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定位的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4841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3 0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定位的鞋底,它包括鞋底主体,该鞋底主体包括中底和加强底,该加强底设于中底跟部的顶面,该加强底与中底固定粘接;该加强底顶面为凹陷的弧面结构,且加强底的硬度大于该中底的硬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加强底的结构设置,首先能够对脚跟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次在鞋子的制作过程中,有利于鞋帮能够与鞋底能够准确对位粘合,减少校准工作和废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底,特别是指一种便于定位的鞋底
技术介绍
现有的制鞋工艺多是将制作完成的鞋帮直接与鞋底粘合或者缝合以制作成一完整的鞋子。现有的鞋底的顶面多为内凹的弧面结构,这样的鞋底在与鞋帮定位粘合或者缝合时很难准确定位,致使产品需要进一步校准,这也使得产品的不合格率提高了很多,生产效率被拉低,生产成本高,不利于产品的市场竞争。另外,现有的鞋底多为EVA材料制成,鞋底具有一定柔性,具备一定的缓震性能。这样的鞋底在受到外力的冲击时,若冲击力来自鞋底下方,则在鞋底的缓冲下,脚底所受伤害会减小;然而,若冲击力来自鞋底的后方,则鞋底就不能很好地保护脚部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定位的鞋底,以克服现有的多数的鞋底存在的与鞋帮的定位难以精确,对脚跟的保护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便于定位的鞋底,包括鞋底主体,该鞋底主体包括中底和加强底,该加强底设于中底跟部的顶面,该中底为MD中底。该加强底与中底固定粘接;该加强底顶面为凹陷的弧面结构,且加强底的硬度大于该中底的硬度。更进一步地:上述加强底呈U字形,U字形的加强底的开口朝向上述鞋底主体的掌部。上述中底的跟部顶面设有至少一条防滑楞,该防滑楞沿中底宽度方向延伸,上述加强底底面配设与该防滑楞相配适的凹槽。上述中底底面还设有底片,该底片为耐磨橡胶底片。该底片顶面的掌部和/或跟部设有复数个柱状凸起;柱状凸起的横截面呈椭圆形,且柱状凸起为空心柱状凸起。该中底底面向内凹陷,中底的边沿与底片的边沿固定粘接为一体。复数个上述柱状凸起分成若干行,若干行柱状凸起大致平行排布,且每一行柱状凸起均沿上述鞋底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每一行上述柱状凸起中,相邻的两个柱状凸起一体连接。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鞋底的加强底的结构设置,首先能够对脚跟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次在鞋子的制作过程中,有利于鞋帮能够与鞋底能够准确对位粘合,减少校准工作和废品率。此夕卜,本技术的鞋底通过底片上的柱状凸起的结构设置,既能有效提高中底和底片之间的摩擦力,使其粘合面能够牢固粘合而不易分离。此外,柱状凸起的结构设置使得底片与中底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该空间形成气垫结构,这样的结构能够有效增强鞋底主体的缓震性能并有效起到良好的足底按摩的作用,在高强度的冲击下减震和回弹力尤为出色;而气垫在受压时收缩,吸收外来的震动和冲击压力,然后很快复原,提供良好的减震效果,并将冲击力转换为推动力(能量回归),气垫提供的能量回弹的支撑效果能够有效提高运动效率,提供持久的运动稳定性能;另外,本技术的鞋底可以让使用者在任何的路况都能感受到朦胧柔软舒适的脚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鞋底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鞋底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便于定位的鞋底,包括鞋底主体I,该鞋底主体I包括中底11和加强底13,该加强底13设于中底11跟部的顶面,该中底11为MD中底11。该加强底13与中底11固定粘接,且该加强底13的硬度大于该中底11的硬度,这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脚跟。该加强底13顶面为凹陷的弧面结构,且加强底13呈U字形,U字形的加强底13的开口朝向该鞋底主体I的掌部,这样的结构设置在鞋子的制作过程中,鞋帮直接由鞋底掌部向跟部方向推送,直至鞋帮被加强底13顶住时,鞋帮即精准地与鞋底定位,此时即可进行鞋帮与鞋底的粘合或者缝合,从而减少制鞋的校准工作和废品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另夕卜,如图1所示,上述中底11的跟部顶面设有5条防滑楞131,该防滑楞131沿中底11宽度方向延伸,该加强底13底面配设与该防滑楞131相配适的凹槽,防滑楞131的结构设置有利于加强底13和中底11的牢固连接。此外,继续参照图1、图2,上述中底11的底面还配设有底片12,该底片12为耐磨橡胶底片12。