瓶体不会被螺杆挤压变形,提高了进瓶效率和灌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瓶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日化、食品、医药等行业中,旋转式旋盖机是一种能够将瓶盖旋在瓶身上的装置,旋转式旋盖机一般包括有机架、动力传动装置和旋盖总成,旋盖总成中带有旋转件,动力装置带动旋转件转动,瓶盖卡在旋转件的卡头内,随着旋转件的旋转,瓶盖被旋紧在瓶身上。公开号为CN102336383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全自动旋转式旋盖机》公开了一种旋盖机,其包括瓶体供应装置、导瓶装置、进瓶星轮装置、挡瓶装置、出瓶星轮装置、供盖装置和瓶子输出装置,其中,瓶体供应装置通过螺杆的作用,将瓶体输送带上的瓶体卡在螺杆的螺旋槽口中,使瓶体有序向前推进供应。这种结构能够实现自动供应瓶体,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瓶体会随着螺杆的螺旋槽口发生转动,而螺杆采用的是刚性材料,瓶体往往是柔性材料,因此,瓶体发生转动后易被螺杆挤压变形,甚至发生爆瓶,污染产线环境,影响瓶体供应效率和灌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瓶体供应装置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瓶机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瓶机构,包括瓶体输送带和螺杆,所述螺杆设置在瓶体输送带的上方,所述螺杆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主螺杆和辅助螺杆,所述主螺杆和辅助螺杆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主螺杆和辅助螺杆的螺旋槽口呈轴对称设置。所述主螺杆和辅助螺杆所在的平面与瓶体输送带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所述辅助螺杆的长度小于主螺杆的长度,且辅助螺杆终止于与主螺杆的中部或靠近中部的相对应的位置。所述主螺杆和辅助螺杆位于同一侧的一端分别通过一传动动力件驱动转动。主螺杆和辅助螺杆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主螺杆和辅助螺杆分别通过一万向轴联轴器与传动动力件连接。所述主螺杆和辅助螺杆的远离传动动力件一侧的端部均通过支架与瓶体输送带位置固定,所述主螺杆和辅助螺杆均与支架转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导瓶机构,采用双螺杆导瓶,防止瓶体发生转动,瓶体不会被螺杆挤压变形,提高了进瓶效率和灌装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导瓶机构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导瓶机构中螺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瓶体输送带,2、主螺杆,3、辅助螺杆,4、螺旋槽口,5、传动动力件,6、万向轴联轴器,7、支架,8、机架。【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为一旋盖机,本专利技术的导瓶机构为该旋盖机的其中一组成部分,导瓶机构固定在机架8上。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导瓶机构,包括瓶体输送带I和螺杆,螺杆设置在瓶体输送带I的上方,所述螺杆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主螺杆2和辅助螺杆3,所述主螺杆2和辅助螺杆3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主螺杆2和辅助螺杆3的螺旋槽口 4呈轴对称设置。主螺杆2和辅助螺杆3所在的平面与瓶体输送带I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所述辅助螺杆3的长度小于主螺杆2的长度,且辅助螺杆3终止于与主螺杆2的中部或靠近中部的相对应的位置。如图2所示,所述主螺杆2和辅助螺杆3位于同一侧的一端分别通过一传动动力件5驱动转动。主螺杆2和辅助螺杆3分别通过一万向轴联轴器6与传动动力件5连接。所述主螺杆2和辅助螺杆3的远离传动动力件5 —侧的端部均通过支架7与瓶体输送带I位置固定,所述主螺杆2和辅助螺杆3均与支架7转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专利技术的导瓶机构包括有瓶体输送带1、螺杆、万向轴联轴器6和传动动力件5。传动动力件5通过万向轴联轴器6与螺杆相连接,螺杆位于瓶体输送带I的上面,螺杆通过支架7与瓶体输送带I相固定连接。瓶体输送带I用来输送瓶体,将瓶体输送带I上的瓶体卡在主螺杆2和辅助螺杆3之间的螺旋槽口 4中,瓶体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转动。螺杆在传动动力件5的作用下动作,使瓶体被有序向前推进供应。以上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主权项】1.一种导瓶机构,包括瓶体输送带(I)和螺杆,所述螺杆设置在瓶体输送带(I)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主螺杆(2)和辅助螺杆(3),所述主螺杆(2)和辅助螺杆(3)的螺旋方向相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螺杆(2)和辅助螺杆(3)的螺旋槽口(4)呈轴对称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螺杆(2)和辅助螺杆(3)所在的平面与瓶体输送带(I)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螺杆(3)的长度小于主螺杆(2)的长度,且辅助螺杆(3)终止于与主螺杆(2)的中部或靠近中部的相对应的位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螺杆(2)和辅助螺杆(3)位于同一侧的一端分别通过一传动动力件(5)驱动转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螺杆(2)和辅助螺杆(3)分别通过一万向轴联轴器(6)与传动动力件(5)连接。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螺杆(2)和辅助螺杆(3)的远离传动动力件(5) —侧的端部均通过支架(7)与瓶体输送带(I)位置固定,所述主螺杆(2)和辅助螺杆(3)均与支架(7)转动连接。【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瓶机构,包括瓶体输送带和螺杆,所述螺杆设置在瓶体输送带的上方,所述螺杆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主螺杆和辅助螺杆,所述主螺杆和辅助螺杆的螺旋方向相反。本专利技术的导瓶机构,采用双螺杆导瓶,主螺杆和辅助螺杆的转动方向相反,将瓶体输送带上的瓶体卡在主螺杆和辅助螺杆之间的螺旋槽口中,瓶体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转动,瓶体不会被螺杆挤压变形,提高了进瓶效率和灌装效率。【IPC分类】B67C3/24【公开号】CN104961082【申请号】CN201510392530【专利技术人】段学连, 胡家鑫 【申请人】常州汇拓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申请日】2015年7月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瓶机构,包括瓶体输送带(1)和螺杆,所述螺杆设置在瓶体输送带(1)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主螺杆(2)和辅助螺杆(3),所述主螺杆(2)和辅助螺杆(3)的螺旋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学连胡家鑫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汇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