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作业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5288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3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作业平台,包括钢板平台,在钢板平台底部两侧对称设置顶杆,撑杆间通过铰链连接构成栅栏式伸缩架,且伸缩架顶部一侧与顶杆端头铰链连接,另一侧与顶杆采用滑动连接,在伸缩架底部一侧与底杆端头铰链连接,另一侧与底杆采用滑动连接,在伸缩架间设置2根连接杆,在连接杆间通过铰链连接液压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以撑杆为基本构成通过铰链将彼此连接构成可伸缩架,再通过液压器控制伸缩架的伸展或收缩,从而实现了操作平台的上升或下降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稳定,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作业平台,属于建筑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不断增加,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砌体工程、抹灰工程的工程量覆盖面与日俱增。提高工作效率与机具使用率成为了决定砌体工程、抹灰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的根本要素。传统的临时木制作业平台稳定性差、简陋而不安全,笨重而难移动。这无疑加大了施工时间的损耗,所以现有技术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能快捷移动、稳妥的升降作业平台,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施工时间的消耗,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升降作业平台,包括钢板平台,在钢板平台底部两侧对称设置顶杆,撑杆间通过铰链连接构成栅栏式伸缩架,且伸缩架顶部一侧与顶杆端头铰链连接,另一侧与顶杆采用滑动连接,在伸缩架底部一侧与底杆端头铰链连接,另一侧与底杆采用滑动连接,在伸缩架间设置2根连接杆,在连接杆间通过铰链连接液压器。前述的一种升降作业平台中,所述连接杆分别位于伸缩架的中部和底部,该结构设置使得液压器位于伸缩架底部,在伸缩架伸展或收缩时保持其稳定性。前述的一种升降作业平台中,在底杆前后端分别设置滚轮,通过设置滚轮,方便该装置的移动。前述的一种升降作业平台中,在钢板平台上设置护栏,能大大增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前述的一种升降作业平台中,在顶杆和底杆上设置滑动槽,通过设置滑动槽,能保证伸缩架在顶杆和底杆上移动,提高安全性。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以撑杆为基本构成通过铰链将彼此连接构成可伸缩架,再通过液压器控制伸缩架的伸展或收缩,从而实现了操作平台的上升或下降的目的,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稳定,具有很好的安全性。【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用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升降作业平台,如附图所示,包括钢板平台(1),在钢板平台(I)上设置护栏(8),在钢板平台(I)底部两侧对称设置顶杆(2),撑杆(3)间通过铰链连接构成栅栏式伸缩架(4),且伸缩架(4)顶部一侧与顶杆(2)端头铰链连接,另一侧与顶杆(2)采用滑动连接,在伸缩架(4)底部一侧与底杆(5)端头铰链连接,另一侧与底杆(5)采用滑动连接,在底杆(5)前后端分别设置滚轮,在顶杆(I)和底杆(5)上设置滑动槽(9),在伸缩架(4)间设置2根连接杆(6),该连接杆(6)分别位于伸缩架(4)的中部和底部,在连接杆(6)间通过铰链连接液压器(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以及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升降作业平台,包括钢板平台(1),其特征在于:在钢板平台(I)底部两侧对称设置顶杆(2),撑杆(3)间通过铰链连接构成栅栏式伸缩架(4),且伸缩架(4)顶部一侧与顶杆(2)端头铰链连接,另一侧与顶杆(2)采用滑动连接,在伸缩架(4)底部一侧与底杆(5)端头铰链连接,另一侧与底杆(5)采用滑动连接,在伸缩架(4)间设置2根连接杆(6),在连接杆(6)间通过铰链连接液压器(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6)分别位于伸缩架(4)的中部和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在底杆(5)前后端分别设置滚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在钢板平台(I)上设置护栏(8)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在顶杆(I)和底杆(5)上设置滑动槽(9)。【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作业平台,包括钢板平台,在钢板平台底部两侧对称设置顶杆,撑杆间通过铰链连接构成栅栏式伸缩架,且伸缩架顶部一侧与顶杆端头铰链连接,另一侧与顶杆采用滑动连接,在伸缩架底部一侧与底杆端头铰链连接,另一侧与底杆采用滑动连接,在伸缩架间设置2根连接杆,在连接杆间通过铰链连接液压器。本技术通过以撑杆为基本构成通过铰链将彼此连接构成可伸缩架,再通过液压器控制伸缩架的伸展或收缩,从而实现了操作平台的上升或下降的目的,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稳定,具有很好的安全性。【IPC分类】B66F7/08【公开号】CN204675750【申请号】CN201520066479【专利技术人】杨炳光, 陈月梅, 范耿伟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申请日】2015年1月3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作业平台,包括钢板平台(1),其特征在于:在钢板平台(1)底部两侧对称设置顶杆(2),撑杆(3)间通过铰链连接构成栅栏式伸缩架(4),且伸缩架(4)顶部一侧与顶杆(2)端头铰链连接,另一侧与顶杆(2)采用滑动连接,在伸缩架(4)底部一侧与底杆(5)端头铰链连接,另一侧与底杆(5)采用滑动连接,在伸缩架(4)间设置2根连接杆(6),在连接杆(6)间通过铰链连接液压器(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炳光陈月梅范耿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