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过敏性皮炎的膏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64114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6 1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过敏性皮炎的膏药,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刺儿菜13-17、康仙花1-5、白菜根10-14、黑牵牛13-17、当归4-8、川芎6-10、茯苓1-5、木蝴蝶6-10、麦蓝菜13-17、茯苓6-10、鸭拓草10-14、竹茹4-8、千解草4-8、穿山甲10-14。本发明专利技术标本兼治,利用抗菌消炎、活血通筋的中药,合理配置,相互配伍,协同增效,具有很好的抗菌消炎效果,有助于新皮肤的长出,对于治疗过敏性皮炎具有很好的效果,无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过敏性皮炎的膏药
技术介绍
:过敏性皮炎(allergic dermatitis)是由于接触过敏性抗原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它主要是由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凡对特异性抗原有遗传的或体质上易感的人,在接触这种抗原时,可导致速发型或迟发型过敏性皮炎,主要是指人体接触到某些过敏源而引起皮肤红肿、发痒、风团、脱皮等皮肤病症。过敏性皮炎是皮肤病中一大类病症,目前,治疗过敏性皮炎以服西药或涂抹激素类药膏为主,口服西药一方面不能根除,另一方面副作用大,中药治疗存在病程长,疗效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过敏性皮炎的膏药,它有助于新皮肤的长出,疗效好,无毒副作用。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过敏性皮炎的膏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刺儿菜13-17、康仙花1-5、白菜根10-14、黑牵牛13-17、当归4-8、川芎6-10、茯苓1-5、木蝴蝶6-10、麦蓝菜13-17、茯苓6-10、鸭拓草10-14、竹茹4-8、千解草4-8、穿山甲10-14。一种治疗过敏性皮炎的膏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刺儿菜15、康仙花3、白菜根12、黑牵牛15、当归6、川芎8、茯苓3、木蝴蝶8、麦蓝菜15、茯苓8、鸭拓草12、竹茹6、千解草6、穿山甲12。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标本兼治,利用抗菌消炎、活血通筋的中药,合理配置,相互配伍,协同增效,具有很好的抗菌消炎效果,有助于新皮肤的长出,对于治疗过敏性皮炎具有很好的效果,无毒副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治疗过敏性皮炎的膏药,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g)为:刺儿菜15、康仙花3、白菜根12、黑牵牛15、当归6、川芎8、茯苓3、木蝴蝶8、麦蓝菜15、茯苓8、鸭拓草12、竹茹6、千解草6、穿山甲12。称取以上原料组分,按照膏药的常规制法制成膏药,将制得的药膏外敷于患处,每日早晚两次。为证明本专利技术具有很好的疗效,列举典型病例如下:病例一:刘某,女,28岁,主诉:使用一套护肤品后,皮肤过敏,脸上容易起小红丘疹。采用西药膏治疗,一直反反复复发作,皮肤变得特别敏感。后给予本专利技术膏药治疗,2周后,脸上小红丘疹全部消失,并且无复发。病例二:李某,男,35岁。主诉:患者四肢有大片红色皮疹,瘙痒无度。至医院诊断为牛皮癣,经多方治疗,效果甚微。给予本专利技术膏药进行治疗,1周后,瘙痒症状明显缓解,3周后痊愈,随访半年多,无复发。病例三:万某,女,21岁。主诉:花粉过敏,遇到花粉皮肤就骚痒、肿胀难忍,采用西药各种药膏涂抹,没有效果。给予本专利技术中药治疗半个月后,症状完全消失,痊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过敏性皮炎的膏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刺儿菜13‑17、康仙花1‑5、白菜根10‑14、黑牵牛13‑17、当归4‑8、川芎6‑10、茯苓1‑5、木蝴蝶6‑10、麦蓝菜13‑17、茯苓6‑10、鸭拓草10‑14、竹茹4‑8、千解草4‑8、穿山甲10‑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过敏性皮炎的膏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刺儿菜13-17、康仙花1-5、白菜根10-14、黑牵牛13-17、当归4-8、川芎6-10、茯苓1-5、木蝴蝶6-10、麦蓝菜13-17、茯苓6-10、鸭拓草10-14、竹茹4-8、千解草4-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老同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