该底片12顶面的掌部和跟部设有复数个柱状凸起121 ;柱状凸起121的横截面呈椭圆形,且柱状凸起121为空心柱状凸起121,空心柱状凸起121既能够对足部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使得使用者在任何的路况都能感受到朦胧柔软舒适的脚感,犹如足部踩踏在球面上的感觉,还能够增强鞋底主体I的缓震性能。该中底11底面向内凹陷,中底11的边沿与底片12的边沿固定粘接为一体。复数个该柱状凸起121分成若干行,若干行柱状凸起121大致平行排布,且每一行柱状凸起121均沿鞋底主体I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每一行的柱状凸起121中,相邻的两个柱状凸起121 —体连接。本技术的鞋底通过底片12上的柱状凸起121的结构设置,既能有效提高中底11和底片12之间的摩擦力,使其粘合面能够牢固粘合而不易分离。此外,柱状凸起121的结构设置使得底片12与中底11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该空间形成气垫结构,这样的结构能够有效增强鞋底主体I的缓震性能并有效起到良好的足底按摩的作用,在高强度的冲击下减震和回弹力尤为出色;而气垫在受压时收缩,吸收外来的震动和冲击压力,然后很快复原,提供良好的减震效果,并将冲击力转换为推动力(能量回归),气垫提供的能量回弹的支撑效果能够有效提高运动效率,提供持久的运动稳定性能。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主权项】1.便于定位的鞋底,包括鞋底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主体包括中底和加强底,该加强底设于中底跟部的顶面,该加强底与中底固定粘接;该加强底顶面为凹陷的弧面结构,且加强底的硬度大于该中底的硬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定位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底呈U字形,U字形的加强底的开口朝向所述鞋底主体的掌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定位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的跟部顶面设有至少一条防滑楞,该防滑楞沿中底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加强底底面配设与该防滑楞相配适的凹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定位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底面还设有底片,该底片顶面的掌部和/或跟部设有复数个柱状凸起,且该柱状凸起为空心柱状凸起;中底的底面向内凹陷,中底的边沿与底片的边沿固定粘接为一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定位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复数个所述柱状凸起分成若干行,若干行柱状凸起大致平行排布,且每一行柱状凸起均沿所述鞋底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定位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每一行所述柱状凸起中,相邻的两个柱状凸起一体连接。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定位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凸起的横截面呈椭圆形。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定位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片为耐磨橡胶底片。【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定位的鞋底,它包括鞋底主体,该鞋底主体包括中底和加强底,该加强底设于中底跟部的顶面,该加强底与中底固定粘接;该加强底顶面为凹陷的弧面结构,且加强底的硬度大于该中底的硬度。本技术的加强底的结构设置,首先能够对脚跟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次在鞋子的制作过程中,有利于鞋帮能够与鞋底能够准确对位粘合,减少校准工作和废品率。【IPC分类】A43B13/0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便于定位的鞋底,包括鞋底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主体包括中底和加强底,该加强底设于中底跟部的顶面,该加强底与中底固定粘接;该加强底顶面为凹陷的弧面结构,且加强底的硬度大于该中底的硬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汉成邱飞高陈宗荣林天福
申请(专利权)人:贵人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